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分析了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对各省区情况及其相互差距进行了统计测算和静态比较分析,发现政策对西部交通设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出当前西部省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的四种类型。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西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西部山区的道路、桥梁、隧道在地震中的直接震害和次生灾害造成的震害,从道路选线、工程构造物选址、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施工等方面给出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地震中山区公路桥梁震害及启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强震区桥梁震害调查,总结了此次地震中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破坏形态和特点,初步揭示此次地震造成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的破坏原因和特点,为灾区地震损伤桥梁的抗震加固和重新建造桥梁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初步分析了震害原因和应从中吸起的一些教训,为今后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及防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使得我国山区道路沿线的山地灾害广泛发育,5.12汶川地震诱发的生山地灾害使得山区道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两年多时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其中震后崩塌滑坡主要以小型的堆积层崩滑为主,且分布范围广,而震后的泥石流则表现为规模大、频发性、群发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保证山区道路的畅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威胁道路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提出了震后山区道路灾害防治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山区地形和气候的对道路沥青路面材料有特殊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需要性能优良又经济的沥青路面材料。通过项目组研究与调研,发现废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性能优越,增强抗车辙能力,提高路面的耐热、耐寒性,增强防滑性,提高了安全系数,特别适用于建造西部山区道路。西部山区道路推广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可行、经济和环保意义突出。目前西部山区道路推广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条件已经成熟,推广胶粉改性沥青的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动估计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准确性对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因此,该方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实际工程问题.我国东、西部地区大震等震线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西部大震的最内层等震线为沿断层延伸的条带型区域,东部大震的等震线却完全不同,用椭圆形来描述更为合适.椭圆模型是我国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由于东、西部大震等震线的差异,假设龙门山断裂发生一次与汶川地震同等级的地震,分析成都某场地峰值加速度的超越概率.结果表明:椭圆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危险性分析并不完全适用;对于本地区的危险性分析,用断层破裂模型或反映断层破裂长度的椭圆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某高速公路高边坡,使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该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针对分析结果采用混合式锚固结构进行加固,并应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对这一加固措施进行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实例分析表明此种防护设计方法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治设计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5·12” 汶川地震对线路工程抗震技术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5·12”汶川地震对地震学、地震工程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线路工程而言,核心科学问题是发生在山区的地震波传播的三维特性与地形巨大高差所导致的斜坡重力效应的耦合,对线路工程的破坏作用和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首先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害现象的分析,归纳出线路工程抗震技术面临的3个新的课题:即基于艰险山区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公路铁路选线设计技术,地震诱发线路工程山地灾害机理及防治技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的生命线工程抗震对策;同时对这3个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然后从填补现行规范空白以及对现有规范技术框架进行延展和更新两个层面,论述了汶川地震对线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活断层一般是指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层,活断层具有非常明显的标志,往往控制最新沉积物的分布和现今地貌的格局。活断层常构成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对河流的走向、分布格式和拐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这些断层在我国大陆内部广泛分布,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活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阐述了一种以SH波反射和共偏移距反射波为主的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钻探验证表明,采用合适的地震勘探方法,选择最佳的观测系统,对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进行严格的管理,最终可以获得反射波信噪比高、断层显示清晰的时间剖面。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勘查区断层隐伏段的位置、断层错断的层位与深度,为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隔振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振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面振动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无论这种振动源于建筑物周围的重工业设施、交通设施 (如铁路、重型货车通过等 ) ,还是地震引起的振动 ,在抗震结构体系中采用隔振装置均可弥补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 ,是抗御地震措施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某高速公路高边坡,使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该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针对分析结果采用混合式锚固结构进行加固,并应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对这一加固措施进行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实例分析表明:此种防护设计方法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治设计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设施的空间分布是衡量城市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分布特征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具有现实意义。