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茶籽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油茶果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亚硫酸盐预蒸煮实现纤维素和木素、半纤维素等组分的分离,然后经酸水解得到油茶果壳纳米纤维素,最后压滤制备高强度透明薄膜。实验结果表明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纳米纤维素呈棒状,直径为6-10 nm,长度为300-500 nm,属于纤维素I型,结晶度为72 %,热分解温度为230 ℃;压滤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透明食品薄膜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茶籽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油茶果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亚硫酸盐预蒸煮实现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茶皂素等组分的分离,然后经硫酸热水解得到油茶果壳纳米纤维素(CNC),最后压滤制得高强度透明薄膜。利用SEM、TEM、XRD、TG、UV-vis、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纳米纤维素及其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热学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纳米纤维素呈棒状,直径为6~10nm,长度为300~500 nm,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68%,热分解温度为230℃;压滤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薄膜厚度为0.03 mm时,在600~800 nm波段处透光率为76%~81%,拉伸强度为75.6 MPa,可用于制备高强度的透明食品薄膜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废弃油茶果壳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了PE-HD/油茶果壳复合材料。采用热重法测试了油茶果壳的热稳定性,研究了油茶果壳平均粒径、添加量及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果壳初始热解温度为211℃,热解残炭率达31.35%。随着油茶果壳平均粒径减小、油茶果壳和MAPE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缺口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油茶果壳平均粒径为380μm,添加量为40份,MAPE添加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少英 《应用化工》2010,39(6):823-826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60%的磷酸溶液为活化剂制备了油茶果壳活性炭,探讨了料液比、活化温度与时间对油茶果壳活性炭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90 min,料液比(g∶g)为1∶3时,制备的油茶果壳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油茶果壳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在30℃,0.1 g油茶果壳活性炭对100 mL的500 mg/L苯酚吸附5 h后,吸附量达到了218.0 mg/g。  相似文献   

5.
正对常见农作物秸杆原料(如小麦秸杆、玉米秸杆和棉花秸杆等)进行热值及纤维素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硝酸-乙醇法测得其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7.91%、47.38%和43.66%,经10%Na OH(氢氧化钠)碱处理后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为73.93%、82.63%和69.38%。碱处理后农作物秸杆中的纤维素含量均明显提高,这对农作物秸杆中纤维素原料的选择及综合利用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对粉碎后的油茶果壳粉末进行浸泡改性。用序批式实验研究了果壳改性前后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使用乙醇/CTAB改性果壳的最佳改性时长为10 h;并且改性使果壳粉末的表面疏水基团增多。果壳经CTAB改性前后的对PFOS的吸附率分别为6.15%和99.37%,改性前后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825 mg/g和0.9352 mg/g。改性果壳和未改性果壳吸附PFOS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8 h和6 h。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用乙酸、过氧化氢、乙酸-过氧化氢(PPA)、氢氧化钠-PAA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酵母进行异步发酵产乙醇。结果表明,酸碱结合(氢氧化钠~PPA)处理后的固体得率显著低于乙酸或过氧化氢的单独处理,固体得率和纤维素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氢氧化钠-PAA处理能有效去除水稻秸秆中的木质素.大幅提高纤维素水解率和乙醇转化率;用10%氢氧化钠-PAA室温浸泡处理水稻秸秆48h与用5%氢氧化钠-PAA90℃处理水稻秸秆1.5h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油茶果壳基抑菌复合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果壳与再生纤维为原料,采用添加微量有机抑菌剂的方法,研制具有抑菌功能的油茶果壳基复合纸,探讨油茶果壳含量、油茶果壳目数、抑菌剂添加方式对纸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复合纸的拉伸强度、蠕变性以及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当油茶果壳含量为10%,粒径大小为60~80目,抑菌剂采用葡萄糖酸洗必泰,添加方式为喷涂交联法时所制备的复合纸的各项性能最佳,其中油茶果壳基抑菌纸的定量为200 g/m2,厚度为1 mm时,拉伸强度为2.54 MPa,应变恢复为59.7%,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均为12 mm。  相似文献   

9.
