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超标的玉米毛油为原料,AFB1脱除率及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碱炼法对玉米毛油中AFB1的脱除效果以及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碱炼时间及碱炼温度对AFB1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脱除玉米毛油中AFB1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炼法对玉米毛油中AFB1的脱除率在90%以上,经碱炼玉米毛油中AFB1含量从73.35μg/kg降至5μg/kg以下,明显优于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小于等于20μg/kg的限量指标;碱炼条件对AFB1脱除效果的影响程度为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碱炼温度碱炼时间;碱炼脱除玉米毛油中AFB1的最佳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6.58%、超量碱0.4%、碱炼时间20min、碱炼温度55℃,此条件下可将玉米毛油中AFB1脱除至0.62μg/kg,脱除率99.15%。研究结果对改进和优化玉米油精炼中的碱炼脱酸过程从而实现对AFB1的高效脱除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的毛玉米油为原料,研究了γ-环糊精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一定油重质量分数的γ-环糊精加入到常规碱炼的碱液中,发现其γ-环糊精的碱性溶液,对ZEN的脱除率效果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其它物质和空白常规碱炼的脱除率。最优工艺条件为:γ-环糊精添加量为5%,反应温度为35℃,时间为45 min,碱液浓度为15%,玉米赤霉烯酮脱除率可达96.0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对碱炼得率和脱色率,以及甾醇、维生素E损失率的影响,并对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正交试验全概率分析,得到玉米混合油碱炼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油浓度60%,碱炼温度60℃,碱液质量分数8.07%,总加碱量为理论加碱量和油质量0.4%的超量碱。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玉米油酸值(KOH)由3.62 mg/g降至0.55 mg/g,碱炼得率为95.46%,脱色率为43.66%,色泽为Y30 R2.5(罗维朋比色槽25.4mm),甾醇损失率为28.05%,维生素E损失率为28.74%。与玉米毛油碱炼脱酸相比,碱炼得率提高6.38个百分点,脱色率提高3.55个百分点,甾醇和维生素E损失率分别减少5.54个百分点和4.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探究碱炼脱酸过程中,不同工艺条件对玉米胚芽脱酸油中两态植物甾醇(游离态和酯态植物甾醇)含量变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油碱炼脱酸中两态总植物甾醇绝对质量保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反应初始温度>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量;最佳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初始温度55℃,碱液质量分数10%,超量碱量为理论碱量的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态总植物甾醇绝对质量保留率为82.79%,其中游离态植物甾醇含量为297.390 mg/100 g,酯态植物甾醇含量为785.503 mg/100 g,精炼率为86.20%,玉米胚芽脱酸油酸值(KOH)为0.24 mg/g。  相似文献   

5.
探究碱炼脱酸过程中,不同工艺条件对玉米胚芽脱酸油中两态植物甾醇(游离态和酯态植物甾醇)含量变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油碱炼脱酸中两态总植物甾醇绝对质量保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反应初始温度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量;最佳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初始温度55℃,碱液质量分数10%,超量碱量为理论碱量的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态总植物甾醇绝对质量保留率为82.79%,其中游离态植物甾醇含量为297.390 mg/100 g,酯态植物甾醇含量为785.503 mg/100 g,精炼率为86.20%,玉米胚芽脱酸油酸值(KOH)为0.24 mg/g。  相似文献   

6.