以安徽省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基于从高德地图获取的2020年和2022年的交通设施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合肥市主城区的交通设施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为未来的交通设施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中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开始转移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处于我国三级阶梯的高原山区,这就决定了山区交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大下坡,这对于重型车辆来说非常不利,极易造成刹车系统的温度失效,酿成惨剧.本文从制动系统的温度效应模型开始研究,通过改变各个影响因素的大小,并进行实验验证,对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进行了分析,并对避险车道的长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长度计算公式,为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部某城市斜交箱梁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不同斜交角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时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跨度、墩高等相同的条件下,斜交角度对斜交梁桥动力特性以及地震反应的影响。经过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斜交角度是影响其动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对斜交桥的抗扭刚度和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给水系统地震风险分析及震后供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地震导致重灾区绵竹市给水系统严重受损,供水中断数日后逐渐恢复供水,结合数次地震对供水系统震损统计和经验,总结了城市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主要的震损形式.以西部大城市地表水给水系统为例,对水源水库、输水管渠、净水厂及给水管网进行了地震脆弱性分析;针对汶川地震后应急供水经验,提出了临时应急供水和系统恢复供水技术措施;震后居民临时安置房建设及用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确定了给水及消防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山区的城镇化建设中,常因土地资源稀缺而不得不利用坡地资源.然而如果不当切坡,就可能引发其失稳滑塌,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为此,以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为手段,分析了不同切坡方式和不同土体抗剪强度对高切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超前支护理论,研究了危险高切坡的超前支护方案,给出了超前支护桩的抗力荷载的计算方法.最后,在考虑有地震荷载作用的条件下,分析了高切坡超前支护体系发生永久位移的临界加速度条件和永久位移大小,最终为高切坡超前诊断与支护设计提供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在高烈度山区快速判识威胁到线路工程的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提出一种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按照水文地质条件划分边坡单元;基于边坡单元建立威胁线路的高位边坡判识模型,即高位边坡须同时满足能量和路径两种必要条件,才能保证其在失稳后会威胁到线路工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指标法预测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震作用下威胁到线路工程的高位崩塌滑坡灾势区划图.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灾势预测方法可以对来自于路域以外复杂坡体条件下的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体是否会威胁到线路工程进行快速判识,对高烈度山区线路选线以及既有线改建工程提供决策依据,可用于指导选线设计人员快速完成空间概略定线及多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18.
山区流域地表及沟床表层常富集大量由宽级配卵砾石所组成的松散堆积物,在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作用下,大量松散碎屑物质会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形式进入山区河道,进而改变河流的泥沙补给条件。为了研究地震荷载对于松散体变形过程和运动特点的影响,基于3维颗粒离散单元法对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松散体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与讨论了地震波频率、振幅的变化对于松散体运动及变形特点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松散体的运动过程由起动加速、高速运动以及减速堆积3个阶段所组成;在颗粒运动过程中,颗粒的粒径越小,颗粒的运动速度越慢;颗粒进入河道后粒径较大的颗粒堆积在表面前段,而粒径较小的颗粒位于堆积体的下后部。地震荷载的作用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单元接触数量,颗粒越稀疏,颗粒间的相互碰撞越少,颗粒具有的能量越大,这会导致松散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均有显著提高,并且地震波的频率越低、振幅越大,颗粒的运动速度与运动距离越大,这会使得原本未进入河道的松散堆积物质进入河道,由此导致山区河流的泥沙补给质量明显增大。由此可见,地震对于山区河流的泥沙补给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震后山洪泥沙灾害频发致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山区地形条件及地震动斜入射对车桥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粘弹性边界理论,建立了地震剪切波斜入射条件下的局部场地模型。通过将输入地震动转化为人工边界上的等效荷载,获得考虑地形条件和入射角度影响的地震动时程,编制程序获得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并以列车通过实际桥梁为算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地形条件对车桥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地震剪切波入射角度对车桥系统地震响应的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均有影响,只研究地震剪切波垂直入射的情况并不全面,应综合考虑各个角度以确定最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20.
砾石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在煤田、油气田的研究中广泛应用,然而在砾石层比较发育的地区或复杂山区却遇到了困难;作者分析了砾石区地震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砾石类型区采用不同震源的解决办法,打破了以往在砾石区施工只采用可控震源的常规方法;在有些砾石区通过炮井组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