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一株产L-乳酸的干酪乳杆菌G-02为出发菌,采用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利用高温高糖培养基选育出一株L-乳酸发酵活力较强的菌株G-04。并且对该株菌7L发酵罐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氧、中和剂、补料方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可积累L-乳酸浓度达到188g/L,糖转化率大于90%,发酵周期小于44h。  相似文献   

2.
以一株产L-乳酸的干酪乳杆菌G-02为出发菌,采用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利用高温高糖培养基选育出一株L-乳酸发酵活力较强的菌株G-04。并且对该株菌7L发酵罐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氧、中和剂、补料方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可积累L-乳酸浓度达到188g/L,糖转化率大于90%,发酵周期小于44h。   相似文献   

3.
细菌发酵生产L-乳酸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设计)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LB1 11生产L 乳酸的培养基C/N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有机氮源(蛋白胨、玉米浆和酵母膏)和无机氮源(NH4Cl和(NH4)2HPO4)对L 乳酸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葡萄糖、蛋白胨、NH4Cl和(NH4)2HPO4四因素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C/N(质量比)为12∶1~13∶1,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20.13g/L,蛋白胨19.342g/L,NH4Cl4g/L,(NH4)2HPO42.010g/L,L 乳酸产量可达到103g/L.优化后的培养基适合于对干酪乳杆菌进行代谢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4.
细菌L-乳酸发酵的研究--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L-乳酸发酵中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及所选菌株的发酵特性情况.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离子注入诱变后,其生长的临界乳酸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4g/L和150g/L,并经耐高糖高酸的选育和驯化后,得到一株在产酸速率和最终L-乳酸产量方面都比原始对照菌株高的目的菌株LB1-1,其最终L-乳酸产量达到70g/L,出发菌株为43g/L.  相似文献   

5.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依据,利用紫外线对NRRL-395进行诱变处理,然后用溴钾酚紫平板、高锰酸钾平板、高糖平板、高酸平板、纯乳酸平板、琥珀酸平板,筛选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菌株NAF-032,其平均产酸率为73.05g/L,对糖的转化率为68.3%。  相似文献   

6.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依据,利用紫外线对NRRL-395进行诱变处理,然后用溴钾酚紫平板、高锰酸钾平板、高糖平板、高酸平板、纯乳酸平板、琥珀酸平板,筛选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菌株NAF-032,其平均产酸率为73.05g/L,对糖的转化率为68.3%。   相似文献   

7.
细菌L-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L-乳酸的生产方法、检测方法及提取工艺,阐述了国内外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并对今后L-乳酸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乳酸细菌(Lactobacillus casei FH2)进行诱变,得到产酸量高的突变株FH2-8-9,并与出发菌株FH2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FH2-8-9的产酸速率明显高于FH2,且维持时间较长,具有更高的耗糖速率和糖转化率;②突变株FH2-8-9对乳酸的耐受性好,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短,能保持更长的对数生长期,最终菌体浓度高于出发菌株FH2,FH2-8-9的菌体密度比FH2高55%.  相似文献   

9.
以酒糟为基质的乳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钦  章克昌 《酿酒》2001,28(6):62-64
通过厌氧分离技术,接入酒糟驯化后,分离得到产乳酸的细菌,经发酵性能实验筛选出两株产乳酸最高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此菌为乳杆菌。然后分别以玉米酒糟和瓜酒糟为基质进行乳酸发酵实验,最终乳权产量为0.97%和1.46%。  相似文献   

10.
L-乳酸脱氢酶生产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泡菜汁中筛得一株胞内L 乳酸脱氢酶(L LDH)活性较高的植物乳杆菌RS2 2,采用亚硝基胍和超声波同时作用进行诱变,使其比活力由3.48U/mg提高到7.49U/mg,并对突变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秸秆酶解液制备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  杨萍  汪群彗  姜兆华 《食品科学》2004,25(10):115-118
对影响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秸秆酶解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游离乳酸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固定化乳酸菌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比游离乳酸菌高,最适发酵温度都在30℃;固定化细胞颗粒大小对乳酸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底物糖浓度的增加,游离乳酸菌与固定化细胞的乳酸产量都相应增大,游离乳酸菌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最适接种量为10%;固定化细胞与游离乳酸菌发酵的最适pH值为5.5,固定化细胞对pH值变化的稳定性比游离细胞高。  相似文献   

