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贺一卓  刘文伟 《化学与粘合》2020,42(4):280-283,287
为了研究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利用环氧氯丙烷改性骨胶粘合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应用于陶瓷注射成形技术和制备陶瓷成形过程中,通过水胶比、凝固点、接枝共聚时间、环氧氯丙烷用量、改性前后元素组成、注射料强度、拉伸剪切强度、抗冲击性、耐水性、耐温性、热稳定性11项指标分析改性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骨胶粘合剂水与骨胶最佳比例为1∶1;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凝固点低至0℃以下;接枝共聚最佳时间为90min;环氧氯丙烷最佳加入量为0.6g;改性后骨胶元素组成明显改变;环氧氯丙烷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生坯强度越高;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拉伸剪切强度明显高于未改性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陶瓷固化6h以及7h,抗冲击性能以及耐水性能最好;高温5h后陶瓷经过180℃仍无脱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仍可保持较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贾静娴  刘立华 《广东化工》2011,38(10):145-146
文章采用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铝阻燃剂进行湿法表面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氢氧化铝粉体粘度和红外光谱等性能测试,从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3%,改性温度为85℃,改性时间为1.0 h。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氢氧化铝之间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密炼机混炼出不同比例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金属喂料,对不同配比的金属喂料进行喂料流动性能对比实验,得到最佳注塑成型实验所用的最佳喂料配方,不锈钢粉末占不锈钢喂料质量分数为92.6%时,不锈钢喂料综合性能较好;利用所确定的喂料配方和已加工好的椎间融合器模具在阿博格精密注塑机上进行性能测试,分别控制注塑喂料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进行椎间融合器的注射,并对注射结果进行重量测量及注射时间记录,分析出此种配方最适合的注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注射工艺参数为:模具温度:50℃;注射压力:70MPa;喂料温度180℃,且用注塑机控制四段加热区间:180/175/170/165℃。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氧化锆粉体进行湿法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60添加量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陶瓷性能(抗折强度、硬度和密度)及浆料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量对氧化锆粉体、生坯和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560改性氧化锆粉体可改善粉体团聚,烧结后获得高强度高致密性的氧化锆陶瓷.当KH560添加量为0...  相似文献   

5.
采用喂料流动性能试验得到的最佳喂料配方和试样模具进行椎间融合器金属粉末注塑成型最佳烧结温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配方喂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350℃,在该温度下烧结的316L不锈钢的物理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486.8 MPa,烧结相对密度达到96.6%。与传统机械工艺得到的316L不锈钢相比,材料的物理性能和金相组织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1):2431-2434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毛细吸水时间为8. 7 s,泥饼含水率下降了25%。通过SEM观察了原污泥和CTMAB调理后的污泥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毛细吸水时间为8. 7 s,泥饼含水率下降了25%。通过SEM观察了原污泥和CTMAB调理后的污泥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对碳酸化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石灰窑气和水玻璃碳酸化法制备白炭黑为研究体系,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原位有机湿法改性,以提高白炭黑同聚合物胶料的亲和性。在85℃,原料配比(水玻璃与水体积比)1∶5,二氧化碳浓度40%,通气速率60 mL/min和搅拌速率180 r/min的实验条件下反应2 h,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量的PEG对改性后白炭黑产率和性能的影响,改性效果顺序是聚乙二醇PEG(6 000)>PEG(10 000)>PEG(20 000)。还考察了PEG相对添加量对改性后的白炭黑的产率以及性能的影响,PEG(6 000)相对添加量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存在设计周期长、成本高并且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采用限元分析软件Moldflow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UG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试样模具与椎间融合器模具的分析与设计,通过分析注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注塑成型初步工艺参数。试样模具用于测量金属粉末注塑成型烧结后制品的力学强度及所用配方喂料的收缩率,根据在最佳烧结温度下的收缩率,反向放大椎间融合器模型模腔。本设计模具为后续的金属粉末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炼机混炼不同配比的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金属喂料,通过喂料流动性能对比试验,得到注塑成型试验所用的最佳喂料配方,喂料中不锈钢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926时,综合性能较好;利用所确定的喂料配方和已加工好的椎间融合器模具在阿博格精密注塑机上进行性能试验,分别控制注塑模具温度、喂料温度、注射压力进行注射,并对注射结果进行质量测量及注射时间记录,分析出此种配方最适合的注射工艺参数为:模具温度50℃;喂料温度180℃,且用注塑机控制4段加热区间为180,175,170和165℃;注射压力70 MPa。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密炼机混炼出不同比例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金属喂料,对不同粘结剂含量的金属喂料进行喂料流动性能对比试验,对比金属粉末含量对喂料熔融指数的影响及在不同温度下喂料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得到最佳注塑成型试验所用的最佳喂料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金属喂料的流动性能提高,在金属粉末质量分数达到0.926之前,熔融指数急剧上升,达到0.926后,熔融指数缓步上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密炼机混炼出不同比例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金属喂料,对不同粘结剂含量的金属喂料进行喂料流动性能对比实验,对比金属粉末含量对喂料熔融指数的影响及不同金属粉末含量在不同温度下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得到最佳注塑成型实验所用的最佳喂料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金属喂料的流动性能一直提高。