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曹才开 《信号处理》2007,23(4):615-617
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模糊控制滤波方法,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进行滤波。该方法提出了网格分形维数和短时分形维数的新算法,并讨论了模糊控制滤波方法中的模糊控制参数的选取算法。基于虚拟仪器(Ⅵ)LabVIEW6.i平台上对语音信号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滤波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模糊控制滤波方法,对开关电源传导干扰信号中的噪声进行滤波.该方法提出了网络分形维数和短时分形维数的新算法,并讨论了模糊控制滤波方法中的模糊控制参数的选取算法.基于虚拟仪器(VI)LabVIEW 6.i平台上对开关电源传导干扰信号进行实时检测.经过信号处理,该系统还具有信噪分离、测量传导干扰功率谱等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滤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煤岩破裂电磁辐射的监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煤岩破裂过程产生电磁辐射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煤岩破裂电磁辐射信号的特征,设计出了电磁辐射监测仪,并将该监测仪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得到了大量数据,总结出煤岩破裂危险程度与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的关系.给出了有突出危险时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的临界值和在有冲击地压发生时电磁辐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地下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顶板冒落等动力灾害,传统的接触式预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采煤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利用煤岩受载下的电磁辐射规律和原理,开发研制了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非接触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灵敏度电磁辐射接收天线、电磁辐射主机等组成.并通过国家MA标志和防爆检验,并在现场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进行了监测预警,取得了成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信号滤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中的分数维概念,结出了复杂时间序列的短时分形维数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即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模糊控制滤波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滤波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复杂信号的滤波。  相似文献   

6.
邓重一   《电子器件》2006,29(2):391-393,400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用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模糊控制滤波方法,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进行了滤波处理;提出了网络分形维数和短时分形维数的新算法,并讨论了模糊控制滤波方法中的模糊控制参数的选取问题;给出了在虚拟仪器(VI)LabVIEW 7.0软件平台上对语音信号进行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时频分析方法应用到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滤波中, 突破了传统匹配滤波方法基于平稳假设的限制,将信号分析空间从一维频率域扩展到二维的 时间-频率域。利用自滤波的时频滤波方法进行LFM信号的滤波,然后分别采用时域和时频域 的均方误差(MSE)标准,分析了时频滤波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TFT的时频滤波方 法能有效实现对LFM信号的滤波。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子技术》2015,(15):123-12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电磁辐射源同时存在的电磁辐射环境日益复杂,各类场所的人为电磁能量显著增加。为了实现对复杂电磁辐射环境的分析,预防或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通过对单一辐射源检测方法开展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复杂电磁辐射环境的概念及检测方法,包括相对中心检测法和相对轴线检测法,并结合单一辐射源检测结果,对现代城市环境中常见的复杂电磁辐射环境开展了检测,最后对电磁辐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5,(23):106-109
研究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采煤机煤岩识别技术,使用多个传感器代替传统单个传感器建立煤岩识别系统,并以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作为系统的核心算法,从而提高采煤机煤岩识别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准确性等。使用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壁时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等进行监测,并采集数据提取特征值,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网络训练,最终得到基于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的采煤机煤岩识别模型,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的煤岩识别模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研究的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对煤岩界面进行识别,相比传统的单一传感器、单一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精度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PLC输入信号的滤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延钊 《电子工程师》2006,32(10):79-80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领域应用得非常广泛,而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输入信号处理不好,经常会出现异常的情况。文中以Siemens 224 PLC为例,分析了PLC本身提供的输入信号滤波方法,提出利用定时器作为更长时间滤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调频技术可以将某个频率的能量按一定规律扩展到一定的带宽内,从而降低了峰值功率,而测试接收机的带宽是固定的,如果扩展频谱的带宽大于测试接收机所使用的带宽,测试接收机不能接收全部能量,降低了电磁辐射发射峰值功率.对比在不同调制频率和调制深度下的理论降低值和实测降低值,表明电磁发射降低的值受调制频率、调制深度和测量带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计算机视频线缆(VGA接口线缆,DVI接口线缆)传导发射泄漏信号侦测与重建的问题,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域相关滤波的视频泄漏信号去噪方法.