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外信息     
《黄金》2005,26(12):54-54
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从硫代硫酸盐中回收金 在浸出液不用调整pH值及其他条件下,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trioctyhnethylammonium chloride(TOMAC)]作萃取剂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回收金。进行了金浓度、pH、氨浓度、硫代硫酸盐和二价铜离子浓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和提取时间对金提取影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Barbara Wionczyk等研究了用三辛基甲基铵的氯化物(Aliquat336),硫酸盐,氢氧化物从工业制革废液中液-液萃取Cr(Ⅲ)。考虑到溶液组成及采用以前对Cr(Ⅲ)模拟溶液研究获得的经验,确定了用Aliquat336从这些溶液中萃取Cr(Ⅲ)的最佳条件。工业废铬溶液的离子强度很高,需要适当稀释。考察了两相体积比、温度及季铵化合物对Cr(Ⅲ)萃取的影响。不考虑试验液体的组成,最佳条件下两相接触15min后,Cr(Ⅲ)的萃取率为98.6%~99.9%,与1~5范围内的水相和有机相的体积比无关。温度稍有升高,对Cr(Ⅲ)萃取有正影响,所以,对给料溶液离子强度的负影响有所补偿。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N530)从高氯酸介质中萃取钯的机理。结果表明,钯的萃取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与高氯酸根离子浓度无关。采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Pd·N530。萃取反应方程式为:H2N530(o)+Pd2+(a)Pd·N530(o)+2H+(a)  相似文献   

4.
在HClO4介质中P538萃取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P53B从高氯酸体系中萃取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钯的萃取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而与高氯酸根离子浓度、钯离子浓度无关。采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Pd·2HP538。萃取反应方程式为:2H2P538(o)+Pd=Pd·2HP533(O)+2H  相似文献   

5.
潘路  魏亦军 《黄金》2006,27(6):50-53
文中研究了在PdCl2的盐酸体系中加入过量KI,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正戊醇溶液萃取Pd(Ⅱ)的方法。实验研究了CTMAB浓度、相比、酸度、萃取时间及待萃液中钯的质量浓度等条件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TMAB用低相比可以快速、高效地萃取钯。实验测定了钯的萃取饱和容量大于15g/L;用9mol/L的氨水反萃取钯,反萃取率达到99.5%。该方法有机相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季铵盐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从碱性钨酸钠溶液中萃取钨的过程。考察了萃取剂含量、仲辛醇含量、相比、萃取时间、料液中NaOH浓度对萃取钨过程的影响,并绘制了萃取等温线。结果表明,组成为50%三辛基甲基氯化铵+20%仲辛醇+30%磺化煤油的有机相具有良好的萃钨性能与分相性能,萃取反应在1min内即达到平衡,钨的萃取率和有机相的萃钨饱和容量随料液中NaOH浓度的升高略有下降。该萃取体系能够满足从钨矿氢氧化钠浸出液中深度提取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溶剂萃取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锋 《有色冶炼》2001,30(4):7-9,30
在苛性碱化学镀废液的处理中,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有利于萃取镍和柠檬酸盐,使其从次磷酸盐和亚磷酸盐中分离出来,TOMAC难以用在氨碱性化学镀废液的处理中,而采用螯合萃取剂如LIX26有利于萃以镍,同时,溶剂萃取难以在酸性废镀液的处理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仲辛基苯氧乙酸萃取Co(Ⅱ)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萃取法 ,研究了一种新型萃取剂———仲辛基苯氧乙酸 (CA -12 )从盐酸介质中萃取Co(Ⅱ )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温度、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初始浓度、氯离子初始浓度、钴离子初始浓度对萃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配比随平衡水相酸度的增加、萃取剂初始浓度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水相中氯离子、钴离子初始浓度对分配比基本上没有影响 ;仲辛基苯氧乙酸从盐酸介质中萃取Co(Ⅱ )的过程为吸热过程 ,并计算得到其过程热△H =9 0 2kJ/moL。  相似文献   

