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川公司二期工程中,闪速熔炼要求选矿提供低镁高镍的精矿。为此选矿在开展二矿区富矿石新工艺小型、连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选矿厂生产实践,工业试验采用两段磨矿两段选别、粗精矿再磨、集中精选的工艺流程和添加硫酸铰、丁基黄药、J-622、碳酸钠等工艺条件,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金川公司二期工程中,冶炼应用闪速熔炼,要求选矿提供高镍低镁的精矿。为此在开展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新工艺的小型、连选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选矿石的生产实践,制定两磨两选、粗精矿再磨、集中精选的工艺流程,使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在金川公司二期工程中,冶炼应用闪速熔炼,要求选矿提供高镍低镁的精矿为此在开展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新工艺的小型、连选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选矿厂的生产实践,制定两磨两选、粗精矿再磨、集中精选的工艺流程,使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LD+MD以及高效选择性改性组合捕收剂AH+YH,处理金川二矿区高含镁低品位镍铜矿,经一段磨矿75%-0.08mm,一粗二精二扫工艺流程,取得浮选精矿品位Ni7.60%、MgO6.40%,回收率Ni77.25%的闭路试验结果,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川集团公司为提高冶炼产能和降低总生产成本,要求选矿提高精矿镍品位,实施“提高贫矿精矿镍品位、稳定回收率”为主的技术研究,以磨矿分级、磨浮流程、药剂制度、工艺参数和设备效率等方面开展的小型与现场专题研究为基础,提出处理Ⅰ矿区和Ⅲ矿区贫矿不同的磨浮流程改造方案并进行小型试验,确定最优磨浮流程、工艺参数和药剂制度.工业试验证实,Ⅰ矿区贫矿精矿镍品位提高0.321%,Ⅲ矿区贫矿精矿镍品位提高0.127%;药剂单耗降低40.74%,年节约药剂成本82.8万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22.12万元.  相似文献   

6.
微细粒级黑钨矿浮选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选矿工艺流程、浮选药剂、载体浮选和选择性絮凝等方面,介绍国内外黑钨细泥浮选现状,着重归纳国内在黑钨细泥浮选工艺及药剂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近期选用以苯甲羟肟酸为主的混合捕收剂及以水玻璃为主的组合抑制剂和单一抑制剂BD,对柿竹园选厂含WO3 1.93%的加温尾矿采用浮-重选矿工艺进行工业试验,获得黑钨精矿含WO/-369.75%,回收率51.73%,钨中矿含WO3 29.80%,回收率16.34  相似文献   

7.
降低金川镍精矿氧化镁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合调整剂CA2与无机抑制剂PN3联合抑制金川二矿区西部含镁脉石矿物,在自然PH介质中进行浮选,获得浮选精矿含Ni7.38%,MgO5.80%,Ni回收率88.24%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CA-PN以及高效选择性改性组合捕收剂A-214,处理金川二矿区含镁高的低品位镍铜矿。在一段磨矿75% ̄0.08mm,自然pH介质条件下,经一粗二精二扫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含Ni7.09%,Cu3.90%,MgO6.25%,Ni回收率76.30%,Cu回收率78.51%的闭路试验结果,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金川富矿新组合捕收起泡药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川二矿区富矿石开展新捕收剂和起泡剂试验研究, 用“ Y89-2 +PN405” 新组方取代“ 丁黄药+J-622” 现场组方, 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表明, 新组方能优化选别指标, 降低精矿中氧化镁含量, 提高铜镍回收率, 同时, 也能较大幅度降低选矿药剂成本。  相似文献   

10.
某难选铜矿石回收率的选矿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江西某难选铜矿石的特征,进行了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新药剂制度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铜部分优先、混选精矿再磨分选工艺流程,较大幅度地提高该难选铜矿石的分选指标,可获得品位21.15%、回收率83.62%的选铜技术指标。通过连续工业试验获得的选矿技术指标与原有的生产指标对比,新的浮选工艺制度可以提高铜品位1.07%和回收率18.33%。  相似文献   

