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独立光伏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临界饱和状态下的浮充控制是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该问题,对浮充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分别对被控系统中阀控铅酸蓄电池和Buck充电电路建立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以PWM为控制手段的PI浮充控制器,并搭建了充电实验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浮充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光照强度突变引起的过充现象,快速地稳定充电输出电压,对蓄电池持续进行涓流充电,保证了充电系统蓄电池容量的饱荷。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智能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三相PWM整流技术的铅酸蓄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的设计方法,提出和分析了快速充电、恒压限流充电和涓流充电阶段的充电过程,并据此设计了应用DSP控制的智能型铅酸蓄电池充电器.通过试验验证,该控制方法稳态性能好,供电电源以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电流谐波含量小,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利用TMS320LF2407来进行全数字控制,采用Buck—Boost双象限电路作为充放电主电路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采用了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的三级充电模式,非同步采样方法,带滞环的PI调节器。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方法可行,充放电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款基于LPC933单片机的4段式(涓流短时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 12V铅酸蓄电池充电器,该产品充电电流可在0~50A范围内任意设定,具有完善的声光保护装置,既能快速充电又能对蓄电池进行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5.
孟彦京  丁小洁  李鹏飞 《电源技术》2016,(11):2160-2162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同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与恒压脉冲充电结合的分段充电策略,即涓流充电-MPPT充电-脉冲充电。其中MPPT可使光伏电池获得最大功率输出,而脉冲充电又可提高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寿命。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普通的PWM光伏控制器,该策略不仅充分利用光伏能源,而且在此策略控制下蓄电池充电效率得到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智能型船用蓄电池充电设备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邓军  余世林  吴颖 《蓄电池》2007,44(1):33-35
蓄电池由于其固有特性,若使用不当,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蓄电池寿命因素很多,采用正确的充电方式,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效率。本文提出和分析了快速充电、分段恒流充电和涓流充电四个阶段的充电过程,并据此设计了应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铅酸蓄电池充电器。  相似文献   

7.
压力模块在氢镍电池充电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氢镍电池内部压力可以直接反映电池的荷电状态,因此压力作为氢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式在国外卫星中广泛应用.介绍了压力模块的原理与设计,对比了氢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对压力充电控制中压力与荷电状态、温度和循环寿命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国内外压力充电控制方式.压力模块在氢镍电池充电控制中的应用表明,压力充电控制为氢镍电池的充电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光伏智能快速充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伏应用系统中,实现蓄电池高效、快速充电的有效方法是涓流预充电,先快速恒流充电再恒压充电,然后自动终止。根据Li—Ion和Li-Pol电池的充电特点,以BQ24085智能充电管理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光伏智能充电系统。并通过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设计集成度和充电效率高、实现简单、工作可靠,适合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摘要:在光伏应用系统中,实现蓄电池高效、快速充电的有效方法是涓流预充电,先快速恒流充电再恒压充电,然后自动终止。根据Li—Ion和Li-Pol电池的充电特点,以BQ24085智能充电管理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光伏智能充电系统。并通过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设计集成度和充电效率高、实现简单、工作可靠,适合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  相似文献   

9.