9.
硫代硫酸盐提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氰提金方法,但高效回收金浸出液中的金尚待进一步研究。以甲基三辛基氯化铵(TOMAC)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条件(萃取剂浓度、相比、萃取时间)及金浸出液性质(pH、硫代硫酸盐浓度、初始Au(I)浓度)对TOMAC萃取Au(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TOMAC为萃取剂能从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高效萃取Au(Ⅰ)。当A/O=1、pH=9、硫代硫酸盐浓度0.1 mol/L、TOMAC浓度1.8 g/L时,对低浓度金(0~25 mg/L)几乎能完全萃取;采用1 mol/L NaCl能有效反萃出TOMAC有机相中的Au(Ⅰ)。TOMAC萃取Au(Ⅰ)的机制为:TOMAC通过其表面的Cl-与溶液中的Au(Ⅰ)发生离子交换,形成[C25H54N]3[Au(S2O3)2]络合物。TOMAC对Au(S2O3)23-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可实现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Au(I)的高效回收,具有对硫代硫酸提金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丽霞 《湿法冶金》2006,25(1):32-32
A.Mellah,等研究了用7-(4-乙基-1-甲基辛基)-8-羟基喹啉-Kelex 100作萃取剂,用处理过的煤油作稀释剂,从5.5mol/L的磷酸溶液(30% P2O5)中溶荆萃取锌、镉和铬。在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室温条件下,萃取240min,可回收58%的锌、34%的铬和15%的镉。为了改善萃取动力学,在有机相中添加改性剂。在金属回收率为60%条件下,添加n-正癸醇(体积分数10%)可将平衡时阃从240min降低到30min,提高了金属萃取速率。金属离子的萃取率随水相pH的升高而升高。根据0.1mol/L Kelex 100溶液pH0.5值的差异可以分离锌、铬和镉。提高Kelex 100的浓度,金属离子的萃取率升高。在Kelex 100浓度为0.4mol/L时,锌、铬和镉的负载能力分别为83%,80%和71%,说明该萃取剂对这几种金属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液-液萃取法从废钛酸钡陶瓷中回收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多层陶瓷片电容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常作为工业废料扔掉。这种废料由钛酸钡介质物构成,还含有少量的钯。为从废料中回收和循环利用钯,用液-液萃取法进行了研究。以正丁醇、异辛烷和煤油为有机相.在不同pH值下初步探讨了钯和钛酸钡的萃取性质。在pH值1.0-10.5范围内把能够完全地萃入正丁醇中;相反.在相同条件下,钛酸钡几乎不被萃取。所以,正丁醇是从陶瓷电容器中分离回收钯的适宜的有机相.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除强酸区),由于大量的钛酸钡转入有机相,以致不能从陶瓷电容器中萃取钯。试验还表明,添加十二烷基醋酸铵(DAA)作捕收剂能促进正丁醇萃取钯。以正丁醇为有机相,在200mg/LDAA和pH1.0下,对真实陶瓷电容器废料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钯有效回收率为96.8%产率为10%.产品中钯的品位为34.4%.富集比为10。  相似文献   

12.
HBMPPT与TOPO协同萃取三价镧系元素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绍宁  马丽  包伯荣 《稀有金属》1999,23(2):147-149
用新合成的4-苯甲酰基-2,4-氢-5-甲基-2-基基-3H-吡唑硫酮-3(HBMPPT)作为萃取剂、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作为协萃剂,研究其在硝酸介绍中对三阶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及温度、萃取剂浓度及本酸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并对萃取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及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KSCN-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乙酸丁酯体系萃取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KSCN存在条件下双 (正 辛基亚磺酰 )乙烷 (简称BOSE) 乙酸丁酯体系对钯的萃取。当盐酸浓度高于 1mol/L时 ,KSCN BOSE/乙酸丁酯体系对钯的萃取率高于 99% ,说明以SCN-作为无机离子配体 ,BOSE作萃取剂时对Pd(Ⅱ )有强萃取作用。斜率法测定萃合物的化学式组成为Pd∶BOSE∶SCN-=1∶2∶2。测定萃取前后水相和有机相的电子吸收光谱 ,特征吸收峰的移动表明生成了新的萃合物。分别测定KSCN、BOSE和萃合物的红外光谱 ,表明SCN-和BOSE均是由硫原子与钯配位。萃取反应为配位体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溶解在不同稀释剂中的二 (辛基 -苯基 )磷酸 ( DOPP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 Mo( )。在相似条件下 ,研究发现 ,在所研究的几种稀释剂中 ,十二烷的 D( Mo)值最高。当硝酸浓度在 0~ 3mol/L范围时 ,D( Mo)随硝酸浓度升高而下降 ;当硝酸浓度在 3~ 1 0 mol/L范围时 ,D( Mo)随硝酸浓度升高而升高。硝酸浓度为 1 mol/L和 6mol/L时 ,优先萃入到有机相中的萃合物分别是 Mo O2 .2 ( HA2 )和 Mo O2 ( NO3).2 ( HA) ,说明在此萃取体系中 ,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萃取机理。在较低酸度下 ,DOPPA为阳离子交换剂 ,而在较高的酸度下 ,DOPPA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咪唑离子液体萃取铼(Re)及用硝酸溶液从负载铼的离子液体反萃取铼。结果表明:硝基咪唑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性能优于不含硝基的咪唑离子液体,铼萃取率最高可达99%;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受pH影响不大;硝酸溶液初始浓度越高,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率越低;初始硝酸浓度为3mol/L时,体系中其他阳离子(如Na+,Ni 2+,Sr2+或Eu3+)的存在对萃取效果影响不大;在有CH2Cl2存在时,随硝酸初始浓度提高,铼反萃取率提高;用8mol/L硝酸溶液反萃取铼,反萃取率可达98%;铼的萃取与反萃取符合阴离子交换机制。磁氢谱(1 H NMR)分析结果表明:硝基的引入增大了咪唑环对阴离子的亲和性,离子液体的烷基链越长(疏水性越高),对铼的萃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羟基-5-仲辛基-二苯甲酮肟(N510)从高氯酸介质中萃取钯的热力学。通过考察N510浓度对Pd(Ⅱ)萃取率的影响,测出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焓变ΔH、自由能变ΔG和熵变ΔS。  相似文献   

