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丽娟 《包装工程》2000,21(4):13-14,26
就包装容器结构的尺寸设计中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最终产品生产者的数据联系中,如果将配件供应者也包括在内,则要求进行几何数据交换,作者利用从计算机内部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成品几何模型作为基础,进一步在计算机内进行三维锻件设计,他们研究了不同的数据模型,开发出了设计方案,通过基础零件对方案进行检验,并且为设计者制订了设计准则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PGCAPP系统中轴套类零件轴向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程序模块。该模块设计采用尺寸跟踪法原理。本文较详细介绍了设计方法与步骤,并给出一些数学模型和制定原则。PGCAPP系统通过对零件轴向尺寸和公差、加工端面粗糙度等信息描述后,由该模块自动计算获得各工序尺寸与公差,当工序图生成时自动标注于所定部位。  相似文献   

4.
5.
靳文奎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21,42(16):127-131
目的 理清产品适体设计过程中身体形态知识的流动规律,探寻产品设计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形成适体设计理论和方法.方法 本研究在分析适体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按照设计阶段对设计知识流中的身体形态知识进行类型划分:领域知识、对象知识、过程知识和结果知识,剖析了在此过程中适配媒介、适配驱动和适配映射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虚拟现实眼镜面贴的设计实践进行运用,展现人体形态知识的获取、整合、分析以及构建拟合模型的能力.结论 对产品适体设计活动相关的身体形态知识类型及规律进行规范化描述,为人体工学从数据匮乏走向知识富集阶段后,实现人体形态知识驱动产品适体设计,以及合理规划、调配设计知识流,缩短设计周期,提升产品设计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开展了人体测量基础项目与5项人体关键尺寸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为人体尺寸测量项目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在人体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人体测量工作难度,缩短工作时间,减少资金投入,为提高人体尺寸数据更新速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项目中更改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了基于PDM的工程更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工程更改管理(ECM)模型,讨论了工程更改管理的关键技术,并论述了工程更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莉 《中国科技博览》2009,(26):303-303
在C语言中,函数是实现程序模块化设计思想的手段。文章分析了函数间的数据传递过程.明确阐述了调用函数的过程中实参和形参之间数据传递的实质和属性,即值传递和单向性。  相似文献   

9.
姜哲 《振动工程学报》1999,12(1):126-132
当声波传播偏离平面波传播规律时,声场中存在无功声强,影响声能量的传递,有部分能量滞留在声场中。在近场,局部声源表面有时吸收声场中的能量,这成为声场中出现负声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瑶  魏东 《包装工程》2022,43(12):234-240
目的 提倡关注数据的客观属性和数据情感,以数据思维和设计逻辑为基础重新建立数据可视化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设计环节中的内容进行问题的提出与延展,企图寻找有价值、值得被关注的问题,避免设计模型成为一成不变的方程式,同时将设计思维与数据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未来数据可视化的设计实践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再审视包含对“数据”的再审视以及对“设计逻辑”的再审视,在“数据”与“数据思维”内涵的辨析与自定义的推动下,以数据可视化案例的演绎为依据,从数据可视化设计逻辑的角度,观察可视化设计的关键环节。结论 数据呈现方式具备多样化的形式,且设计形式与数据属性密切相关。建立以“认识、创建、评估”3个阶段为基础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模型,避免忽视评估阶段,同时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同步参与这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谷美林  黄传真 《材料导报》2005,19(3):116-117
介绍了相关性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材料组分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材料系统数据处理中,把相关分析作为数据信息处理的第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关联维数分析机械系统故障信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娜  方彦军 《振动与冲击》2007,26(4):136-139
根据机械系统运行中测量到的信号的处理,进行系统特征识别。针对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区别于以往对线性系统使用的时域,频域定性分析法,用分形维数定量刻画机械系统运行状态。使用分形维数中能直接反映转子系统运行特点的关联维数来获得转子运行故障以及故障发展程度的定量描述。本文采用的高效关联维数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描述转子系统故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电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业务支撑系统产生了大量异构信息数据.本文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对电信企业的这些历史数据进行整合,定义与经济活动分析相关的主题,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源采用不同的抽取加载策略,建立OLAP多维分析模型,找出最本质的东西和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指导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经营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EMD降噪的关联维数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中的关联维数计算方法,对齿轮正常、齿根裂纹和断齿三种不同工况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为了降低噪声对关联维数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EMD滤波方法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预处理。通过对仿真信号和齿轮箱实测信号的诊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工业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为启示,论述了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引入霍尔系统工作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工业设计学科特点,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3个维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设计系统模型的初步构建,旨在为产品设计的实施提供系统化、整体性的理论引导,对于工业设计活动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动舵液压阀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以阀芯位移信号分形特征为判据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研究了分形特征参数——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在建立液压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液压阀正常和故障进行仿真,通过确定时间延迟、嵌入维数和无标度区,计算阀芯位移数据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不同状态的关联维数值具有明显的可分性,可以定量表征液压阀的工作状态,进而达到装备故障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大压差下静止氨水溶液表面吸收氨蒸气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分析,建立了该吸收过程传热传质相互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在氨蒸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出氨水溶液温度场、浓度场以及表征相界面传质的无量纲准则数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证明:相界面处氨浓度、温度均为定值,该值只取决于吸收的初始条件。在引入氨水相平衡方程的前提下,拟合出了传质准则数与初始压差、氨水溶液初始参数的半经验关联式,获得了一定初始条件下时均传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显示:在吸收开始时,时均传质量最大,随着吸收时间的增加,时均传质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可变功能机械的基本概念及对机械产品进行可变功能设计和进行设计变更传播特性研究的意义.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的角度,基于"功能-行为-结构"(FBS)映射模型,分析了机械产品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功能关联性映射到行为和结构中,在此基础上建立变更设计流程图.通过分析结构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约束,得出结构体之间的3种约束关系.在结构体约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结构体关联矩阵,用来描述结构体之间变更传播的可能性.归纳总结了几种典型的传播行为特性,并得出变更传播树模型,为更好选择变更传播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在FBS映射模型基础上对CA6140普通车床进行了数控改造,用传播行为过程图描述了具体零部件之间的变更传播,验证了变更传播分析方法在该映射模型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的工业设计云数据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工业设计云创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方法提出假设,假定与云创新密切相关的若干关键指标,即广义设计师与设计主题之间的交互数量与交互频率近年来呈现上升态势。基于超图理论和超网络模型,借助模型中的关联矩阵,提出用以表征工业设计云创新发展状况的定量化表征函数,作为统计分析的统计量。基于数据挖掘的思想,使用网络爬虫工具对互联网虚拟设计社区进行数据采集,并结构化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利用SQL等计算机编程语言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量计算,绘制出表征函数与年份的XY散点图,并对表征函数与年份作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验证假设成立。结论指出工业设计云创新近年来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开发一种开放式工业设计云网络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