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讨了DHA藻油调和油对SD大鼠心肌组织总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DHA藻油组,大豆调和油组,花生调和油组,含低、中、高剂量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组,含低、中、高剂量DHA藻油的花生调和油组。连续灌胃8周后,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其总蛋白、MDA含量、ACh E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含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ACh E活性均与大豆调和油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含DHA藻油的花生调和油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ACh E活性均与DHA藻油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含DHA藻油的两种调和油的GSH-Px活性与DHA藻油组、大豆调和油组、花生调和油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灌胃SD大鼠后,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并增强了其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SD大鼠为试验对象,向其灌胃含不同含量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应用超薄切片技术观察SD大鼠大脑皮层和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含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有利于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的发育,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利于形成完整的视网膜形态结构,而高含量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会导致视网膜结构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3.
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向其灌胃不同含量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通过测定其大脑皮层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考察DHA藻油促进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抑制机体过氧化反应的生理功效。结果表明:含DHA藻油的大豆调和油在一定的DHA剂量范围内对降低MDA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而T-AOC活性和CAT活性则与DHA的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间接说明大豆调和油中所添加的DHA藻油在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DHA藻油调和油的开发和合理烹饪提供相关指导,将DHA藻油分别按菜籽油质量的2%、3%、5%、10%、15%与菜籽油复配制成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并以蒸、炒、烧三种不同方式烹饪鸡肉,测定烹饪前后油样的脂肪酸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分析探讨DHA藻油比例及烹饪方式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调和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三种主要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随DHA藻油比例增加呈不规律波动变化;除DHA藻油比例为2%的调和油外,其余调和油的酸值均在烹饪后增加,其中,DHA比例为3%、5%和10%的调和油炒鸡肉后酸值增加最大,蒸和烧这两种烹饪方式对酸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纯菜籽油、DHA藻油比例为15%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增加量明显大于其他的调和油,总体上炒较另外两种烹饪方式更易导致过氧化值增加。综上,建议蒸鸡肉或烧鸡肉宜采用DHA藻油比例为2%、3%、5%的调和油,炒鸡肉则不宜采用DHA藻油调和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DHA藻油(DHA≥40%)添加量分别为2%、3%、5%、10%、15%的大豆油-DHA藻油调和油、花生油-DHA藻油调和油、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进行氧化稳定性实验和家庭实际烹饪炒土豆丝实验的研究,考察了富含DHA的藻油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以及用于炒土豆丝的感官评价和炒菜后调和油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适量DHA藻油的添加可以提高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炒土豆丝后的感官风味接受度也比较高,同时炒菜前后调和油的过氧化值符合国家标准,而DHA的保留率至少达95%,说明富含DHA的藻油调和油可以作为家庭烹饪用油。  相似文献   

6.
为了初步探究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藻油和花生四烯酸(AA)油脂的花生营养油的功能性,分别以不同DHA藻油和AA油脂剂量的花生营养油灌喂的中老年SD大鼠,持续饲喂8周后,检测对其大脑皮层组织中单胺氧化酶活性和肝脏细胞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花生营养油的对照组与饲喂普通花生调和油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含DHA藻油和AA油脂的花生营养油可显著降低中老年SD大鼠大脑皮层中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有效改善中老年SD大鼠的肝脏水肿及细胞炎症等症状,减缓细胞衰亡的速度。由此推测,摄入适量的DHA和AA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老年人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等疾病的风险,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迅  陈涛 《中国油脂》2019,44(11):118-120