首先设计实验系统采集两种典型视频线缆的泄漏信号;然后对泄漏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并用空域相关法提取红信号;最后通过边缘检测实现原始视频信号的重建,分析了不同信噪比对信号重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域相关滤波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提高微弱泄漏信号的重建质量,在处理传导泄漏信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气介质是红外光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影响红外动态信号检测与追踪的复杂背景。与固、液态介质相对稳定的性质相比,大气介质具有动态复杂性与长期不可预测性,阻碍了将其他领域成功的波动技术(如弹性波成像与反演、量子场波函数等)引入大气电磁波场,故传统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精确刻画此类复杂系统问题。但自然界此类场中产生的无序性与随机性通常可用分形的概念来阐述。利用风云4A气象卫星记录的红外云图,以水汽-二氧化碳波段的红外辐射波场为例,选取云图上任一无规时间序列,计算分形维度为分数与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初步判断大气介质红外辐射场具有混沌特征,也证明红外辐射场的动力学行为是有限自由度控制的动态非线性不规则行为。根据排列熵参数取值范围(0.87,0.92)趋于1判定,风云4A涵盖0.45~13.8 波段的全红外数据显示强混沌性,且混沌强度分布具有空间不均匀性。本项工作既为利用混沌特性来研究动目标及背景杂波动态演化机理、捕捉时敏微扰信号以及对水陆空红外辐射场进行中长期非线性预测等提供了理论前提;也为建立大气红外辐射场的非保守耗散方程,刻画传输介质特性以及研究宏观与微观传播机理等基本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滤除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中的工频干扰,在硬件检测电路中采用屏蔽检测单元、隔离检测设备、设备良好接地等方法;数字滤波部分结合实际,使用集合经验模式算法,由集合经验模式算法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函数构成自适应滤波器。最后经过使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以及配合集合经验模式算法提高自适应滤波器的运算效率。为评定该自适应滤波器性能,实验基于Matlab及硬件采集设备进行了手前臂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和滤波,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对不同相位、不同频率的工频干扰都有良好的抑制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包含多种附件的液体和气体管道为对象,开展复杂结构管道声发射信号的衰减特性研究。通过采集不同流量压力下管道本体的声发射信号,分析其幅值衰减规律,并用DB8小波包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研究管道声发射信号成分变化。通过采集阀门、法兰、流量计等6种管道附件前后的声发射信号并分析衰减规律,发现对声发射信号衰减影响最大的管道部件为电磁流量计。之后重点分析了法兰上螺栓连接紧固程度对信号幅值和频率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螺栓紧固程度越高,声发射信号衰减越小。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对工程中进行输油或输气管道进行声发射检测时的传感器布设决策具有集成化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矿井下采集到的图像对比度低、光照不均和细节信息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相-饱和度-明度(Hue-Saturation-Value,HSV)颜色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的HSV空间,通过对低光照图像的亮度通道V通道的主要结构和边缘细节分别进行对比度增强,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图像细节丢失,同时可以较好地再现原图中的轮廓和纹理细节。首先,将输入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利用相对全变分滤波(RTV)与改进的边窗滤波(SWF),分别对提取的V通道图像进行主要结构提取和轮廓边缘保留,对其非线性灰度拉伸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融合技术(PCA)重构V通道图像,即融合V通道图像的主要结构和精细结构,最后合成图像,完成图像增强。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基于HSV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在色彩和边缘模糊处理等方面表现良好,在煤矿井下工作面等环境中,对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6种方法相比,增强图像的对比度、自然度和图像细节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燃煤锅炉燃烧过程十分复杂,难用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以及常规方法的控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等问题,在分析常规的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一个带有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燃煤锅炉床层温度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e display image of a PC can be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onducted emission on the PC's network cable. The relevant signals which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image are coupling from the radiation of the switching of red, green, blue (RGB) signals in PC. These pertinent signals are partly contained in the frequency region higher than 30 MHz in the conducted emission. From these findings, the near-field coupling principle from PC to the network cable is analyzed firstly. And then, a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model for the RGB signals which transmit in the network cable is proposed.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safe distance is estimated by using this model. In order to check the validity of the estimating distance, the eavesdropp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display imag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lurred display image can be retrieved at the place of 29.5 m.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与二氧化碳地下储存技术的发展,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逐渐向纳米级别深入。以太原组无烟煤为例,率先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直接观测煤纳米孔,为煤储层微观储渗结构的观测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煤储层孔隙主体处于纳米级别,分别发育在炭质、颗粒矿物、粘土矿物内部及接触部位,类型多样,以炭质内部的纳米孔最为发育;孔径差异显著,孔径主体分布范围为10~700 nm,集中在50~100 nm;孔隙形貌特征复杂、连通性不均一。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在煤微观孔隙系统分类及微观结构辅助定性-定量表征两方面具有广阔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