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1砂岩组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5类微相,各微相总体上呈由北向南展布,前三角洲泥发育于研究区南部;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受沉积微相控制,总体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均好于远砂坝及支流间湾。  相似文献   

2.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3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的观察和对200多口井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查明该区长33砂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从中还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等5个微相。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华池油田华152井区10口井岩心的观察和对200多口井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查明该区长3↑3砂组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见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从中还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等5个微相。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取心井岩心的精细观察和描述,在戴南组一段和三垛组一段共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根据电测曲线、录井以及岩相组合的特点,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研究认为戴南组一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三垛组一段属于河流沉积体系,其中下亚段为辫状河,上亚段为曲流河。戴南组一段沉积期,曲塘次凹北部断阶带以及曲塘次凹南-东斜坡带、海北次凹南-西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格架。三垛组一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为辫状河河道和洪泛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内心滩砂体发育;上亚段沉积期演变为曲流河河道、堤岸和泛滥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凸岸一侧发育边滩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及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砂体物性较好,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5.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13砂岩组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5类微相,各微相总体上呈由北向南展布,前三角洲泥发育于研究区南部;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受沉积微相控制,总体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均好于远砂坝及支流间湾.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头台地区泉四段属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曲流河三角洲相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湖泊相分为滨湖和浅湖2种亚相.自下而上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反映了泉四段沉积时期盆地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微相最为发育,其砂岩是有利的储集层.由于分流河道间发育,其泥岩常常包裹或覆盖分流河道砂、河口坝和薄层砂等砂体,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沉积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提交控制和预测储量的重要石油产层是长8油组,但一直以来对其沉积相研究程度较低,砂体晨布规律不甚清楚,作者结合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着重对姬塬地区长8油组时期岩石类型、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相标志进行详细的研究,首次依据地球化学原理确定了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的界线.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8时期属于半干旱-半潮湿、沉积水体微威的环境,发育了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前者可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间3种微相,后者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6种微相.  相似文献   

8.
大路沟二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岩石类型、砂岩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测井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了其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河口砂坝、席状砂、分流河道间、分流间湾6种微相。根据研究区沉积体系和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长6段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分别为枝状砂体沉积模式和朵状砂体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将原有砂组细分为小层,精细表征了成都凹陷沙溪庙组下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受不同物源供给影响,研究区西部近物源方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东北部远离物源方向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其主要沉积单元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类型。区内平面相展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西部以近连片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为主,东北部以条带状曲流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鸟足状河口坝发育为主;垂向上,自下而上经历了水进-水退-水进的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了研究区多物源控制下的不同类型三角洲沉积模式,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主要勘探目标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剖面详细勘探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对岩性和岩石组合、沉积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9油层组可划分9种岩相类型,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曲流河相发育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及决口扇4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河口坝及远沙坝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2种微相;长10—长9油层组垂向上具有粗—细—粗的复合韵律特征;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 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 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 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 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量岩心、测井资料分析、各种相标志的识别,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高台子油层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支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5种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编制了研究区内不同砂层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研究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W16井区三叠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结果表明:W16井区克拉玛依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的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微相,且湖进-湖退变化迅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储集砂体。同时,对克拉玛依组各个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沉积微相对油气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克拉玛依组主要的油气聚集层,该项研究成果不仅为该区油藏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该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储集砂体骨架分布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沉积构造、岩石类型、粒度、测井特征等分析,认为南堡凹陷南部物源古近系沙一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并局部发育深水滑塌浊积扇、滨浅湖滩坝微相以及滨浅湖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多呈条带状、片状分布;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在平面上主要呈椭圆状、土豆状或不规则状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的末端;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在河道主体边侧呈条带状、席状分布;深水滑塌浊积扇主要呈不规则状分布在边界处或者河道砂体之外,整体呈现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沉积组合,其物源来自南西方向。断裂、古地貌及物源供给方式是影响南堡凹陷南部物源沉积相发育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安棚油田核三段沉积相及与油气分布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安棚油田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下亚段是重点勘探层位,其沉积相研究对该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与录井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安棚油田核三段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缺乏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将扇三角洲前缘进一步划分为近源水下分流河道、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6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集岩物性的控制作用,确定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朱毅秀  杨程宇  高兴 《特种油气藏》2011,18(6):26-30,124
在岩心描述、系列实验测试及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陕北安塞油田杏河区延长组长61砂层组三角洲前缘亚相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湖泊环境河控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远砂坝5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砂体是骨架砂体、远砂坝相对不发育.研究显示分流河道迁移频繁,早期分流来自于北部,后期分流转由北东方向进入,流线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沉积物也来自北东方向,进而阐述了长61砂层组5个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与演化特征,为油气进一步开发调整典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砂岩油藏沉积相带分布及其引发的储层非均质性已经成为制约油藏滚动勘探和开发生产的瓶颈。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研究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群Ⅰ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和分布。结果表明,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群Ⅰ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以及湖底扇主沟道、主沟堤等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最主要的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砂体为该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8.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砂体,深入分析其沉积特征及沉积序列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露头实测为基础,通过对各微相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分析,建立了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序列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自下而上可划分出前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3 个亚相,并可进一步细分为远砂坝、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及沼泽等微相;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可识别出 8 种岩相类型,分别为粒序层理砾岩相、滞留砾岩相、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块状砂岩相、水平层理粉砂岩相、水平层理泥岩相和水平层理炭质泥岩相;三工河组沉积时期沉积物堆积速率大于盆地沉降速率,辫状河三角洲扇体向盆地方向不断推进并叠置在远端之上,自下而上呈现出反旋回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