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钻井废水达标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地阐述了钻井废水的来源、组成、污染特征及处理现状,并针对具体情况,设计了酸化-混凝-氧化的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可以有效地降低钻井废水的COD值、色度和悬浮物;用PAC混凝沉降可进一步降低酸化处理后污染物的浓度,其中色度和SS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可以使钻井废水的COD值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股份公司实验厂原建以TH-YR-B电解净水器和无阀滤池为主体的废水处理设施,出水达到CODcr≤500mg/L排放标准的概率低于50%。采用LD-PACT技术改造后,CODcr去除率为86% ̄89%,出水CODcr小于200mg/L的保证率为95%,并达到《GB4287-84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复合离子聚合物钻井污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复合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的钻井污水胶体稳定性好,COD值高,不易处理等特点,采用二次混凝法处理,获得了成功,实验证明该法应用于江苏油田崔6-3#井钻井水泥水处理,出水水质各项同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工艺效果显著,其中COD去除率达到99.3%,SS去除达到了99.4%,Cr^6+去除率达98.9%,并且处理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立荣  杨苹 《油田化学》1994,11(4):351-353
钻井废水用硫酸铝类净水剂混凝处理后,COD值常不能达标。用CaO配合净水剂处理钻井废水,在净水剂用量不变以至减少的情况下,在室内和现场都获得了24小时澄清比上升、净化水COD值下降的良好结果。此方法已在川东钻探公司的井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小时要产生700吨左右的难降解废水(BOD/COD在0.25与0.33之间),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烃类、挥发酚、氨氮、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经过15h的氧化沟处理,污水中的绝大部分硫、酚、氰及大部分其它有机污染物已被有效去除,但出水的氨氮仅去除不到10%,大大超过排放允许值,另外,出口COD也略高于80mg/L的排放标准。为了更好地改善出水水质和提高处理负荷,本厂研究人员采用天津  相似文献   

6.
钻井污水COD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一次、二次混凝法对油田钻井污水CODcr,值去除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分析了CODcr值去除的影响因素,并对江苏油田近十口钻井污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为最终解次钻井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光化学混凝法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不饱和聚酯生产所排放废水进行了处理,废水在光化学反应箱中停留时间为30min,温度40~45℃。COD为4.377g/L的DOP废水在酸性条件(pH=3)下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3.5%。COD为329.512g/L的不饱和聚酯废水先在150~160℃进行蒸馏,回收部分树脂残液(占原水体积分数的22%),然后再用光化学混凝法进行处理,COD去除率为91.9%。  相似文献   

8.
王密华 《金陵石油化工》1995,13(2):44-47,50
采用回归分析,对金陵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废水BOD5与CODcr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快速预报废水BOD5值。结果表明,废水BOD5与CODcr数值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9.
A/O生物膜法氧化沟工艺在我厂炼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法氧沟处理废水是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我厂应用技术处理炼油废水一年多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COD、酚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了废水排放综合合格率,但对氨氮的去除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T-50石油酯含酚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CHA-1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处理T-50石油酯生产中高浓度含酚废水。经树脂吸附处理,酚总去除率>99.9%,COD去除率>95%,出水中酚浓度<5mg/L;再经次氯酸钠氧化二级处理,实现了出水达标排放和废水中酚的富集、回收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苯胺与醇气相常压催化烷基化,发现C系列催化剂具有高的苯胺转化率,高的单烷基选择性和较低的反应温度.在甲醇与苯胺摩尔比为2.3,反应温度220℃的条件下,空速为0.73h~(-1)时,苯胺转化率为93%,N-甲基苯胺选择性97%;空速为1.00h~(-1)时,苯胺转化率达100%,N-乙基苯胺选择性为82%.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临氢压力容器,由于氢的腐蚀其材质的性能会发生变化。作者结合对投用20多年的合成氨装置123—C换热器主体材质的检验,阐述了高温、高压、临氢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要点和方法,分析了氢腐蚀产生的机理,对已发生了氢腐蚀的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等级判定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下气体的声学性质对于特殊条件下混合气体的识别,以及石油化工、石油测井、汽缸检测、天然气行业以及工程热物理学等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实验室内对N2、CO2、CH4等气体在高温(20 ~120 ℃)、高压(0~40 MPa)条件下进行了声学性质测量,得到了各种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声波波速的计算关系式,同时得到了各气体比热容比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声波波速计算关系式,可以对温度在0 ~120 ℃之间、压力为0~40 MPa条件下的任意温度、压力状态的声波波速进行估算,计算得到的气体比热容比值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2.2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因氯化物生成铵盐而造成脱戊烷塔塔顶空气冷却器及管道堵塞、腐蚀,生成油中氯化物会使芳烃抽提单元溶剂劣质化,并且原用金属氧化物液相脱氯剂M的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改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液相脱氯剂DL-1,应用结果表明:液相脱氯剂DL-1的脱氯效果良好,脱氯罐出口的氯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同时满足脱氯罐床层压降不大于0.03MPa的要求,单罐运转时间超过技术保证值,设备的堵塞、腐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芳烃抽提单元环丁砜劣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溶剂再生塔内树脂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温高压、大直径 W型缠绕式垫片 ,用于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的螺纹锁紧环换热器上 ,在两年半的运行期间 ,垫片未发现泄漏 ,达到了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 ,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其配套的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黏度就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加氢组合工艺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黏度(100 ℃运动黏度在8 mm2/s以上)及高黏度指数(大于110)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高温部位环烷酸腐蚀严重的问题,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5个高温部位试用CK356N2C型高温缓蚀剂,对加注缓蚀剂前后相关侧线氢通量和油中铁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蒸馏装置在加注高温缓蚀剂后,各检测部位氢通量明显下降,降幅为67.34%~88.82%,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中铁质量分数分别由0.357 μg/g和0.417 μg/g降到0.073 μg/g和0.041 μg/g,说明加注高温缓蚀剂降低了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8.
ROS驱油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ROS 驱油表面活性剂用于华北油田晋45断块的有关性能,包括溶解性、界面张力性能、耐高温性能、吸附性能以及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ROS 驱油表面活性剂在晋45断块地层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耐高温性能;当 ROS 质量分数大于0.2%时,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mN/m 的超低值;在设计注入质量分数0.3%附近,吸附量小于1.0 mg/g,能够满足华北油田晋45断块对表面活性剂驱油的要求;质量分数为0.2%的 ROS 驱油表面活性剂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3.3%。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长距离输送疑点在50℃以上高蜡含量原料油的管道设计原则和依据。5.6km架空管道用借水珍珠岩保温,蒸汽伴热;9.4km埋地管道用集肤效应电流法(SECT法)进行电住热,成功地解决了高凝点原料油的长距离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胜利炼油厂第四常减压装置加工的胜利高硫高酸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评价装置上进行了原油综合处理剂(包括低温破乳剂、脱钙剂、高温破乳剂)的评价筛选试验,并且对电脱盐排水进行了可生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2种原油综合处理剂,对胜利原油均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