以油茶果壳与再生纤维为原料,采用添加微量有机抑菌剂的方法,研制具有抑菌功能的油茶果壳基复合纸,探讨油茶果壳含量、油茶果壳目数、抑菌剂添加方式对纸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复合纸的拉伸强度、蠕变性以及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当油茶果壳含量为10%,粒径大小为60~80目,抑菌剂采用葡萄糖酸洗必泰,添加方式为喷涂交联法时所制备的复合纸的各项性能最佳,其中油茶果壳基抑菌纸的定量为200 g/m2,厚度为1 mm时,拉伸强度为2.54 MPa,应变恢复为59.7%,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均为12 mm。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通过化学水解法从农林废弃物油茶果壳中提取出油茶果壳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crystals, CNC),经丁酸酐表面修饰获得丁酸酯化纳米纤维素(butyrat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 BCNC)后,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得到了BCN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CNC改性后的形貌及性能变化,以及BCNC对PLA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及透光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纳米纤维素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并能稳定的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在PLA复合材料中,BCNC对PLA有增强增韧的效果,添加5 wt%的BCNC时,PLA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30.1%。添加5 wt%的BCNC,PLA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了60.0%和35.0%,且仍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由于BCNC在基体中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对提升PLA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效果均优于CNC。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化学水解法从农林废弃物油茶果壳中提取出油茶果壳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crystals, CNC),经丁酸酐表面修饰获得丁酸酯化纳米纤维素(butyrat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 BCNC)后,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得到了BCN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CNC改性后的形貌及性能变化,以及BCNC对PLA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及透光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纳米纤维素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并能稳定的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在PLA复合材料中,BCNC对PLA有增强增韧的效果,添加5 wt%的BCNC时,PLA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30.1%。添加5 wt%的BCNC,PLA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了60.0%和35.0%,且仍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由于BCNC在基体中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对提升PLA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效果均优于CNC。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果壳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果壳制备的活性炭为吸附剂,探讨了温度、苯酚初始浓度对油茶果壳活性炭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并用两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油茶壳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是一个较为快速的过程,60 min就可接近吸附平衡。油茶壳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一级与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相关系数达到0.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余少英 《应用化工》2011,(10):1735-1737
利用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对水中铜离子进行动态吸附。探讨了pH值、初始质量浓度、床层高度等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果壳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铜离子,随着床层高度的增高、pH的增大和初始浓度的减小,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穿透曲线位点向右移。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的速率常数、相关系数、平衡吸附量和动力学参数,能较好地描述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吸附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李锋  毛海立  徐平  曾承露 《精细化工》2023,40(1):109-116+168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利用两种乳酸类低共熔溶剂(DES)[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乳酸(TEBAC/LA)和甜菜碱/乳酸(Bet/LA)]分离木质素,采用UV、FTIR、GPC、TG-FTIR对油茶果壳木质素元素组成、化学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TEBAC/LA和Bet/LADES均表现出良好的木质素分离能力,在固液比(g∶m L)为1∶20,120℃反应5h,油茶果壳木质素提取率分别为77.87%和59.49%。油茶果壳木质素结构保留完整,主要由紫丁香基和愈创木酚基结构组成。与TEBAC/LA分离木质素相比,Bet/LA分离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低、分散度低和结构均一。两种DES分离得到的木质素的失重速率、失重温度和热解产物均不同,说明不同木质素热稳定性存在差异。此外,两种木质素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Bet/LA分离的木质素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4.57%。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化工》2021,48(12)
目的:本文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利用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油茶果壳木糖水解液制备木糖醇,得到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油茶果壳木糖水解液制备木糖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茶果壳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稀硫酸水解油茶果壳半纤维素,利用Ca(OH)2和活性炭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毒,再利用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水解液制备木糖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油茶果壳木糖水解液制备木糖醇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优化结果为:初始p H值5.68,发酵温度28℃,装液量53.88 mL,接种量为10%,木糖醇得率优化值为(16.56±0.25)%。结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系数R2=0.9523,验证试验木糖醇得率为(16.56±0.25)%,与预测值16.81%的误差仅为1.48%,证明所得模型可信,优化工艺参数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纤维素塑料可分为二大类:第一是纤维素酯类,包括硝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等品种;第二是纤维素醚类,在工业上较重要的要算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等。这些纤维素醚类应用很广,特别是乙基纤维素大部分应用于塑料、涂料和国防工业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乙基纤维素产品。1905年起,为了增加纤维素对染料的亲和力,曾经用氢氧化钠及硫酸乙酯处理纤维素,制成了乙基纤维素。但没有引起重视。至1912年才重新提出乙基纤维素的制造方法,对它的性能亦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了应用途径。在1917年,开始小量生产,但成本较高。1935年以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尿素嵌入法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的生产工艺。指出:选用聚合度为450~625、α-纤维素含量大于90/的纤维素浆粕,用14/~16/的氢氧化钠溶液,于40~50℃条件下活化处理30~40min后,与尿素以1∶2~3的比例混合,在137℃的二甲苯体系中反应2~3h,便可得到含氮量为2.4/~3.5/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产物。该产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形成良好的稳定溶液,过滤性好,可直接用于纺丝。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化工》2021,48(17)
以宜宾廉价易得的楠竹为原料,利用20 %的硝酸-乙醇法提取的竹纤维素,经活化处理后溶于LiCl/DMAc体系,并采用相转化法制得竹纤维素膜。对竹纤维素膜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并进行了竹纤维素膜的热学性能和堆肥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成膜前后,由纤维素Ⅰ型变成纤维素Ⅱ型,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略有下降,易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高温条件下处理麦草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该体系对麦草纤维酶解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用碱量(氢氧化钠计)10%、最高温度120℃、保温时间45min(纤维浓度20%)的条件下,该体系对麦草纤维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在上述条件下,纤维中苯-醇抽提物、灰分、木质素和综纤维素的脱除率分别为65.29%、55.82%、67.80%和21.04%,同时酶解总糖含量和总糖转化率分别为45.7%和74.8%,比在相同条件下经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后纤维的相应指标增加21.5%。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9)
以沙柳为原料,硝酸-乙醇为溶剂提取沙柳粗纤维素,然后用亚氯酸钠处理提取沙柳综纤维素,最后通过5%的KOH溶液处理获得沙柳纤维素,利用FTIR、TG、XRD、DSC、SEM等方法和手段对提取的纤维素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沙柳粗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120℃、料液比1:35、时间100 min。提取后沙柳粗纤维素的最大α-纤维素含量为67.47%。提取沙柳纤维素的得率为36.93%,直径在2~80μm。最大热降解峰在353℃,提取沙柳纤维素的结晶度为4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