在达到金属粉末质量分数92.6%之前,熔融指数急剧上升,当达到92.6%后,熔融指数缓步上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ZnAl-LDHs,并以油酸钠为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制备油酸钠改性的ZnAl-LDHs(O-ZnAl-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FESEM)及热重分析(TG)对改性前后的ZnAl-LDHs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前后的ZnAl-LDHs分别添加至ABS中,制备ZnAl-LDHs/ABS复合材料,通过阻燃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改性前后ZnAl-LDHs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10%~50%时,改性前后的ZnAl-LDHs均能使ABS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LOI)提高,当添加量为40%时,改性后的ZnAl-LDHs氧指数较未改性的ZnAl-LDHs有着明显提升且满足UL-94垂直燃烧测试的V-1级别要求;当改性后的ZnAl-LDHs添加量为50%时,LOI可达28.2%,且满足UL-94垂直燃烧测试的V-0级别要求;而力学性能相对于同等添加量下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醇为介质,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ZnO/WPU(水性聚氨酯)复合涂膜。通过涂膜的力学性能来评价纳米ZnO的改性效果,讨论了改性纳米ZnO添加量对涂膜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联剂用量为2%(质量分数),搅拌时间为70 min,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ZnO改性效果最好,当改性纳米ZnO添加量为0.3%(质量分数)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绿色环保包装的要求,纸质包装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纸张在食品包装中仍存在疏水性弱、抑菌性弱等缺陷。本研究采用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为填料,以聚乳酸(PLA)为涂层基材,通过涂布的方式制备一种具有疏水、抗菌性能的食品包装纸。研究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对涂布纸抗张强度、热封强度、水接触角以及抑菌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的增大:(1)纸张的抗张强度和热封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大值;(2)纸张的水接触角和抑菌性呈不断增大趋势,其中水接触角在添加量为1%时达98.1°,满足疏水材料需求,而抑菌性则在4%时为最佳。综上:当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为1%时,制备的涂布纸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处理高浊水,研究了质量比、搅拌时间、投加量和pH对除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改性粉煤灰质量比为0.1、搅拌时间为30 min、投加量为3 g/L、pH为7~8时,除浊效果最佳,除浊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17.
改性天然胶乳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助剂对天然胶乳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的天然胶乳胶粘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时间以及甲醛的滴加速度对改性天然胶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OP-10浓度为0.6 g/L,用量为5 g;平平加O用量为0.7 g;反应搅拌时间大于10 min;甲醛滴加速度小于5滴/10 s时,所得的胶粘剂性能较好,可用于沙发等的粘接.  相似文献   

18.
注射成形AlN-Y2O3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了具有高导热性能的AlN陶瓷导热材料,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注射成形AlN陶瓷致密化的影响;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Y2O3对注射成形AlN陶瓷的晶界第二相、热导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 当烧结温度在1 850 ℃时, AlN的相对密度已经能够达到99.5%;Y2O3的添加量对AlN的晶界第二相的影响和传统AlN制备工艺中有较大的不同, 在Y2O3质量分数为3%时就有多余的Y2O3成为晶界相, 这主要是注射成形工艺中会引入大量的残碳造成的. 注射成形AlN陶瓷工艺中氧离子是否扩散进入晶格中对AlN陶瓷的热性能有一定影响. 当Y2O3质量分数为5%时, AlN中的晶界第二相主要为YN和Y2O3, 样品具有最高的热导率167.5 W/(m*K).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硬脂酸对紫外屏蔽剂氧化锌进行湿法表面改性研究,考察了浆量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对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氧化锌粉体亲油化度、沉降速率以及320nm处紫外透光率等性能测试,从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浆量浓度为7%,改性剂用量为4%,改性温度为85℃,改性时间为0.5h。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硬脂酸与氧化锌之间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分散法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用聚丙烯(PP)粉末,使用普朗尼克(F108)作为表面活性剂,成功验证了水分散法的可行性。对PP在水中分散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PP的添加量、成核剂的添加量、PP的熔体流动速率等原料配比因素以及温度、搅拌转速等反应条件的影响。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少于10 g则无法得到PP粉末,在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10~60 g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与PP成粉率成正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60 g以上时,PP的成粉率变化不大;PP的添加量达到10 g以上时,PP的成粉质量在7 g左右;白炭黑作为成核剂对PP的分散效果影响很大,并且PP的成粉率在白炭黑添加量为0.15 g时达到最大值,为57.6%;PP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与其成粉率成正比,PP的MFR由20 g/(10 min)增加到41.3 g/(10 min)时,PP的成粉率由48.6%增加到56.4%。改变加热温度、降温方式对PP成粉率的影响不大,而搅拌转速对PP分散效果的影响显著,搅拌转速与PP的成粉率成正比,在搅拌转速为1 500 r/min时,PP的成粉率达到最大值,为72.5%。水分散法制备的PP粉末球形度高、表面光滑、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