17.
秦松烨  王琪  周全法 《黄金》2021,42(3):83-86
传统钯回收方法存在成本高、分离效率低,适合高含量钯回收等问题,试验采用液膜萃取法回收废胶体钯活化液中的钯,并考察了内相试剂用量、流动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酸碱度等因素对钯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N503、4%Span80、2%液体石蜡、85%磺化煤油组成膜相,内相试剂EDTA溶液浓度为0.2 mol/L,油内比为1∶1,乳水比为1∶5,外相pH值为2.0时,液膜萃取效果最好,钯萃取率可达96.6%。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低含量钯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应用于盐湖卤水中锂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溶剂,它作为萃取介质可避免传统湿法冶金因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环境污染.制备6种1-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然后以离子液体(IL)、磷酸三丁酯(TBP)和三氯化铁(FeCl<,3>)分别为萃取介质、萃取剂和协萃剂建立盐湖卤水锂萃取研究模型,以此考察离子液体和萃取条件对锂萃取影响.锂的萃取率随离子液体中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碳原子数超过8的离子液体在室温下呈固态,在萃取过程中出现第三相.因此,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被确定为萃取介质.该体系的最佳萃取条件是:TBP/IL:9/1(v/v),水相酸度:0.03 moI·L<'-1>HCl,相比(O/A):1:1和Fe/Li:2:1.在此条件下,锂的单次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是87%和90%.有机相重复利用十次锂的萃取率变为77%,但水洗有机相去除反萃时带入的HCl锂的萃取率又上升至88%.机制研究表明,Li<'+>与TBP和FeCl<,3>形成极性较小的LiFeCl<,4>·2TBP络合物而被萃取进入有机相,在有机相中加入盐酸因H<'+>极化能力强于Li<'+>而将Li<'+>置换使Li<'+>重新进入水相.LiFeCl<,4>·2TBP在弱极性的离子液体中溶解度优于非极性的溶剂煤油,因此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具有更高的锂萃取效率和容量.此外,还进行了盐湖卤水萃取锂的串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三级萃取和二级反萃锂的总提取率大于97%,有机相中镁/锂降低至2.2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钯(Ⅱ)的热力学过程,通过考察P507浓度对Pd(Ⅱ)分配比的影响,测出了萃取反应的表现平衡常数k,焓变△H,自由能变△G和熵变△S。  相似文献   

20.
毛天舒 《湿法冶金》2000,19(4):60-60
V.V.Belova与 A.I.Khokin用四辛基铵、三辛基铵和二辛基铵的二 ( 2 -乙基己基 )二硫代磷酸盐从酸度范围较宽的氯化物溶液中萃取钯时发现 ,这些体系具有协同效应。以 H2 Pd Cl4与6 mol/ L 盐酸溶液混合配制成初始钯溶液 ,试验前加入浓盐酸 ,并在水浴中蒸发 ,将钯和盐酸调整到所需浓度。在 c( Li Cl) c( HCl) =3mol/ L条件下 ,通过添加 Li Cl使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和离子强度保持不变。所用萃取剂有氯化烷基铵 ( R4NCl)、二 ( 2 -乙基己基 )二硫代磷酸( HA)、二 ( 2 -乙基己基 )二硫代磷酸四辛基铵 ( R4NA)、二 ( 2 -乙基己基 )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