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地方高校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结合百色学院应用型转型发展,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创新创业机制等方面,就铝工业专业群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组建铝产业学院以更好服务百色铝产业发展的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2.
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并以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讨论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础。探索发挥地缘、业缘特色优势,着力解决如何构建“政、校、行、企”多主体协同的长效育人机制,符合能源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旨在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从合格到卓越,从应用到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吉 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平台革新为切入点,提出 “产学研赛”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增设多学科交叉课程、搭建一流科教融合平台、 构建逐层递进的竞赛体系,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该模式的实施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 的一流化学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地方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州化工》2021,49(8)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卓越人才培养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三个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基于地方高校实施转型发展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此结合钦州学院开展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经验,就人才培养方案、产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衡量人才教育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魏雨  张景迅 《山东化工》2014,(3):183-185
本文介绍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结合黄淮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改革转型的经验,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专业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化学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探索。最后通过"3+1"模式的教学理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试点研究,探讨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相应的应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树立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提高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科学全面地构建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即纳米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表征与性能检测及其在新能源存储与转化方向的产业应用,形成从"基础科学理论到产业实践应用"的专业发展链条,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产教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服务于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地方院校新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以衡水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地方院校新建高分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敢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从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3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在校企之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促进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湘南学院药学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出发,阐述了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并进行经验总结,就培养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会议精神,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以应用型高校建设为契机,联合政府、地方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和专业群,以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为依托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育人模式,以期为同类高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崇松  邓斌  刘文奇 《广东化工》2016,(12):283-284
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行业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结合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重点从专业集群建设、校企师资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讨论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融合的"三个融合",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和发展中应立足"地方性"和"应用型"的办法定位,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构建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向"双师型"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校企合作培养化工类人才模式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翁德会  吴春姗 《广东化工》2022,49(5):193-194,181
基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焦专业内涵建设,打造具有华夏特色的生物制药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通过调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从全产业链、全过程、全方位入手,形成ICID四轮驱动的"工学交替、医工融合"生物制药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需要围绕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本文针对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材料化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简要的概述,并提出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实践应依托地方产业行业,以应用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实施产教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创办应用型院系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可持续性强的有效途径。学院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及师资融合等多举措并行。在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同类院校工程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面向未来,地方本科高校布局新工科专业已十分必要。本文以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依托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传统工科专业,建设"食品与化工"产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例,阐述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的重要性、改革措施和成果。本研究可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传统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滁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初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本专业所采取的方式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新工科"给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开展"新工科"研究,落实办学定位,紧跟企业需求,加快应用化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服务需求,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以"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对接当地行业企业,构建全程共建共育的"三协同、多主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对机制的建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提前介入、三导师制、校企基地互建、校企双向互聘、企业生产线引入教学等全程共建共育措施进行阐述,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协同育人是地方本科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选择。九江学院结合材料工程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坚持产教融合、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指导原则,构建并实施了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化学专业“产-联-研-赛-训”的“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