利用湿热和碱性条件对真菌毒素的破坏作用,以不同质量分数淡碱(NaOH)溶液调节玉米胚达到适宜蒸胚水分质量分数(14%),用115℃过热蒸汽蒸胚30 min,对蒸胚前后玉米胚及所制取玉米毛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AFB_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含量进行检测,研究淡碱蒸胚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真菌毒素的降解消除效果及碱液质量分数对降解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质量分数为5.29%时,淡碱蒸胚对玉米胚中ZEN和DON的降解消除效果最好,ZEN含量从697.41μg/kg降至246.25μg/kg(降解率64.69%),DON含量由2 417.07μg/kg降至802.83μg/kg(降解率66.78%),所制取玉米毛油中ZEN含量从266.44μg/kg减少至140.02μg/kg,DON含量从150.76μg/kg降低至108.47μg/kg;碱液质量分数为6.55%时,淡碱蒸胚对玉米胚中AFB_1的降解消除效果最好,AFB_1含量从7.91μg/kg降至0.77μg/kg(降解率90.30%),所制取玉米毛油中AFB_1含量从2.11μg/kg减少至0.51μg/kg。随碱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淡碱蒸胚所得玉米胚及其毛油的色泽有所加深,毛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明显降低。采用淡碱蒸胚不仅能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进行有效降解,大幅降低玉米胚及其毛油中真菌毒素含量,同时也能降低玉米粕中真菌毒素含量,实现玉米油食用安全和玉米粕饲用安全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高酸值米糠毛油为原料,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以碱炼得率、脱色率、谷维素损失率、甾醇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碱液质量分数对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一次、二次碱炼效果的影响,并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碱液质量分数的增大,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的一次、二次碱炼的碱炼得率变化不大,一次碱炼脱色率在14.24%时最大,二次碱炼脱色率呈起伏变化;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二次碱炼时采用较低的碱液质量分数有利于甾醇和谷维素的保留;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相比,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在相同碱液质量分数条件下,油脂碱炼得率平均提高4.89个百分点,谷维素损失率平均降低5.87个百分点;在碱液质量分数较低(8.07%~14.24%)时,脱色率平均提高9.25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平均降低12.64个百分点。对于高酸值米糠毛油,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和质量分数为14.24%以下的碱液,对提高碱炼得率和脱色率以及减少谷维素和甾醇的损失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胡祥 《中国油脂》2020,45(8):9-13
以蒜头果毛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化脱胶过程中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脱胶温度和脱胶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碱炼脱酸过程中超碱量、碱液质量分数和脱酸温度对脱酸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脱胶工艺条件为磷酸添加量0.4%、水添加量4%、脱胶温度30℃、脱胶时间50 min,此条件下脱胶油磷脂含量降至0.023 mg/g,脱胶率可达98.67%;最优的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超碱量0.2%、碱液质量分数10%、脱酸温度40℃、脱酸时间30 min,此条件下脱酸油的酸价(KOH)降至0.34 mg/g,脱酸率达96.79%。  相似文献   

9.
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对提高碱炼得率和降低谷维素、甾醇等营养成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酸值米糠毛油采用混合油碱炼脱酸比毛油碱炼脱酸在提高碱炼得率、降低谷维素和甾醇损失方面有显著优势;最佳的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55℃,总加碱量为理论加碱量加0.3%超量碱(占油质量),混合油浓度40%,碱液质量分数11.06%;在最佳条件下,米糠混合油碱炼得率71.62%,谷维素损失率63.22%,甾醇损失率43.76%,较米糠毛油碱炼脱酸的碱炼得率提高16.48个百分点,谷维素损失率降低30.56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降低21.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姚尧  仝宗兴  李诚  付刚 《食品科学》2014,35(24):86-90
采用实验室碱炼法脱除高酸值猪网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研究碱液质量分数、超碱量、碱炼时间和碱炼初温对猪网油酸值和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猪网油实验室碱炼脱酸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碱炼脱酸条件:碱液质量分数21%、超碱量0.1%、碱炼时间70 min、碱炼初温45 ℃。采用上述脱酸条件,所得猪网油酸值为0.125 5 mg KOH/g、得率为78.89%,说明此方法可以有效脱除猪网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以脱胶后的DHA藻油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脱酸率和精炼率为指标考察碱炼温度、碱液质量分数、碱炼时间对DHA藻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HA藻油的最佳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80℃、碱液质量分数10%、碱炼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脱酸率和精炼率分别为98.03%和93.78%,DHA藻油达到比较好的脱酸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粗鳀鱼油为原料,以全氧化值为考察指标,在充氮或高真空条件下,探究碱炼工艺对鳀鱼油中氧化产物的脱除效果。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超量碱、碱液浓度、温度、时间四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鱼油中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碱炼条件为超量碱0.45%、碱液浓度3.65%、温度65 ℃、反应时间40 min,该条件下全氧化值(Totox value,TV)从123.48降低到59.35,酸价降低从2.1627 mgKOH/g到0.8843 mgKOH/g。Fe和As的脱除率分别为73.70%、97.04%。因此该碱炼工艺条件对鱼油氧化产物及重金属具有良好脱除效果,为鱼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粗鳀鱼油为原料,以全氧化值为考察指标,在充氮或高真空条件下,探究碱炼工艺对鳀鱼油中氧化产物的脱除效果。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超量碱、碱液浓度、温度、时间四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鱼油中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碱炼条件为超量碱0.45%、碱液浓度3.65%、温度65℃、反应时间40 min,该条件下全氧化值(Totox value,TV)从123.48降低到59.35,酸价降低从2.1627 mgKOH/g到0.8843 mgKOH/g。Fe和As的脱除率分别为73.70%、97.04%。因此该碱炼工艺条件对鱼油氧化产物及重金属具有良好脱除效果,为鱼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吸附法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与油脂》2016,(9):6-10
以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脱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玉米油脱色效果为次要考察指标,研究吸附剂种类和吸附剂用量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和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WY1活性炭对玉米油中ZEN的脱除效果优于其他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油重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石、WY1活性炭、WY2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及NORIT活性炭对玉米毛油中ZEN的脱除率分别为5.57%、10.73%、38.50%、11.10%、14.45%和17.35%,ZEN含量由8 026.67μg/kg分别降至7 579.28、7 165.38、4 936.46、7 135.34、6 867.12、6 634.27μg/kg。WY1活性炭用量2%时,ZEN脱除率达到48.25%,ZEN含量降至4 153.77μg/kg,明显高于欧盟要求400μg/kg的限量。因此,对于ZEN含量很高的玉米毛油,必须结合优化的碱炼脱酸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精炼过程才能对ZEN进行系统和高效的脱除,但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严格控制待精炼玉米毛油的ZEN含量,即减少和控制玉米胚中ZEN含量,提高玉米胚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碱炼脱酸玉米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型号活性炭对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吸附脱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为自变量,ZEN脱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结果表明:H-1活性炭(油脂专用活性炭)对ZEN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条件为H-1活性炭添加量2.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20 min;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玉米油中ZEN脱除率为(87.11±0.64)%。  相似文献   

16.
