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秋萍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1,32(10):63-66
从生理与心理2个维度,对了手感体验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理解,针对当前移动终端设计严重同质化和缺乏情感体验的现状,分析了提升移动终端手感体验的重要性,并在综合现有感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研究用户对手感体验的需求和期望的方法,且结合案例提出了通过加强触觉刺激,唤起美好的内心感触和创造令人触摸的欲望,来提升移动终端的手感体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情感交互系统在设计层面上的重要新兴趋势,探讨以人为本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案及在其研究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在情感交互设计中,机器需要实时捕捉用户的关键信息,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利用多种线索最终决定合适的用户模型。首先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情感识别上的分类优势,讨论如何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心跳、呼吸等多模态用户特征,使机器更加准确地识别人类情感;其次通过分析经典的情绪状态的数学模型以及情绪表达与交互优化等关键要素,针对用户的情感作出自然、合理、友好的反应;最后探讨情感交互系统设计和模块化构建的可行性。结论提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感交互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伟  刘正捷 《包装工程》2022,43(2):122-131, 144
目的建立一种半自动化可用性测试方法,为研究人员在使用传统可用性测试方法识别移动APP可用性问题时所需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方法使用数据采集工具CAUX,在用户执行测试任务的过程中以屏幕录制的方式自动捕获用户行为数据。利用图像对比技术从录屏数据中提取实际的任务执行序列,然后与预期的任务执行序列进行对比,自动提取存在可用性问题的页面和相关的用户行为数据,并输出一份问题页面报告。根据报告内容可以快速确定可用性问题。最后以虾米音乐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使用该方法发现了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绝大多数存在可用性问题的页面及其可用性问题。结论该方法通过远程自动捕获和半自动分析用户执行测试任务时的录屏数据,可以有效发现APP在日常使用环境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从而降低了可用性测试成本,有助于新手研究人员的使用,并很好地推动产品的快速迭代。  相似文献   

4.
王茹  任美琪 《包装工程》2018,39(22):246-250
目的 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APP界面的用户体验提升策略,提升汉语学习APP的用户体验。方法 首先,对现有汉语学习APP的交互界面进行取样、分析,研究汉语学习APP交互界面的用户体验现状;然后,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性、时间特征、实际需求、情绪特征等4个方面出发,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相关用户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留学生汉语学习APP界面的用户体验提升策略,为留学生汉语学习APP提供参考意见和评价依据。结论 以策略指导下的设计实例为佐证,对设计实例进行用户测评。通过对留学生用户人群进行测试,提升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曹亚丽 《包装工程》2017,38(16):128-132
目的研究智能旅游移动终端产品的用户交互感知体验及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特点。方法以智能旅游移动终端产品的交互应用体验为切入点,通过对旅游景区移动终端信息产品的案例分析,阐述用户体验的情感性、交互性及个性化的需求原则。结论基于移动物联网平台将终端信息产品加入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电子导览自助服务及全方位的数据实时传递功能,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旅游者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用户使用操作界面与产品之间形成情感认可效用。  相似文献   

6.
唐超兰  梁梦月  谢可慧  杨贤 《包装工程》2021,42(22):170-176
目的 孕产期女性由于身体代谢变化、身份转变和外界影响等因素容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是产后抑郁.考虑到中国年轻一代孕产妇的生活行为习惯,设计面向中国孕产妇的移动终端应用以改善这些问题.方法 首先对中国孕产妇及其现有的移动应用进行前期调研,应用用户访谈等手段形成初测问卷,对初测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删减题目后确定需求边界.然后基于确定的需求边界再次发放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公共因子分析,得到孕产妇需求公因子.接着以公因子为维度进行聚类分析,对中国孕产妇进行用户细分,形成用户画像及其各个特征的权重.结果 将中国孕产妇细分为四类用户:第一类为孕期状态良好需求不明确的适龄产妇;第二类为对产后抑郁没有足够认知和重视的二胎高龄产妇;第三类为需求明确的适龄二胎产妇;第四类为孕产期状态消极的未育年轻女性.确定其设计需求并完成了手表终端与手机终端的APP设计.结论 从数据的客观与量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中国孕产妇进行用户细分,形成用户画像,结合用户体验设计,针对中国孕产妇进行了移动终端应用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7.
李晓珊 《包装工程》2012,33(10):81-84
通过分析儿童用户对移动应用软件的行为习惯和心理诉求,结合此类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实例,提出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移动应用产品中的体验需求及实现策略。即在降低学习难度、提升体验乐趣方面,充分利用儿童在生活中的已知经验来构筑软件中全新的未知体验;在增加交互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方面需要关注到特定设计元素,以及各个年龄段带来的阶段性差异对设计的影响。同时提及了在体验设计时如何运用造型和交互设计同时满足使用人群(儿童)和购买人群(家长)的双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8.
戈文  辛向阳 《包装工程》2017,38(6):81-86
目的基于移动界面特殊性,结合界面设计信息传达理论,探讨用户界面信息传达对于提升用户与体验的意义。方法基于移动界面下信息传达与用户的联系,从交互设计视角下对信息传达的本质与要点进行有效分析,剖析界面信息传达与用户体验的关系。结论移动设备的显示载体尺寸有限,信息通过界面的信息元素与交互行为进行传递,移动界面信息传达过程中关注用户的行为逻辑、行为路径与信息情感关怀,由此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需求、人群特质且体验良好的移动界面。  相似文献   

