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常温下制备了稀土Eu~(3+)掺杂摩尔百分比为9%的Eu~(3+)-SiO_2、Eu~(3+)-B_2O_3和Eu~(3+)-SiO_2-B_2O_3材料,并通过IR、荧光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比对三种不同基质下Eu~(3+)的发光性能,Eu~(3+)-SiO_2材料在800℃退火后的材料的发光性能最好,Eu~(3+)掺杂的B_2O_3和SiO_2-B_2O_3为基质的材料发光性能减弱,说明B_2O_3虽然是较好的荧光基质,但是制备方法,混合比例尚需要深入摸索。 相似文献
3.
4.
Ce~(3+)掺杂片状Sr_2MgSi_2O_7的合成及发光性能(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制备铈离子掺杂硅酸盐基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尺寸,并讨论硅酸镁锶晶体水热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经220℃水热反应48h可形成硅酸镁锶相,水热反应产物经800℃保温2h和6h的热处理可明显提高产物中硅酸镁锶相含量。采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不同温度处理铈离子掺杂硅酸镁锶的光致发光性能,光源为氙灯,经氢气处理后样品中存在唯一波长位于371nm的紫外发光,该发光带激发光谱由3个发光峰组成,波长分别为262、287nm和317nm,该紫外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上升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6.
Sr_5Si_2O_7Cl_4:Eu~(2+)材料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5Si2O7Cl4:Eu2+材料。在370nm激发下,Sr5Si2O7Cl4:Eu2+材料呈现峰值位于490nm的非对称发射,对其进行Gaussian曲线拟合,得到峰值位于485nm和520nm两个明显的发射峰。利用van Uitert公式讨论Eu2+在基质中的晶格环境和发光特性,确定晶体中有蓝和黄绿两种发光中心:485nm发射来源于七配位的Eu2+中心发射;520nm长波发射与杂质束缚激子有关。进一步研究Sr5-xCaxSi2O7Cl4:Eu2+材料的发光性质,当0x0.5,Ca2+固溶于Sr5Si2O7Cl4基质晶格,Eu2+占据七配位Sr2+格位,晶体主要产生蓝色中心的蓝绿色发射;当0.5x2,Ca2+掺量增加使晶胞参数变小,晶格中的杂质束缚激子态的束缚增强,Eu2+处于杂质束缚激子中心所形成的激发态能量进一步降低,发射位于长波段,Sr5-xCaxSi2O7Cl4:Eu2+主要产生黄绿色中心的黄绿色发射。 相似文献
7.
《化工技术与开发》2020,(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分别制备了Y_2O_3:Eu~(3+)和钐(Sm~(3+))、铈(Ce~(3+))掺杂的Y_2O_3:Eu~(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及掺杂量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使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粒度及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Y_2O_3:Eu~(3+)的最佳反应温度为200℃,Sm~(3+)和Ce~(3+)掺杂Y_2O_3:Eu~(3+)的粒径分别分布在396~615 nm和531~955 nm,Sm~(3+)和Ce~(3+)的掺杂均能显著增强Y_2O_3:Eu~(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9.
