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采暖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济南市五层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采暖期内建筑物所需采暖能耗以及倾斜面上可得到的有效太阳辐射量,得到了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可以承担全部采暖能耗的能量份额,分别以履面和屋面及南墙面分别设置太阳能集热器两种情况分析了太阳能采暖的节能效果,指出对于济南地区居住建筑来说,采暖期内利用太阳能采暖的节能效果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农村居住建筑能源应用的特点,提出了建筑节能是降低农村建筑采暖能耗的有效手段,分类总结了农村居住建筑常用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利用数据分析说明了部分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学信息     
国务院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为了组织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推动建筑节能50%第二步目标的实现,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难(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从80年代开始酝酿,1982年开始进行节能技术研究;1986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1987年又由原城乡建设坏境保护部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的支持下,会同国家建材局印发…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造大量无法满足现在保温要求的居住建筑,本文以寒地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既有居住建筑在节能改造过程中如何应用太阳能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太阳能资源的应用工程实例的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可行性的太阳能应用节能改造的技术实践。同时推动太阳能生态能源在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普及性,对寒地地区与太阳能应用有关的实际工程改造项目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筑》1997,(5)
为了组织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推动建筑节能50%第二步目标的实现,建筑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从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酝酿,1982年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开始进行节能技术研究,1986年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1987年又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的支持下,会同国家建材局印发了“关于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陕西省西安市建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编制的《西安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通过审查。目前,该《规范》中的技术细节正在修订过程当中,即将出台。据悉,《规范》从建筑围护结构、采暖和通风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照明和炊事节能技术以及建筑节能质量验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技术指导。如在建筑围护结构方面指出,农村居住建筑的围  相似文献   

7.
雷国刚  胡宁  姚飞 《山西建筑》2011,37(13):196-198
介绍了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制冷以及空调和照明系统等,并将其原理作了研究,提出太阳能与智能建筑结合,建筑的节能减排效益更加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清华  夏斐  贾伟 《建筑节能》2007,35(8):41-44
介绍了分体式太阳能热水采暖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详细阐述了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在中低层建筑屋面中的应用,同时也阐述了地板辐射采暖的设计和应用,为人们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给予启迪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电力供应充足的冬季采暖地区在电力部门的鼓励支持下,开始尝试较大面积的居住建筑用电采暖。那么,采暖居住建筑用电采暖究竟是否可行?什么条件下可用电采暖?回答这一问题,应从技术性能、安全适用、经济及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当前制约大面积建筑用电采暖的主要环节,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是其经济性。地处严寒地区的沈阳、抚顺等城市的一些采暖住宅及公用建筑,近几年采用了电采暖方式,本文根据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试就居住建筑用电采暖提出几点看法。1非节能建筑不宜用电采暖1.1电采暖与传统锅炉采暖两种供…  相似文献   

10.
多层住宅的节能体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采暖节能的原则,是在冬季一方面建筑物内部采暖所得热量通过围护结构耗失的最少,另一方面,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太阳能;理想的建筑节能体型是建筑各向长度与该向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成比例;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议的S0.3的原则,分析了建筑面积2000~7000m2的多层住宅满足节能体型要求时,栋深、栋长及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好风凭借力,山东华元集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成功开发出的一套全新的节能技术体系——“太阳能智能化采暖与节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系统,将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太阳能集热技术、楼宇自动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日新月异的建筑节能领域里又添一景。主动节能太阳能智能化采暖与节能建筑一体化系统是将太阳能智能化采暖和供热与节能建筑有机结合,并实现智能控制的新型建筑理念,可以使建筑物“主动节能”。其有别于一般建筑的“被…  相似文献   

12.
加气混凝土墙体和屋面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杨善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为了改善采暖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上,我国于1986年发布实施了节能3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下简称原标准)。北京市有关主管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能源已面临枯竭,为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国家对所有行业都提出了节能要求.建筑行业是重点之一。 早在1987年.我国就开始实施原建设部部标《民用建筑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和国标《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三个有关建筑节能的法规。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11年将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的基本任务。为深入推进十二五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6月9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举办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会暨部分省、市节能改造工作协议签字仪式,全面部署十二五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具有数量巨大、时间长久、普照大地、洁净安全等优点。因此太阳能的应用是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进入21 世纪,高效、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下面本文对太阳能采暖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曹辉 《建筑节能》2009,37(7):18-19
分析了我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现状,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采暖节能改造以及供热管网系统的改造措施,通过降低居住建筑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建筑生物气候图可以用于分析气候资源,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初期快速形成整体的概念,以提高节能设计效率。现有建筑生物气候图在确定人体热舒适区时对人体热适应性差异考虑不充分,且内置的建筑模型与我国未来新增建筑类型不相符。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定义了不同气候特征下人体热舒适区的确定方法,梳理出我国典型居住建筑房间模型,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基于建筑生物气候分析图的建筑设计太阳能采暖潜力计算方法。并系统的提出了考虑"供""需"关系的建筑生物气候分析方法,为我国太阳能采暖潜力计算提供依据。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5个城市的冬半年太阳能采暖潜力,结果显示拉萨冬半年均有采暖需求,同时有最高的太阳能采暖潜力(80.7%),在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而其他地区应根据不同需求与节能设计策略潜力确定适宜的设计模式。提出的太阳能采暖潜力分析方法为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8.
唐廷柱 《建筑》2008,(15):43-44
太阳能采暖住宅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居住部分和辅助部分。居住部分是太阳能采暖住宅构成的主体,主要包括居室、起居室、餐厅,辅助部分主要指厨房、卫生间、储藏、阳台、楼梯等辅助设施。传统村镇住宅,还存在着功能不合理,设施不完备,居住不卫生等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传统村镇住宅已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本人在传统住宅基础上对太阳能采暖的改进型住宅建筑技术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理论计算认为太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有效利用太阳能采暖,不仅可以降低供热系统的初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同时还会取得较大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7,(8)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随着建筑行业的业务量不断的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最近这些年,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节能环保的产业链。建筑行业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以节能环保给基础,对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多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