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课"化工原理"为例,探讨研讨式教学的问题设计。该课程以单元操作(指化工生产具有共性的物理过程)为教学内容,以过程传递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主线,所以本课程研讨式教学中的问题是以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为三个基本知识点分别进行构建,最终形成探究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共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钱立武  郭绍义  盛敏刚 《广东化工》2014,(4):113+119-113,119
化工原理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为主线,在教学各单元操作过程中,采用处理化工工程问题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牢固的工程观点。  相似文献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课时少,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薄弱,教学效果不佳。文章对食安专业少课时《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和工程素养为目标,以单元操作的传递理论为主线,以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密切相关的几个单元操作为着眼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合理分配学时,同时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目前化工类(包括化机、食品、生化、造纸、环境、制药、高分子)、工程热物理(传热传质)、船舶、航空等专业研究生最重要的学位课程之一《传递现象》(或传递原理),是在“单元操作”的基础上以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传递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初期的传递理论并无多大区别。对化工类的研究生,主要介绍传统的化工生产中各个单元过程理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大部分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化工原理课程中以动量传递为基础的单元操作主要有流体流动及设备、搅拌、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和绕流及其相关的单元操作。本文针对这几类单元操作共同的特点,将类比法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从而促进学生对这类单元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递过程原理是以过程中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在化工领域高层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该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系统性强和"三传"之间的类似性强的特点。鉴于该课程公式复杂且数量繁多,因此学习难度比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是本科化工教育的重点。化工传递原理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课,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存在理论性强、抽象推理多、学科交叉广、实验及理论同步配套程度低等问题,为有的放矢地解决课程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品质,教学团队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为重点突出以前沿科学研究为契机的学研结合新范式进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本文以水净化膜表面特性影响的动量分子传递过程为例,通过科学研究实验结合化工动量传递理论提升教学质量。将化工传递的科学研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耦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产出导向的标准提升教学品质。这种新范式将有益于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能力的显著提升,为综合型本科化工类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工传递过程课程的教学特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组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将课程知识与复杂化工系统设计任务相结合,强调化工传递知识在化工系统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形成教学改进与质量监督闭环体系,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相关教学改革措施已积极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9.
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学工程问题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内容覆盖以传递理论为主线的单元操作,一般包括课程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三个教学环节。化工原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项信息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化工传递过程”是研究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阐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方法论,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哲学基本原理的有机融合,辅助学生理解传递现象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志雄 《广东化工》2014,(1):170-171
在化工专业的学生培养中,传递过程原理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三种传递现象之间的类似性,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系统性强和"三传"之间的类似性强,公式多且复杂,学习难度大。根据课程的学习目的和特点,文章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化工传递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三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分析常见生活案例中的传递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整理逻辑框图进行开放式教学;拓展介绍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责任心、探索欲和爱国心,践行课程思政教育。学生的反馈表明,三层次教学法能较好地提高化工传递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智娟  胡粉娥 《广东化工》2012,(12):185-186,173
单元操作从本质上讲可以分解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这三种传递过程或者它们的结合。学习和掌握三传相似性在加强学生对化工原理知识的深入认识、融会贯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就三传相似性的一些教学要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化工原理教学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结合在一起,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三传"为切入点,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型案例,分别从动量传递-自动喷泉、热量传递-热致变色材料设计和质量传递-低浓度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三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如何将创新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讲授等环节,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化工传递过程》是化工专业的必修课程,难度大,课时少。《化工传递过程》课程的理论性和工程性强,它研究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机理及三类传递过程之间的类似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意识,掌握化工过程的量化方法,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目的。本文基于该课程内容上与化工原理的区别与联系、贯穿整个课程的传递机制、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个重要方面,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深入挖掘高职院校《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以多样化形式融入思政元素,以"知识传递"和"思政育人"双向驱动的教学思想为依托,旨在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热力学平衡、过程推动力是化工原理课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传递过程非常重要。文章围绕这两个概念,基于单元操作的特性与物理定律,建立相应的平衡线方程,从理论上明确传递的极限(终点);进一步依据传递方程的基本表达式,用图示法对传递过程的推动力进行具体描述,强调推动力在传递动力学中的核心作用,从工程实际角度加深学生对化工传递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化工原理》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三类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分子传递定律、传递速率方程、边界层、膜模型、设备计算、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类似性。通过类比法的教学应用,使学生较轻松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孙力  贺高红 《化工进展》2003,22(Z1):225-227
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学工程的两种教学体系,一种以单元操作为研究主线,另一种以传递过程和传递机理为研究主线;针对化学工程教学体系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用不同的教学体系,注意取长补短,为学生的实际应用和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步江 《广东化工》2013,(13):245+257
化工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生产中单元操作为主。根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及课程的特点,试行改革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目的加强学生对生产中单元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