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608个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4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小麦类样品受呕吐毒素的污染最严重,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较轻,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全年未检出超标样品,污染程度最轻。单一样品中同时存在多种霉菌毒素超标的情况严重。粮食类副产物受霉菌毒素污染比粮食更严重。从地区来看,各区域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程度不同,且污染程度存在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极易污染粮谷类及其制品。人们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品后,其后果是严重的,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提出预防霉菌的繁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止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叙述对人体有害的主要霉菌毒素及其性质,并重点阐明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存在危害人体健康,提出防霉去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谷物类食品卫生问题大多因生长霉菌及由此产生霉菌毒素所引起。在已知的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素毒性最强。 霉菌生长受多种因素条件影响,其中最重要因素是水活性度。生长作物和贮藏果蔬的水活性度足以维持霉菌生长,而谷类和谷类制品因贮藏水分较低,无法维持霉菌生长。这也是将谷类作为最基本原料和贮藏食物的原因。但谷类制品若水活性度>0.65,也可能生长繁殖霉菌,霉菌常会侵入食物原料,使原料变质,并在食品上可见有生长霉菌。  相似文献   

5.
粮食中霉菌污染,尤其是产毒霉菌的污染是造成粮食损失、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要实现粮食安全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建立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霉菌污染粮食的主要机制:菌体污染和毒素污染。霉菌菌体污染的检测方法包括干片培养法、荧光分析法、微生物活性测定法、近红外光谱检测法和高光谱成像检测法等。毒素污染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生物传感器法等。本文分别比较了霉菌菌体检测法和霉菌毒素检测法的优缺点,同时从霉菌污染的特点出发,预测和展望了粮食中霉菌污染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希望对国内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多种途径,以及霉菌、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和通过食物链殃及人类的事实。提出了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和污染霉菌毒素饲料的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2019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up-conversion immunoassays, UPT)法对安佑集团各分子公司所采购的大宗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快速检测, 2019年度共检测饲料原料样品20918份。结果 对比安佑集团企业标准, 2019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总超标率为3.2%。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整体情况由重转轻, 上半年污染较重主要是由于麸皮及次粉霉菌毒素污染超标所致, 下半年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整体较轻, 但9月玉米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 DDGS)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污染情况较重, 其中DDGS达重度污染; 从产地来源看, 2019年全国各产地麸皮和次粉呕吐毒素(vomitoxin, DON)污染较重; 河南产地米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 AFB1)及四川产地米糠ZEN达重度污染; 山东、江苏、云南、安徽产地玉米AFB1及安徽产地玉米DON达重度污染; 且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并非单一存在, 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毒素共存。结论 与2018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未公开发表)相比, 2019年原料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更好的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对原料质量的把控、采购及配方设计,汇总分析了2020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up-conversion immunoassays, UPT)对安佑集团各分子公司在2020年度所收集(含退货)的28519份大宗饲料原料中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结果 对比安佑集团企业标准,2020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总超标率为0.92%,污染整体情况较轻,其中上半年污染较重,主要由玉米副产物和次粉霉菌毒素污染超标所致,下半年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整体较轻,但第4季度玉米的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加重,玉米的霉菌毒素整体达中度污染;从产地来源看,2020年山东、湖北产地的麸皮和次粉呕吐毒素中度污染,四川、陕西产地的次粉重度污染;四川产地的米糠黄曲霉毒素B1达中度污染,山东产地的玉米呕吐毒素和江苏产地的玉米黄曲霉毒素B1达重度污染;且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并非单一存在,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毒素共存。结论 与2019年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种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56份样品中AFB1、ZEN和DON检出率分别是87.8%、95.0%和98.3%,平均含量分别为11.2、689.0和1 855.2 μg/kg,说明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玉米、玉米副产物、配合饲料和粕类中ZEN和DON污染较严重,AFB1污染主要存在于粕类中,青贮料及发酵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但污染范围较广,建议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品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对采集的12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59份样品进行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B2、G1、G25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共10种原料26份样品有检出;黄曲霉毒素B1共7种原料10份样品有检出;黄曲霉毒素B2共2种原料2份样品有检出;黄曲霉毒素G1、G2未检出。饲料原料受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多,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食品霉坏时,会生长出一些五颜六色的霉毛,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现象。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黄曲霉毒素的发现,食品韵霉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里专门谈谈霉菌,霉菌毒素与食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威胁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有关毒素的脱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生物法脱毒是现在最有前景的一种脱毒方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来达到脱毒的效果。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霉菌毒素的毒性、污染现状及主要的检测方法,并对霉菌毒素物理、化学、生物脱毒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粮食后,降低了粮食的使用价值,影响其食用安全性,危及使用者的健康。主要阐述了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特点、玉米受其污染的现状及预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粉污染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黄曲霉毒素 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污染小麦粉中所含霉菌进行分离和菌株鉴定,并对所分离菌株的产黄曲霉毒素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麦汁琼脂培养基对小麦粉污染的霉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菌落形态、显微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黄曲毒霉合成路径的关键基因来判断菌株的潜在产毒能力,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认菌株是否产毒。结果共分离出5株菌株,分别鉴定为链格孢霉(NHF1)、橘灰青霉(NHF2)、黑曲霉(NHF3)和米曲霉(NHF4、NHF5),其中2株米曲霉具有潜在的产黄曲霉素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结论需要加强小麦粉微生物检测,尤其是霉菌污染的检测、管理和控制,全面制定小麦粉中污染微生物的限量标准,尤其是霉菌的限量值。  相似文献   

16.
竺尚武 《食品与机械》2006,22(5):112-114
从干腌火腿中分离到一些霉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环匹阿尼酸、青霉酸、梗曲霉素、展青霉素、灰黄霉素、霉酚酸、赭曲霉毒素、橘青霉素和疣孢苷啶等多种霉菌毒素。生成霉菌毒素的霉菌都属于青酶和曲霉。鲜绿青霉可以在干腌火腿中生成环匹阿尼酸,且这种霉菌毒素在干腌火腿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而对干腌火腿的安全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将无毒性的霉菌菌株进行培养并接种到干腌火腿上,可防止干腌火腿中形成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7.
鲮鱼罐头中霉菌的耐热性及产生毒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应胜 《食品科学》2001,22(10):74-75
主要根据霉菌的特性,针对南方地区的食品厂,在鲮鱼罐头生产季节期间,温度和湿都非常适宜霉菌的生长,鲮鱼半成品容易产生肉眼观察不到的霉菌,通过实罐试验,寻找在鲮鱼半成品中生长的霉菌,以及其产生毒素,探讨其耐热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黄曲霉毒素产生条件和理化性质,阐述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及当前常用检测方法,并提出预防其产生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调味品污染霉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调味品常常由于受到霉菌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从而使生产厂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特别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调味品,如酱油\腐乳等,在生产过程中如受到有害霉菌的污染;整批产品都会报废;如果出售则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为了做好生产和销售调味品过程中的防霉工作,了解污染调味品的霉菌种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对一些进口调味品进行检测,从中分离出有代表性的霉菌8株,并加以鉴定;从而确定了污染调味品常见霉菌种类。并对其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个体形态进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样品见表11.1.2实验设…  相似文献   

20.
主要根据霉菌的特性,针对在南方地区的食品厂,在鲮鱼罐头生产季节期间,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宜霉菌的生长,鲮鱼半成品容易发生肉眼观察不到的霉菌,通过实罐试验,寻找在鲮鱼半成品中生长的霉菌,以及其产生毒素,探讨其耐热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