12.
对突变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FH2-8-9菌体培养条件、液体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发酵过程中pH的调节及H 和游离乳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菌体生长,并提高了L-乳酸的产量;培养基中添加乳糖和果糖、酵母膏和蛋白胨、CaCO3对菌体生长和产酸均有重要影响;调节葡萄糖与丙酮酸钠的比例为9:3,并在发酵42 h时添加丙酮酸钠,L-乳酸产量可达75 g/L.  相似文献   

13.
对干酪乳杆菌非连续性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添加补料,得到L-乳酸的最大浓度为76.9g/L,L-乳酸的产率为64.1%,最大细胞干重为6.5g/L。而发酵过程进行分批补料的试验结果证明,添加葡萄糖是发酵L-乳酸的有效方法,L-乳酸的最终浓度为90.7g/L,产率为75.5%,细胞干重为8.6g/L。L-乳酸产量提高了17.9%,细胞干重提高32.3%,L-乳酸纯度为95.7%。  相似文献   

14.
王玉华  裴晓林  李岩  王萍 《食品科学》2009,30(1):147-150
随着L- 乳酸在可降解塑料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乳酸发酵生产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用于工业生产的菌株--基因组改组菌株Lc-F34,优化其发酵工艺是十分必要的。本实验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干酪乳杆菌基因组改组菌株Lc-F34 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获得该菌株的发酵工艺为:最适pH5.5,度40.2℃。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粉为原料,米根霉为初始菌株,采用超声波-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发酵玉米粉产L-乳酸的米根霉菌株NF12,其产酸量较初始菌株提高了21.61g/L。确定了10L罐发酵玉米粉产L-乳酸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70%装填量,5%接种量,30℃,300r/min,通气流量0.6L/(L·min),溶氧90%,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L-乳酸产量为83.15g/L。  相似文献   

16.
对产L-乳酸的嗜热乳酸杆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摇瓶发酵和静置发酵的对比实验以及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摇瓶发酵优于静置发酵;麸皮和黄豆粉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和3%;木薯为最佳碳源;黄豆粉可代替部分酵母膏;木薯糖化液中加入适量黄豆粉和维生素B可代替酵母膏。  相似文献   

17.
粘膜乳杆菌L-05是从猪小肠中分离的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乳杆菌属中发现的新种。本文研究了粘膜乳杆菌L-05利用乳清粉生产L-乳酸的摇瓶发酵特性,并对其发酵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粘膜乳杆菌生长并合成L-乳酸的适宜条件为37℃,起始pH6.0,摇床转速为150r/min。在优化发酵培养基(g/L)乳清30,蛋白胨15,酵母提取物2,柠檬酸氢二铵2,CH3COONa2.5,K2HPO42,MgSO4·7H2O1.16,MnSO4·4H2O0.5中对乳清的转化率为88.1%,并对最适生长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模型和L-乳酸合成模型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18.
王玉华  陈萍  朴春红  王磊 《食品科学》2009,30(21):316-31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耐酸性强、高产L- 乳酸的改组菌株Lc-F34 的发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初始葡萄糖浓度为90~110g/L,淀粉葡萄糖水解物可以作为乳酸发酵的碳源;最适氮源为酵母抽提物,玉米浆次之,玉米浆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酵母抽提物作为乳酸发酵的氮源;适量的MgSO4 和MnSO4 对该菌株的发酵有刺激作用,MgSO4 最适浓度为0.3%,MnSO4 最适浓度为0.05%。  相似文献   

19.
在L-乳酸发酵生产中,用廉价的黄豆粉补充微量维生素液,替代培养基中昂贵的酵母粉,L-乳酸的产物浓度和得率与使用酵母粉相比相差不大。氮源经优化后,使用3.5%~4.5%的黄豆粉并添加最优剂量的8种维生素混合液,摇瓶实验,120 g/L葡萄糖转化得到104 g/L的L-乳酸,得率为86.7%;5 L发酵罐实验,3.5%的黄豆粉补充维生素混合液,初始葡萄糖浓度150 g/L,L-乳酸浓度为128 g/L,得率达到85.3%,基本达到了以酵母粉做氮源和生长因子的发酵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