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哲学指导工程实践作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并从工程的本质特征及工程伦理的视角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若干工程方法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包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并结合工程案例对处理地下工程中围岩和地下水等问题所采用的"放"与"抗"、"排"与"堵"等工程方法进行了哲学反思;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并从科学、技术、工程的关系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修建理念的演变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并从工程伦理的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以上工程方法的哲学反思,将问题上升到深刻的哲学认识层面并对工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工程社会学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工程共同体"作为工程社会学的共识概念也得到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本文针对"工程共同体"概念边界模糊、成员异质和"岗位人"局限等有待商榷之处,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反思性审视,指出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态度,"非人存在"态度和"行动者"态度与工程活动的内在契合。基于传统的社会学分层理论,只能把利益视为"工程共同体"唯一的共同目标,伦理前置的优先性地位难以保障。但工程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伦理之维本应是其内在的向度,是工程的前件。本文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有助于两种工程伦理规范的开显,当开出伦理之维的本真工程出场,真正的共同体才有可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田鹏  陈绍军 《工程研究》2013,5(4):344-353
首先批判性地梳理了国内工程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尽管存在“工程共同体”论、“社会工程”论、“建设工程系统”论及“社会评价”论等分析范式和视角,但工程与社会之关系是工程社会学的元问题;其次,提出“工程社区”与“工程社会行动”两个概念,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切入点,总结出工程社会行动分析范式的三大维度,即工程与公众参与、工程与非自愿移民、工程与社会风险;最后,认为尽管关于工程社会学的讨论还在继续,但工程成功“嵌入”社会是工程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时期,京师门户——大沽口炮台形成以海防炮台为依托、以海口舰队为辅助、以电报通信为工县、以铁路运输为载体的近代化的堡垒式要塞体系。从工程史的角度,厘清了其名义上的管理机构、修筑式样,配备的枪炮利器、御侮的练军主体等。战前华北形成以新编的武卫军为游击之师、以淮军和练军为防御部队、以没落的八绿和绿营为地方治安部队的防御体系,采用单向正面火力配置战术。战中侵略军派部分舰船入白河正面牵制,密遣部队侧后登陆,先占塘沽、夺取北炮台,后渡河与抄袭南炮台。重建的北洋海军在战争中弃炮台而去,致使炮台守军孤立无援,最终导致御侮失败。在大沽口中西之战中,清朝炮台工程是近代以来清军屡次御侮战中中西差距最小的一次。国家制度与国防战略的劣势是包括大沽口炮台在内的晚清江防工程御侮无力的主要原因,同时,亦穿插诸多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工程社会学在我国逐渐兴起,出现了"工程共同体论"、"社会评价论"和"建设工程系统论"三种不同研究范式,其中"工程共同体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本文首先追溯了共同体概念的来源,其次,对比性分析了科学活动和工程活动与社会间的作用机制,并批判性地审视科学共同体与工程共同体间的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与"工程共同体"商榷之处,认为工程共同体本身是一个"黑箱",并不能反映工程活动的社会影响,因此,工程共同体能否成为工程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李伯聪 《工程研究》2009,1(3):237-248
工程活动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工程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创造“广义价值”的主体。本丈着重从工程哲学和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大庆油田发展历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石油产品具有“双重属性”的角度分析了大庆油田的“企业责任”问题;从工程哲学、管理科学、伦理学、创新研究的视角,对大庆的管理经验、科技创新、战略决策、“百年油田”目标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开放性、规模性、复杂性等特征,通过银行卡信息系统"整体最优、平衡驱动、分层管理、动态升级"总体需求研究,针对我国银行卡信息化"产业链长、信息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管理维度复杂"工程特点分析,结合中国银联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工程实践,提炼出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提出"宏观有序、整体最优"的顶层设计思路、"建立枢纽,标准先行"的工程实施路径、"综合平衡、协同有序"的产业升级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的需求管理、创新管理、标准管理、运营管理等工程管理方法及实践,并对未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狄增如  樊瑛 《工程研究》2015,(2):182-187
当前的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背景下,社会治理生态具有"复杂性",需要从思维范式、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社会治理。本文基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视角,分别从宏观制度设计及转型途径、多主体行为及其相互影响的微观层次、基层社区管理中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组织与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各自层面关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途径,以期探讨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治理框架与结构体系。在大数据技术基础上加深对多元主体行为的认识是建立新型社会治理组织与模式的基础;在宏观层面,建立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壮大的正反馈机制,是驱动社会治理走向新模式的关键;而在基层社区层次,则需要建立维持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稳定和适应性运行的负反馈机制,关注多元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互动模式,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综合集成方法的互动、协调与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极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于评估风险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十分必要。本研究在统计梳理相关文献和各部门评估文件中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选取指标,创新地从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等风险图原理,构建多维综合评价模型,从风险发生概率、造成影响、风险可控性三个维度对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际案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在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关系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历史过程预示着思想、范畴以及范式框架等之间的沿袭与悖离,也代表着地位、权力和价值追求的争夺与博弈。以巴门尼德为开端的形上哲学注重思维的静观与沉思,对具体的实践及工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鄙视和厌弃;中世纪时则因战争征伐的需要,表现出具体实践及工程对形上哲学的疏离和压制;文艺复兴以后,形上哲学与具体实践及工程逐渐走向了互补融合的道路,并认为在牛顿和玻义耳的范式总结中取得了特殊意义上的"工程哲学"观。从本质上来说,"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的演变与传承是其话语权建构的过程,话语权是理解"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嬗变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桥梁、历史和哲学三个维度,用批判和反思的方法,探讨桥梁工程史的研究,试图回答"什么是桥梁工程史?""为什么要研究桥梁工程史?""它的研究内容有哪些?""谁应该研究桥梁工程史?""它应该用什么方法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自创刊以来,本刊曾多次组织专刊,聚焦于"共和国经典工程"、"海洋经略"等主题进行专门研讨,集思广益,融合多学科视域,促进和深化对有关主题的战略、策略、管理、政策、理论、现实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广泛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直接生产力的工程活动,不但涉及复杂的经济、科技、管理、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工程  相似文献   

13.