对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同(AFB_1含量21.10~86.70μg/kg,AFT含量22.76~88.25μg/kg)、酸价(KOH)不同(5.09 mg/g和11.37 mg/g)的花生毛油分别进行碱炼脱酸,碱炼条件为理论加碱量及0.4%超量碱、碱液质量分数6.58%、碱炼温度55℃、碱炼时间20 min,检测碱炼前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分析碱炼对不同品质花生毛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碱炼可以使不同品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率达95%以上,碱炼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降低至1μg/kg左右,达到国标限量和欧盟限量要求;对高酸价花生毛油进行两次碱炼脱酸,可以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深度脱除,碱炼油中黄曲霉毒素未检出,同时降低了碱炼过程的油脂损耗。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高、低质量浓度呕吐毒素(DON)含量的玉米毛油为原料,以DON脱除率及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精炼方法对玉米油中DON的脱除效果,并与工厂实际生产效果进行对比。采用优化的脱除工艺条件,高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1 745.43μg/kg)和低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456.73μg/kg)在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高温蒸馏脱臭后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DON脱除效果。精炼方法中以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脱除效果较好。对高质量浓度DON含量的玉米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的DON脱除率可分别达到88.94%和90.07%,脱除后DON含量分别为193.06μg/kg和173.29μg/kg。低质量浓度DON含量玉米毛油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59.54%和58.23%,脱除后DON含量分别为184.79μg/kg和190.79μg/kg。与工厂实际玉米油精炼脱除效果相比,本实验的DON脱除率有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玉米油精炼工艺条件优化和技术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山毛豆油脂脱酸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非洲山毛豆毛油为原材料,分别讨论超碱量、NaOH质量分数、碱炼温度和时间对山毛豆毛油脂脱酸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毛豆毛油脂脱酸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山毛豆油脂碱炼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超碱量0.27%,NaOH质量分数18.1%,温度61.4℃,时间39min。该条件下精炼率为87.14%,脱酸率为91.63%,POV值为6.45mmol/kg,综合评分为91.73,与模型预测值91.49相差0.26%,试验证明,响应面法对山毛豆油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脱酸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玉米赤霉烯酮(ZEN)易溶解于乙醇的原理,利用乙醇对玉米胚芽粕进行浸洗,脱除其中ZEN并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感官品质。以玉米胚芽粕为原料,研究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温度、料液比、醇洗时间、醇洗次数对ZEN脱除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确定醇洗法脱除玉米胚芽粕中ZEN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醇洗温度40℃,料液比1∶15,醇洗时间50 min,醇洗次数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醇洗后玉米胚芽粕中ZEN含量从906.60μg/kg降低至179.21μg/kg,达到国标对饲料粕500μg/kg限量要求,ZEN脱除率达到80%以上,醇洗玉米胚芽粕中蛋白质含量从17.3%提高至21.8%,且色泽、风味等感官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经过一蒸脱溶后的棉籽混合油(含棉籽毛油和抽提溶剂)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混合油进行碱炼,然后离心、脱溶得到成品棉籽油.分别考察了碱液质量分数、超碱量、碱炼温度和碱炼时间对棉籽油精炼得率和成品油色泽的影响.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了棉籽混合油碱炼的最佳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7.81%,超碱量0.3%(占混合油质量),碱炼温度55℃,碱炼时间1.0h.在此条件下,棉籽油精炼得率为83.45%,色泽为Y35R2(25.4 mm比色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