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俄罗斯沙棘籽为原料,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沙棘油,本文研究了沙棘籽破碎粒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萃取率为目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疆野生沙棘种仁蛋白的提取和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沙棘种仁蛋白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沙棘种仁蛋白的工艺,并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沙棘种仁蛋白等电点为pH值4.5;沙棘蛋白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pH值10.0,提取温度45℃,料液比1:2(1(m/V),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沙棘种仁蛋白提取率为81.8%,干燥成品中中蛋白质量分数为86.21%.沙棘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一类较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有待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萃取新疆孜然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新疆孜然精油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精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孜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孜然精油的萃取得率为3.46%。对超临界萃取孜然精油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GC-MS分析表明,超临界萃取新疆孜然精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萃取沙棘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出油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萃取溶剂、时间、温度、液固比和超声波功率等方面对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时间为15min,液固比为40mL/g,温度为60℃,功率为90W.最后与索氏提取法、微波萃取法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卢萃取法耗能低,消耗溶剂少,出油率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因素对开心果种仁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5MPa、温度40℃、CO2流量30kg/h、萃取时间120min,萃取率为47.4%.有机溶剂萃取法的萃取率为34.5%.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因素对开心果种仁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5MPa、温度40℃、CO2流量30kg/h、萃取时间120min。萃取率为47.4%。有机溶剂萃取法的萃取率为34.5%。  相似文献   

7.
旨在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仁用杏油进行萃取。通过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单指标直观分析发现 :浸泡时间短的仁用杏出油率较高 ;粒度越小 ,出油率越高 ;以 1∶ 1搀和二氧化硅粉与仁用杏的出油率较 1 .5∶ 1的为高 ;2 0 MPa压力的出油率较 8MPa的略高等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最适工艺路线。而后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六因素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仅有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浸泡的时间越短出油率越高 ,其余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粒度、二氧化硅与杏仁比例、压力、杏仁种类、流速。这与直观分析极差所示结果一致。最后液相色谱法测定显示萃取出的仁用杏油中95.41 %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旨在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仁用杏油进行萃取。通过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单指标直观分析发现 :浸泡时间短的仁用杏出油率较高 ;粒度越小 ,出油率越高 ;以 1∶ 1搀和二氧化硅粉与仁用杏的出油率较 1 .5∶ 1的为高 ;2 0 MPa压力的出油率较 8MPa的略高等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最适工艺路线。而后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六因素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仅有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浸泡的时间越短出油率越高 ,其余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粒度、二氧化硅与杏仁比例、压力、杏仁种类、流速。这与直观分析极差所示结果一致。最后液相色谱法测定显示萃取出的仁用杏油中95.41 %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7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5 h,CO2流量为9 kg/h.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柚皮精油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柚皮精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柚皮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柚皮精油的萃取得率为1.72%。对超临界萃取柚皮精油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GC-MS分析表明,超临界萃取柚皮精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临界CO2对樟树籽仁油进行了萃取试验,主要考察了原料粒径、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并对萃取出的油的组成及物性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粒径80~100目、萃取时间3.0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和CO2流量为4L/h的条件下,樟树籽仁油的萃取率达57.2%,并且油的色泽淡,酸值低,质量好.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癸酸和月桂酸.  相似文献   

12.
在超临界CO2萃取中,由于萃取釜中固体物料的堆积和植物致密的外层细胞壁结构,导致其萃取效率的下降.传统的超临界CO2萃取方式通常是采用动态循环萃取(DCE),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萃取,能够保证较高的萃取产率,但萃取时间长,能耗高.论文根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特点,在通常动态循环萃取前引入一个预膨胀工艺,考察了这两种萃取方式对樟树籽仁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预膨胀-动态循环萃取法(PE-DCE)与单一动态循环萃取法相比,在相同的萃取率下,PE-DCE法可缩短萃取时间一半以上;在相同的萃取时间下,PE-DCE法所得油的产率是DCE法的1.19倍;在相同的原料粒径下,PE-DCE法所得油的产率是DCE法的1.5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葡萄籽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CO2体积流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体积流量,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 h、萃取温度45 ℃、CO2体积流量8 L/h、萃取压力30 MPa.葡萄籽油出油率为14.8%.  相似文献   

14.
沙棘发酵酸牛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沙棘果汁引入酸奶中,制成沙棘酸奶,具有沙棘果汁的香味,并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沙棘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沙棘汁:牛奶=1:5,发酵剂接种量为3%,蔗糖加入量为8%,发酵时间5h。  相似文献   

15.
微波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微波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的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原料粉碎度40目,溶剂与物料质量比值为5.0,微波功率700W,每次微波辐射时间50s,微波累计辐射8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7.07%。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70min、分离温度30℃、CO2流量25~30kg/h,原料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27.76%。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所需时间最短,油脂得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杜仲籽油的品质最优,是提取优质杜仲籽油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40℃,分离釜Ⅰ压力为6MPa,萃取时间为120min.在上述务件下黑加仑籽油的萃取效率为60.26%,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黑加仑籽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月见草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月见草籽油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萃取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即萃取压力35MPa、时间2h、温度35℃、粒度40~60目,月见草籽油的萃取得率为22.1%.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子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5℃,时间1.5h,提取率可达14%.葡萄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大果沙棘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乙醇含量、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波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乙醇含量79.3%,超声功率928W,超声时间27.4min,料液比15.31,总黄酮得率10.01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慧明  张文成  潘见 《食品科学》2003,24(11):53-56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罗勒干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工艺,重点研究了前处理浸提时间,超临界CO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出: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主次因素为C>A>B(A为萃取压力,B为萃取温度,C为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浸泡时间150min,SC-CO2萃取压力为18MPa,温度为55℃,时间为120min,流量为25L/min,得到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出油率高达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