通过检测SD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水平,研究DHA藻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将DHA藻油、微生物ARA油与花生营养调和油调配后给SD大鼠灌胃,灌胃剂量3 mL/d,饲养8周后,处死测其脑组织的乙酰胆碱水平。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花生营养调和油)、阳性对照组(含纯DHA 5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高剂量组(含纯DHA 4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中剂量组(含纯DHA 3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低剂量组(含纯DHA 2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饲养SD大鼠脑组织的乙酰胆碱水平分别为(29.47±5.05)、(159.05±1341)、(121.70±15.07)、(86.83±9.86)、(58.10±9.17)μg/mg,各治疗组与阴、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DHA藻油含量越高,SD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的活性越强,说明DHA藻油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初步探究添加DHA藻油的花生营养油的功能性,分别以不同DHA藻油剂量的花生营养油灌喂的SD大鼠幼鼠和中老年鼠,检测对其大脑皮层组织中DHA及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DHA藻油的花生营养油可显著提高SD大鼠幼鼠及中老年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DHA及乙酰胆碱含量,对SD大鼠中老年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DHA及乙酰胆碱含量的提升更显著。当花生营养油中纯DHA含量为750 mg/kg时,SD大鼠老年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的DHA及乙酰胆碱含量分别是阴性对照组的5.76、4.13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GB/T 5009.168--2003、GB/T 17377--2008、AOCS Official Method Ce lb-89 3种不同方法对海藻油和DHA食用调和油中的DHA进行定量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对于DHA含量较高的海藻油,3种方法均能检测出其中的DHA含量,而对于DHA含量较低的DHA食用调和油,GB/T5009.168--2003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并且采用外标测定法,相对比较简单易操作,能较好地满足食用调和油中低含量的DHA的检测需求,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7,(7):62-66
生猪在屠宰前要经历装卸、运输、待宰和致晕等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应激反应。在应激条件下,生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肉的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影响PSE(pale,soft and exudative)肉的发生率,进而影响猪肉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宰前应激(屠宰季节、运输压力、待宰时间和致晕方式)对生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PSE肉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旨在为生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PSE肉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HA小剂量组(300mg/kg)、DHA大剂量组(1000mg/kg),灌胃3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主要脏器、血液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大鼠肝脏、肾脏、睾丸的脏器系数比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且肝脏SOD、MDA升高,血液中TG、AST下降,ALT升高,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血液AST也下降,呈现显著性差异,肝脏HE染色未发现透明空泡,油红染色无红色脂滴,因此未发生特异性病理改变。实验结果,DHA对大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大剂量组生化指标显示肝脏可能发生轻微病变,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微藻油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DHA含量丰富,这是其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微藻培养技术逐渐成熟,对DHA微藻油营养价值的探究逐步深入。大量研究表明,DHA微藻油在调节机体生理健康方面具有多种功能作用,如促进大脑发育、减轻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氧化作用等。本文综述了DHA微藻油的特性,阐述了其在临床营养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DHA微藻油开发技术发展方向及功能性研究趋势,为食品、医药领域更广泛地利用DHA微藻油的生物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脱胶后的DHA藻油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脱酸率和精炼率为指标考察碱炼温度、碱液质量分数、碱炼时间对DHA藻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HA藻油的最佳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80℃、碱液质量分数10%、碱炼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脱酸率和精炼率分别为98.03%和93.78%,DHA藻油达到比较好的脱酸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豆卵磷脂及其复配对DHA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试验和Rancimat法研究大豆卵磷脂在DHA藻油中的抗氧化能力;以PF值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DHA藻油复合抗氧化剂;采用Schaal烘箱法比较优化组和对照组对DHA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并预测其货架期。