王大洲 《工程研究》2022,(4):286-294
“我造物故我在”是工程哲学的一句箴言,也应该是工程社会学的一句箴言。工程活动是“人造物”与“物造人”的双向建构过程;只有通过造物-成人的双重变奏,才能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三重耦合,从而使工程达成“工程自身”;这个三重耦合的实现又有赖于以现场感和工程记忆作为媒介的工程人与工程现场之间的耦合。“人造物”与“物造人”的双重建构是工程本体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工程社会学得以可能的本体论基础。人、物、技术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关于工程现场的现象学分析,应该成为未来工程哲学与工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4.
铁路工程居于"自然–工程–社会"这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巨系统之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成对铁路工程认知的升华,集成为具有深刻哲学属性的铁路工程知识,对铁路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铁路工程发展历程描述铁路工程知识演化的过程,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架构,构建以铁路工程通用知识为基础、以铁路工程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并辅以案例论证。其中铁路工程通用知识包括铁路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工程管理知识三种类型;铁路工程专业知识包括工程决策知识、设计知识、实施知识、验收知识、运维知识与评估知识等六类。前瞻铁路工程知识变化与创新,强调铁路工程知识的科学运用,建设绿色智能铁路工程,乃铁路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工程社会学在我国正逐渐兴起,出现了"工程共同体论"、"社会评价论"和"建设工程系统论"三种不同研究范式,各学者对系统的工程社会学体系莫衷一是。本文首先批判性梳理了上述三种范式,指出其对于工程社会学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借鉴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对科学社会学知识的类型划分,将工程社会学体系划分为"内部工程社会学"和"外部工程社会学",并提出"工程域"和"工程社区"两个概念,它们是工程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也分别是内部工程社会学和外部工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最后,展望工程社会学发展前景,指出工程社会学必将成为社会学"学术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PPP模式被引入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从而分担融资压力。然而,仅依靠传统的PPP模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PPP模式和P2G模式的结合成为国家政策框架下的一种创造性解决方案,"PPP+P2G"融资模式的概念被提了出来。本文分析了这种新的融资模式的兼容性、可行性和优势,以及推广这种模式的必要性,并站在政府角度提出了推动"PPP+P2G"模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从而为地方政府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新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工业革命以来,借助科学的力量,工程技术系统的建造及运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及强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塑造着新的社会形态。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技术系统插上智能化的翅膀,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可限量。狭义地理解,从工程学或工艺学角度出发,一般认为,以掌握技术的主体、实施技术的工具、实现技术的控制与动力,以及技术所需材料等要素的组合构成了工程技术系统。广义地理解,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赵海燕 《工程研究》2015,(2):203-207
<正>在前两届工程史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太原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工程史研讨会暨工程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4年10月18日在太原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广州行政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60余名学者代  相似文献   

19.
宣传工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宣传体制机制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而改革创新。本文提出,扁平化宣传机制改革的目标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互联网时代对舆论的控制权和意识形态的安全。当前科层化的宣传管理体制机制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传播特点,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网络舆论阵地存在全面失守的危险。网络媒体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宣传体制机制扁平化需要互联网思维,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互联网对新闻传播路径、社会话语体系、舆论演化规律等方面带来的结构性变化的基础上,把平等、开放、对话、参与、迭代、社会化、大数据等互联网精神作为全新的宣传思想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选择"是工程的基本特征,在工程哲学领域内,它的思辨意义甚至不亚于"造物"。在新时期工程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在工程选择的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深入反思及发掘其内涵的必要。本文从"选择"视角论述了工程思想与军事思想的异同,并通过此二者在目的性、方法性、现代演化性等方面的比较,或可使工程选择与工程活动得到一些良性启示和论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