作为21世纪新一代绿色光源的LED灯,因具有诸多优点,被人们极力推崇~([1])。但目前用于商业化的LED灯红光部分欠缺,导致光白光显色指数低,色温高且呈冷白色,照射物体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颜色失真~([2])。因此,在被近紫外LED芯片激发,发射红、绿、蓝三基色合成白光的研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得Eu~(3+)/Tb~(3+)掺杂B_2O_3-CaO荧光粉,并探究了其发光性能及其合成暖色白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Eu2+,Sm3+离子分别单激活和三种稀土离子共激活的Ca6Sr4(Si2O7)3Cl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和CIE色坐标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荧光粉Ca5.91Sr3.96(Si2O7)3Cl2:0.02Ce3+,0.04Eu2+,0.04Sm3+在365 nm激发下能发射高强度白光,其色坐标为x=0.2183,y=0.2187,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白光LED灯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SiO_2-B_2O_3混合基质在不同摩尔比例下掺杂Tb~(3+)发光性能的差异,通过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和硼酸三甲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Tb~(3+)掺杂B_2O_3-nSiO_2为基质的发光材料。通过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分析了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在不同摩尔比例下及前驱体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发光情况,得出在600℃退火处理后SiO_2与B_2O_3的摩尔比例为2∶1时其发光性能最好的结论。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发现经600℃退火处理后B逐渐掺杂进了SiO_2的网状结构,形成了新的Si-O-B键,表明B掺杂进SiO_2的网络产生的晶格缺陷及造成的晶格畸变有利于荧光粉的发光。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化工》2022,(1)
以Pr(NO_3)_3、Sm(NO_3)_3、Na_2MoO_4·2H2O、SrCl_2·6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比例和煅烧温度制得一系列的以SrMoO_4为基质的荧光体粉末。XRD结果表明,稀土离子的掺杂量为9%时不会引起基质结构的改变。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煅烧温度为800℃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固定激发波长为λ_(ex)=250 nm,Pr(3+)在486,619,645 nm处有一组较强的发射峰,对应于Pr(3+)在486,619,645 nm处有一组较强的发射峰,对应于Pr(3+)的(3+)的3H_4→3H_4→3P_0、3P_0、3P_0→3P_0→3H_6、3H_6、3P_0→3P_0→3F_2的跃迁。Sm3F_2的跃迁。Sm(3+)发射光谱中位于566,601,648 nm发射峰,分别对应于Sm(3+)发射光谱中位于566,601,648 nm发射峰,分别对应于Sm(3+)的(3+)的4G_(5/2)→4G_(5/2)→6H_(5/2),6H_(5/2),4G_(5/2)→4G_(5/2)→6H_(7/2),6H_(7/2),4G_(5/2)→4G_(5/2)→6H_(9/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16,(1)
以Pr(NO_3)_3、Sm(NO_3)_3、Na_2MoO_4·2H2O、SrCl_2·6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比例和煅烧温度制得一系列的以SrMoO_4为基质的荧光体粉末。XRD结果表明,稀土离子的掺杂量为9%时不会引起基质结构的改变。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煅烧温度为800℃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固定激发波长为λ_(ex)=250 nm,Pr~(3+)在486,619,645 nm处有一组较强的发射峰,对应于Pr~(3+)的~3H_4→~3P_0、~3P_0→~3H_6、~3P_0→~3F_2的跃迁。Sm~(3+)发射光谱中位于566,601,648 nm发射峰,分别对应于Sm~(3+)的~4G_(5/2)→~6H_(5/2),~4G_(5/2)→~6H_(7/2),~4G_(5/2)→~6H_(9/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5.
16.
17.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3)
本文利用经典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Sm~(3+)离子掺杂的SrMoO_4荧光粉.利用不同测试手段分别测试了合成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纯相物质.合成的SrMoO_4为哑铃状的形貌,平均长度约为10μm.从高倍放大的照片可以看出SrMoO_4样品是由许多微小的纳米方形颗粒组成的,外表面非常粗糙.在403 nm光的激发下,制备荧光粉中的Sm~(3+)离子吸收能量之后,能够产生f-f跃迁,而发射橙红光。在643 nm检测下,能够观察到Sm~(3+)离子的特征激发峰.通过改变Sm~(3+)的掺杂浓度,对比发光强度可以得出当x=0.02时SrMoO_4:xSm~(3+)的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3Y1--x(PO4)3∶xSm3+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表明,1 400℃高温烧制的Sr3Y(PO4)3荧光粉为纯相晶体结构。荧光粉的主激发峰为343、360、373、400、436和468nm;主发射峰为550~575nm(4 G5/2→6 H5/2)、580~620nm(4 G5/2→6 H7/2)和630~660nm(4 G5/2→6 H9/2)。荧光粉在599nm附近有很强的发射,呈现良好的红橙光,符合广泛应用的UV-LED芯片。研究了不同Sm3+掺杂量对样品发射谱的影响,发光强度随着Sm3+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强。当掺杂量x=0.04时,发光强度最强。继续增大Sm3+掺杂量,样品的发光强度反而减弱,即出现浓度猝灭现象。根据Dexter理论,猝灭机理为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Er3+和Yb3+共掺的ZrO2-TiO2上转换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物相结构进行了检测,并对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位于528、550和662 nm附近的绿色和红色发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S2/3→4I15/2and4F9/2→4I15/2跃迁。样品的红光和绿光强度随着ZrO2和TiO2配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整体发光强度增加。讨论了上转换发光可能的机理:激发态吸收(ESA)和能量传递上转换(ET)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