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能全程评估产业链和产品环境影响、资源消耗、净能效率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开始被用于生物柴油清洁生产领域,能为产业可持续提供决策依据。对木本生物柴油的LCA体系、评估模型与方法、国内外木本生物柴油LCA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木本生物柴油在燃烧阶段相比石化柴油具有清洁排放的优点,但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未必清洁,主要与我国燃煤发电、化肥和辅料生产排放有关;木本生物柴油产业作为低碳产业,温室效应和能源消耗均低于石化柴油,整个生命周期中以种植和生产阶段的排放和消耗最大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未来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评价应通过建设产业标准数据库、更多注重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对比评估、兼顾经济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进一步拓展木本生物柴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
对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主要组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碳链长度及双键数目对废油脂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氧化安定性及低温流动性有重要影响。提出了废油脂生物柴油燃料重整的原理及方法,并对比了重整前后废油脂生物柴油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原料油的脂肪酸酯组成直接影响制取所得生物柴油的脂肪酸酯组成;超临界法及氧化改质能够改善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低温流动性(CFI)改进剂对废油脂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明显;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改进剂能够提高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  相似文献   

3.
旨在确定生物柴油原料的可利用性,以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木本植物油脂、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皂化物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棕榈油等7种木本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低于1.10%,脂肪酸含量均高于91.50%,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除棕榈油外);餐饮废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变化较大,脂肪酸含量在83.99%~94.87%之间,大部分餐饮废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5种酸化油的脂肪酸含量在71.35%~92.05%之间,椰子酸化油饱和脂肪酸占比为80.06%,其他4种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综上,7种木本植物油脂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作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立伟 《中国油脂》2007,32(8):12-15
回顾了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发展历史,详细论述了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状况,并对当前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初步解决办法。建议国家对生物柴油推广应用尽快立法,尽快出台生物柴油国家标准,鼓励企业使用非食用植物油为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及制备方法,并对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土壤中筛选出10株产油脂的酵母菌,经摇床培养复筛确定其中2株优良产油酵母菌JM-B、JM-D。通过对2株菌生理生化特性的试验,进一步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酵母菌株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菌株JM-D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相似,适合用于发酵生产生物柴油,是今后发酵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7.
不同酸价原料油生产生物柴油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取生物柴油时,原料油酸价是决定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关键因素之一.该文介绍几种不同酸价原料油生产生物柴油方法,阐述各自工艺方法、特点和适应性,并提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对生物柴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晓岚 《中国油脂》2006,31(9):46-47
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研究开发生物柴油是当务之急。结合我国情况介绍了几种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并针对不同的原料,提出了几种可供使用的生产工艺。用泔水油、地沟油和油厂下脚料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工艺成熟、经济合算,值得推广。为适应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生产,建议加快制定我国生物柴油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文冠果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可行性,分析了文冠果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并以文冠果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测定了生物柴油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文冠果油的酸值、碘值(Ⅰ)、皂化值(KOH)、密度(20℃)分别为0.3%、113 g/100 g、176 mg/g、0.893 g/cm3;文冠果油由13种脂肪酸组成,其中C16~C18含量超过75%;所制备的生物柴油质量(除90%回收温度稍高2℃外)符合<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标准.文冠果油适合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是一种资源可再生、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是用植物油、动物油脂、废弃油脂等作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制得,故又称混合脂肪酸甲酯或乙酯(混合单酯)。利用生物柴油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C16、C18、C20脂肪酸酯等单酯精细化学品,可提高生物柴油行业利润,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分析了单酯分离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生物柴油中单酯的分离方法,并展望其开发前景,为研发生物柴油中单酯的分离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微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指来自生物体的油脂经转酯作用而形成的单烷基脂肪酸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高等植物、动物等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某些微藻因含油量高、易于培养、单位面积产量大等优点,而被视为新一代的、甚至是唯一能实现完全替代石化柴油的生物柴油原料。该文结合中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剖析了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势,并就其存在的劣势重点地从优良藻种的筛选、产油培养条件与技术的改进、生物柴油提炼方法与过程系统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选用常见的大豆油和菜籽油两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相应的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各自的最佳制备条件和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次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原料油和生物柴油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GC)对两种生物柴油分别进行了定性分析和主要组分含量、产品纯度的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反应得到了较高纯度的生物柴油产品,从化学结构考虑,菜籽油更适合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3.
生物柴油可以植物油、动物油为原料制造,但目前多以脂肪酸、泔水油、城市地沟油、精炼下脚料为生产原料。生物柴油可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微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可再生燃料资源,目前在世界各国正掀起开发利用生物柴油资源的热潮,但在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过程中,原料不足成为规模化的瓶颈.产油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工业废物及废水等廉价再生资源经发酵转化为微生物柴油.相对于传统的生物柴油,其优点是不受季节气候及土地资源的影响,易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对国内外微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制备工艺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微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及特性进行了阐述,指出微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HFRR法对14种生物柴油及其原料油的润滑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花椒籽油生物柴油不同工况下润滑性能的测定分析,得出分析测定生物柴油润滑性能的试验温度为60℃,箱内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为40%~50%最佳,能很好地弱化平均磨斑直径和校正磨斑直径偏差,减小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14种生物柴油及其原料油的润滑性能有一定的差别,生物柴油的润滑性能差别较其原料油的润滑性能差别小;地沟油的校正磨斑直径在14种原料油中最大,而相应的地沟油生物柴油的校正磨斑直径在14种生物柴油中最小,且地沟油的校正磨斑直径大于地沟油生物柴油的校正磨斑直径;其他13种植物油脂的润滑性能优于其对应生物柴油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点火与燃烧性能、润滑性能等液体燃料特性对其商业化推广应用及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16种生物柴油和0~#柴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液体燃料特性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种生物柴油比0~#柴油的密度高2.86%~11.69%,亚麻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的密度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运动黏度均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且均高于0~#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和棕榈油生物柴油冷滤点高于0~#柴油,其余生物柴油均低于0~#柴油;16种生物柴油十六烷值均大于0~#柴油,热值均低于0~#柴油,葵花籽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和玉米油生物柴油十六烷值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中除棕榈油生物柴油馏程低于0~#柴油外,其余均高于0~#柴油,且亚麻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馏程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中蓖麻籽油生物柴油残炭含量和灰分含量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大豆油生物柴油、棉籽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机械杂质含量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的磨斑直径均低于0~#柴油,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对生物柴油组成特性、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及原理、氧化安定性改善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在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方面应加强研究生物柴油氧化机理、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发展通用型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籽油脂肪酸与甲醇为原料,采用超临界甲醇非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酸与甲醇体积比对产物中亚油酸、油酸、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在反应温度超过280 ℃后呈下降趋势;反应时间超过15 min后有降低趋势;脂肪酸与甲醇体积比超过1:3后呈降低趋势.说明在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反应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9.
于明  刘宁  赵小伊  何红  边洋 《中国油脂》2008,33(5):45-48
在对新疆棉籽油资源,可利用荒山、荒地资源,棉籽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棉籽生物柴油与0#石化柴油的调和特性及发动机台架测试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化的优势及思路。提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专用棉、能源经济林建设,采取“企业+农户+科研单位”的紧密协作机制,进行生物柴油与甘油等副产品一体化综合开发,用生物柴油产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科技助推力度,以实现新疆生物柴油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柴油生产和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的、可再生的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法,对以油菜籽和大豆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全过程,包括种子的筛选、种植到生物柴油的燃烧,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与石化柴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