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凤英 《工业建筑》1996,26(10):12-13,27
针对近几年来炼铁工程中高炉出铁场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进行了论述,并对三种结构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2013,(Z1):717-719
高炉本体结构属于大型炼铁设备,与普通钢结构深化设计相比具有特殊性。结合南钢4号高炉炉壳施工详图深化设计,阐述高炉炉壳深化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要点,满足高炉炉壳生产工艺以及安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迎春 《钢结构》1999,14(4):35-38
环形出铁场是一种按新型炼铁工艺布置的环形钢结构建筑物,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介绍环形出铁场钢结构布置的特点以及屋益结构、半门武刚架结构环形吊车梁等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小型高炉出铁场的主要结构特点,对高炉出铁场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出铁场设计的发展趋势加以说明,为高炉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杜成仁 《安徽建筑》2013,20(1):162-164
介绍了高炉出铁场烟尘的特点及性质,归纳了高炉出铁场烟尘的捕集方式,分析了高炉出铁场烟尘捕集方式存在的问题。指出高炉出铁场除尘的关键是烟尘的捕集,强调应掌握烟尘的流动扩散规律,找出最佳捕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高炉出铁场烟尘的捕集问题。  相似文献   

6.
常州中天钢铁550m^3高炉工程于2007年5月12日开工,于2008年5月28日点火投产。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高炉本体、热风炉系统、出铁场系统、重力除尘系统、水处理系统和TRT系统等,中标合同价为4600万元。目前,该高炉已经达到设计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首钢高炉圆形出铁场结构设计的构思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钢第2、第3、第4号高炉在大修改造工程中,采用了圆形出铁场结构,对常规的矩形出铁场结构设计作了突破性尝试。本文即阐述了圆形出铁场结构设计的特点、发展概况,论述了高炉空间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总结了由圆形出铁场出现的环形吊车梁设计试验的结论性意见,同时对现有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8.
直接还原炼铁法是钢铁工业的前沿技术之一,是传统高炉炼铁的补充。直接还原炼铁有诸多优点,它不用依赖焦炭,能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好,市场适应性强,目前,我国采用直接还原炼铁煤基法生产工艺。与传统高炉炼铁工艺比较,直接还原炼铁煤基法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物流运输灵活,自动化程度高,这主要体现在上料系统和渣铁处理系统两个方面。论述了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对总平面布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蒋选峰  曾沪 《云南建材》2011,(17):289-290
9号炉白开炉以来,炉前出铁场系统先后出现了一些设备故障,以及一些设备在设计上的不足之处;通过实施液压管路改道、开口机小车轮对加装和加装拉杆等改造措施,减少了开口机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了高炉的安全稳定出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宝钢高炉出铁场一、二次烟尘治理方法、存在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对今后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刁现伟  李洪光  刘巍  王兆村  王岩禄 《工业建筑》2014,(Z1):244-247,253
国家标准GB 50567—2010《炼铁工艺炉壳体结构技术规范》第7.2.3条强制性条文对高炉炉壳开孔截面面积比例及孔间边缘的净距进行了规定。根据炼铁工艺专业的要求,有的现役高炉,炉壳冷却壁开孔截面面积及孔间边缘的净距不能满足该强制性条文的规定。通过冷却壁开孔对高炉壳体应力的影响分析,研究冷却壁开孔间距对高炉壳体局部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冷却壁开孔构造提出建议。结合某2 280 m3高炉,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FEA,按照实际的冷却壁开孔对高炉炉壳进行建模,分析冷却壁开孔对高炉壳体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高炉出铁场烟尘特性,并通过泠、热态模型试验,在武钢新3号高炉出铁场上设计采用电收尘器,取得了较好的较果,文中测试资料翔实,论证分析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德江 《山西建筑》2012,(36):92-94
简要介绍了人工挖孔扩底墩基础的特点,以某高炉大修工程为例,针对不同作业条件下人工挖孔扩底墩基础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别阐述了高炉本体,出铁场、风口平台等部位扩底墩设计及不同地质条件下施工要点,经实践,该技术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效果明显,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彭珊 《山西建筑》2012,(23):36-38
以上海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改建工程为例,对原有车间进行了抗震检测和鉴定;设计采用新结构与原有结构连成一个结构单元的方案,解决了新扩柱距无法设置柱间支撑的难题,新老结构连成一体后,在计算和构造上均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孟达  刘继红  周云麟 《混凝土》2002,(11):53-54
概述鞍钢3200m^3现代化大型高炉出铁场平台施工原理,技术要点和技术经济效果评述,公路上出铁场、风口平台独特的铁口区上方活动平台结构,以及平坦化、炉前机械化、自动化是该出铁场平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试以容积在1500米~3左右的岛式布置高炉车间大修设计为例,说明采用悬臂支座改造高炉支承结构的几个有关问题。悬臂支座在改造高炉支承结构中的地位为了适应高炉炉缸风力分布均匀、强化冶炼过程、出铁及时和缩短大修期等目的,要求在标高20米以下取消托圈和炉缸支柱,改为由大框架来支承炉身支柱(通过平台大梁)以上结构下传的荷载。但某厂炉体两侧的铁路正好妨碍大框架柱基的设置,而铁路的位  相似文献   

17.
高炉出铁场混凝土平台的铁水沟内外壁温度差通常在350℃以上,在高温度梯度下,易出现严重开裂、掉渣,甚至窜铁等恶性事故,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现场检测某钢铁公司2 280 m3高炉出铁场混凝土平台,发现混凝土有不同程度开裂,通过对铁水沟外侧温度测量以及现场取样,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推定了受损区域内侧混凝土温度,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混凝土平台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并对混凝土平台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梯度高温下,混凝土铁水沟内侧钢筋易屈服,从而导致该区域混凝土裂缝开展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8.
对大型高炉环形出铁场的除尘参数、除尘系统及设备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可为类似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是高炉冶炼,高炉炼铁具有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的特点。如何在尽量降低施工成本的情况下,更好、更快地完成高炉炉壳的制作任务,成为了我们目前应该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1984年武钢四号高炉准备大修,决定对出铁场进行改造。东西两个出铁场(图1)面积共计1546m~2,由于工艺流程的改进,出铁场的堆砂高度约增加2m,相当于出铁场的荷重增加约30000N/m~2。经过验算,柱子和基础强度足够,但平台梁和板的强度不够,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