研究表明:大豆卵磷脂对DHA藻油有抗氧化效果,呈剂量效应关系;使用0.02%维生素E,0.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0.04%大豆卵磷脂,能使DHA藻油在20℃的货架期从96d延长到192d。因此大豆卵磷脂是一种抗氧化效果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添加DHA藻油及其微胶囊粉剂对吐司面包感官、DHA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DHA净添加量为0.10~2.20mg/g原料,在7d保质期内,所添加的DHA藻油及其微胶囊粉剂对吐司面包的外观、滋气味、口感无明显影响;添加DHA藻油的样品中DHA损失率最高,添加微胶囊粉剂的样品中DHA的稳定性比DHA藻油好,在两种DHA藻油微胶囊粉剂中,添加WP-2的样品中的DHA损失率最小;在吐司面包中添加WP-2(DHA净添加量为2.20mg/g原料),在其7d的保质期内,不会对产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造成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吐司面包中添加DHA藻油微胶囊粉剂WP-2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脂质体对二十二碳六稀酸(docose hexaenoie acid, DHA)在肠上皮细胞中转运、吸收的特性并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Caco-2细胞模型测定脂质体对DHA在肠细胞摄取、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DHA含量。KM小鼠体内实验中,将KM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DHA藻油组(200 mg/kg)和DHA藻油脂质体组(50, 200 mg/kg),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 制备的DHA藻油脂质体包埋率为98.16%,DHA藻油和DHA藻油脂质体质量浓度在25~200 μg/mL对Caco-2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DHA藻油和DHA藻油脂质体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Papp) [顶侧(apical,AP)→基底侧(basolateral,BL)]值均大于1×10-6 cm/s,且药物外排率(efflux ratio, ER)小于2。DHA藻油(200 mg/kg)、DHA藻油脂质体(50 mg/kg)和DHA藻油脂质体(200 mg/kg)对小鼠的体重无明显的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A藻油和DHA藻油脂质体能够显著增加溶血空斑数、溶血素水平、吞噬指数、免疫器官系数(P<0.05或P<0.01),且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或P<0.01);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A藻油(200 mg/kg)、DHA藻油脂质体(50 mg/kg,200 mg/kg)还能显著增强KM小鼠NK细胞活性(P<0.05或P<0.01)。结论 DHA藻油和DHA藻油脂质体在肠细胞中的跨膜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脂质化后能够显著增强DHA的生物利用度,DHA藻油脂质体具备与DHA藻油相似的免疫调节作用,且DHA藻油脂质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藻油DHA微乳在饮料中的应用稳定性。方法将藻油DHA微乳无菌添加至饮料中,分析饮料中添加不同量藻油DHA微乳后的感官品质及DHA保留率的变化情况,并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及储存时间对其感官品质和DHA保留率的影响。结果在饮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藻油DHA微乳(使其中DHA含量分别达到:2 mg/100 g和5 mg/100 g),初期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较小;而在储存过程中受高温的影响较大,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时饮料的感官品质所受影响较小,且经过2个月的储存后DHA保留率普遍仍可达到70%以上;其中DHA添加量为2 mg/100 g时饮料的感官品质略优于5 mg/100 g,但不同添加量对饮料中DHA保留率的差异较小。结论藻油DHA微乳在饮料中的应用可行性较好,本研究为藻油DHA微乳在饮料中的应用,从而开发新型DHA功能性饮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DHA藻油与复合壁材依次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DHA藻油微囊粉。本文以50%DHA藻油为芯材,乳清分离蛋白作为主壁材,以表面油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DHA藻油微囊粉配方进行优化。据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得最佳DHA藻油微囊粉配方:乳清分离蛋白31.5%,阿拉伯胶11%,乳糖5%,芯材DHA藻油35%,酪蛋白1.76%,单甘酯2.14%,麦芽糊精13.6%。预测DHA藻油微胶囊粉表面油为0.34%,经过三次平行实验,实验验证值为0.28%低于行业标准1.0%,包埋率可达98.78%,载油量为35%。因而本研究是可行的,对于未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家庭食用油平均煎炸时间(即1 h)和餐馆食用油煎炸时间(即24 h)两种情况下,比较煎炸后的深海鱼油调和油以及煎炸后的普通大豆调和油对大鼠体重、肝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的影响。将60只大鼠分为6组,雌、雄各半,饲喂含有不同煎炸程度、不同种类调和油的饲料8周,每日记录摄食量,每周记录体重。8周后断头取血,测定肝肾功能指标、血脂、血糖。试验结果显示,摄入煎炸油会减缓SD大鼠的生长速度,增加饮水及排泄量,而对SD大鼠的肝肾功能、血糖以及血脂无显著副作用。在饲养8周情况下,摄入煎炸添加深海鱼油的调和油的饲料对SD大鼠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50%DHA藻油为芯材,变性淀粉和白砂糖为主壁材,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试验研究变性淀粉、白砂糖、阿拉伯胶和芯材DHA藻油对DHA藻油微胶囊粉表面油含量的影响,优化DHA藻油微胶囊粉配方。得到的最佳DHA藻油微胶囊粉配方为:变性淀粉30.97%,白砂糖10.74%,阿拉伯胶4.47%,芯材DHA藻油36.15%,其他组分为酪蛋白1.76%,单甘酯2.14%,麦芽糊精13.77%。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DHA藻油微胶囊粉表面油含量为0.59%,低于行业标准(SC/T 3505—2006)规定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