金俊  邵宗良 《电源技术》2006,30(8):672-676
为了满足不同便携式计算机中锂离子蓄电池组对充电器的需求,介绍了如何运用锂离子蓄电池专用充电控制芯片MAX745进行充电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该充电控制芯片的拓朴结构及锂离子蓄电池所要求的先进行恒流充电后进行恒压充电的控制机理;后阐述了针对不同电池组的要求进行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最小输入电压等参数的设计,以实现对1~4节任意相串的锂离子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的目的。由于MAX745芯片内含国际上先进的同步整流技术,工作频率为300kHz、最大充电电流可达4A、充电电压精度高于0.75%,所以此充电器不但可快速、精确地完成对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充电,而且其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实际应用证明,用MAX745控制芯片设计的充电器电路简洁、安全、可靠,能满足便携式计算机所需的大电流、高精度、体积小、质量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脉冲充放电的微机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片机控制的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监控系统,对蓄电池进行脉冲充放电,通过检测蓄电池的端电压、充电电流和表面温升,实现了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极化状态与终止状态的判别.从而完成了对蓄电池快速充电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朱立颖  武建文  蒋原 《低压电器》2013,(7):29-32,57
针对锌银蓄电池的工作特点,研究了其充电控制策略。采用预放电方式,避免蓄电池充电时单体电压突然升高;采用串联电阻,减小电流波动和电池损耗;采用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实现蓄电池充电。阐述了智能充电器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智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主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根据锌银蓄电池充电策略研制的一种新型航空用大容量锌银蓄电池充电器,成功应用于某航空地面保障设备。所研制的充电器证明了充电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传统充电方法虽然具有设计成本低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等优势,但存在充电时间较长、对锂电池循环寿命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锂电池充电优化技术已经成为最近的研发热点。首先分析了锂电池的充电机理以及传统充电方法的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锂电池充电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以充电时间、循环寿命、存储能量为优化目标分析了锂电池的典型充电优化技术;最后,总结了锂电池充电优化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严辉  李庚银  赵磊  武斌 《电网技术》2009,33(12):17-22
介绍了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3种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软件统一支撑平台、充电监控、配电监控、烟雾报警监视、电池维护监控、快速更换设备监控、数据交换和转发等功能。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该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蓄电池不同充放电控制策略之间的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监测的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的控制方法。在考虑蓄电池的动态数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蓄电池的SOC监测、充放电特性曲线、充放电控制电路、充放电管理策略和电池的分组管理等问题。以蓄电池的SOC作为蓄电池充、放电判断条件,实现了蓄电池进行自主充、放电管理的控制策略。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通过算例系统验证了蓄电池模型和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及切换,实现蓄电池充放电全过程,为蓄电池组无论作为独立电源还是在微网孤岛模式下与其他间歇性能源相配合使用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特性,并依据全钒液流电池和DC/DC双向变换器的电路模型建立数学函数模型,采用充放电的双闭环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电池充放电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全钒液流电池双闭环充放电控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全钒液流电池在大型光伏储能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其进行充放电控制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水文监测系统中因充放电方式不正确造成的蓄电池损坏和监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高效充放电管理系统。通过对光伏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充放特性的分析,采用BUCK电路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实现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光伏电池充电效率,保证了水文监测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工作。设计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相关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根据蓄电池端电压自动切换充电方式,避免了由于充电电压过高过低引起的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相对普通充电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枫  史永超  崔纳新  李超群 《电源学报》2017,15(4):79-83,90
由于电池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迟滞性等特点,电池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难以兼顾。针对此问题,建立和验证了基于灰色控制理论的锂离子电池灰色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相关的电池充电技术,并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的充电终止判断技术以消除电池系统迟滞性带来的影响,以及采用灰色PID控制技术跟踪充电曲线以减轻电池系统非线性带来的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灰色PID跟踪充电曲线具有更高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中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问题,设计了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站,将充换电站中即将报废的电池用于储能放电,以降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成本。介绍了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站结构、电能控制系统以及储能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对电网负荷进行峰谷调节并作为充换电站的应急和后备电源。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用蓄电池充电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目前我国航天器上电源系统中充电控制的几种主要方式,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其控制原理及工作方式.在对当代空间电源系统中蓄电池充电控制技术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器电源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晶体管pn结的温度特性作为温度传感器取代传统热敏电阻的V-T曲线充电控制的新方法,并对其相关的原理和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为满足现代以及今后航天器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而进行的空间电源系统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36V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智能充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先恒流后恒压的两段式充电方法的蓄电池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以Buck变换器为核心,利用UC3886芯片实现平均电流模式PWM控制,并且通过一定的控制电路实现智能化充电。阐述了该充电器的充电方式、控制方法的设计以及整个电路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