11.
对金川公司二矿区富矿石选矿生产指标进行了统计,结合二矿区中、西部矿石性质、矿物组成的变化,对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地评价了近年来金川公司二矿区富矿选矿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广间要介绍金川二期选矿改扩建工程竣工后,选矿厂的日生产能力增加到9500t,为满足金川二期镍闪速熔炼对原料的质量要求,有关科研院所和选矿厂合作开展了对金川二矿区富矿石提高精矿镍品位,降低氧化镁量的试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伟晶状红柱石矿石属难选矿石。脉石密度大,且比磁化系数低.矿石经过预选、重选(摇床)、强磁选作业,可以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三个粒级红柱石精矿:-3.2+1.6mm,Al_2O_357.01%,Fe_2O_30.74%;-1.6+0.5mm,Al_2O_357.42%,Fe_2O_30.58%;-0.5mm,Al_2O_356.45%,Fe_2O_30.42%。各种类型强磁选机工业和半工业试验表明,CPR-6型于式双盘电磁强磁选机优于其它类型强磁选机,能获得低铁高铝红柱石精矿,且回收率高。试验研究中同时解决了细粒级红柱石不易回收的选矿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铜矿物抑制剂(代号CD)进行铜钼精矿浮选分离的试验结果,用CD药剂3.8kg/t,当给矿钼品位分别为0.151%、0.213%和0.335%,铜品位分别为25.55%、25.46%和23.85%时,得到含钼分别为12.22%、17.38%和13.05%的钼粗精矿,钼回收率分别为93.79%、89.78%和86.13%。CD药剂是一种可取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实现铜钼分选的优良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用XRD、SEM和EDS研究了用三源分别蒸发和单溶液源超声雾化蒸发MOCVD-YBCO/Ag超导膜的显微组织和成分。两种工艺所制YBCO样品的TCO为88~91K。静态沉积YBCO/Ag膜的电流密度Jc高于动态沉积样品。其中单溶液源超声雾化MOCVD-YBCO/Ag膜的Ic和Jc最高达到358A和22×105A/cm2(77K,0T)。  相似文献   

16.
<正>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二矿区矿石储量最大,矿石可选性好。为开发和提高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指标,不少单位共同进行大量的酸法、碱法和中性介质的选别工艺流程试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中性介质的选矿流程作为一期工程二矿区富矿选矿流程,并作为二选厂扩建和改造的设计依据。鉴于二矿区已形成一定生产能力,1983年生产计划和二选厂实际情况,参照中性介质的连选试验流程,在二号系统磨浮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细粒钛铁矿疏水絮凝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疏水絮凝浮选法选别攀枝花细粒钛铁矿工艺的研究。通过药剂磷选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确定合理试验流程及药剂制度。从含TiO29.84%的原矿,获得TiO245.79%,TiO2回收率50.52%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18.
宝山西部含银难选铅锌矿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均未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本研究在充分研究矿石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的浮选工艺流程,利用BK-725药剂,获得良好的选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一鹏  胡承凡 《金属矿山》1994,(4):35-37,40
本文根据大冶铁矿矿石性质,从选矿生产工艺分析入手,介绍了Cu、S混合精矿再磨半工业和工业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使Au、Cu回收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鲁培兴 《矿山机械》2001,29(3):72-73
金川公司选矿厂是公司的主流程生产单位之一,承担着为冶炼提供铜镍混合精矿的任务。选矿厂共有2个独立的选矿车间,一选矿车间处理龙首矿井下开采的混合矿,设计日处理矿石能力为 1200t,于 1965年建成投产。为适应矿山建设的需要,现已扩大到日处理矿石1650t,其工艺为三段一闭路破碎、三磨三选、分段精选的碱性铜镍混合浮选,两段精矿脱水;二选矿车间于1967年建成投产,原设计处理一矿区露天矿开采的贫矿石,日处理能力为6000t,但随着矿山生产的变化,露天矿贫矿出矿量减少,生产能力下降。二矿区富矿石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