9.
张梦哲  宫勇  陈松  张三元 《人类工效学》2021,27(5):39-43,58
目的 探讨趣味性时距对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用户等待体验.方法 采用预期式实验范式和口头估计法,通过两组时距估计实验,考察了时距长度和趣味性对进度条时距知觉的影响.结果 趣味性对进度条时距知觉有显著影响,无论短时距或长时距,有趣味性进度条均小于无趣味性进度条的时距估计;时距长度也显著影响进度条的时距知觉,短时距下的时距估计明...  相似文献   

10.
探究移动端图标中物感设计的重要性与移动端界面图标物感设计的方法,分析什么因素创造了图标中的物感,物感对界面整体表现,带给用户怎样的心理体验及物感对移动应用品牌形象塑造散发着怎样的力量。针对不同风格移动端图标的实例进行物感分析,探究不同风格图标的物感特征,并将重点放在新拟态3D图标和玻璃拟态这两种新兴的图标风格。物感是移动端界面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功能映射、材质模拟、肌理通感、光影质感四个方面塑造;物感不仅是形成图标风格的语汇因子,而且是移动应用品牌调性构建的重要力量,正是有了物感的存在才使图标的样式丰富多彩,并带给用户多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购物网站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江  黄晟青  蔡骏 《包装工程》2012,33(8):68-71
通过阐述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其与产品设计和互联网购物网站的关系,并对现有购物网站中的用户体验设计进行分析,论述了互联网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进而分析了用户体验设计在互联网购物网站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应具备贯穿用户与购物网站交互的所有过程的特点,以及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对购物网站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并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在购物网站中的方法和原则以及把其运用在购物网站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扩展到工业数控压力机的触摸式交互界面领域,以实际案例来验证用户体验理论,为工业数控的人机界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以江苏兴锻的数控压力机触摸式交互界面为案例,采用用户访谈、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此数控压力机触摸式交互界面在方太车间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用户研究。从用户体验五要素出发对界面进行优化,并通过用户研究,分析系统战略层存在的问题。用Kano模型明确范围层,基于用户分类对结构层进行重塑,优化框架层的结构布局和信息层级,将表现层的内容规范化、可视化,最终进行形成性可用性测试后上线。结论 区别于互联网产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模式,较多数控机床软界面的设计仍停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层面上,缺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导入。本次设计实践在用户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数控压力机的触摸式交互界面,为同类工业控制界面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兰玉琪  刘松洋 《包装工程》2020,41(24):22-29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同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思考人工智能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产品用户体验的定义、特征和评价方法进行重新解读。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大量的人工智能在产品用户体验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并对此进行总结归纳。结论以产品设计视角为切入点,结合人工智能在产品用户体验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人工智能对产品用户体验影响的四个特征,即高效率、感知智能、场景驱动力和个性化。总结出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结合下的产品用户体验评价方法,即智能辅助产品用户体验评价系统,并进一步展望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产品用户体验研究趋势,以及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为产品用户体验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国内外用户体验经典文献的回顾,系统梳理了用户体验的概念、构成、测量、评价以及应用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用户体验的测量和评价方法.研究表明,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决策因素,现有研究对用户体验的定义、构成的理解还存在分歧,导致用户体验测量和评价的维度有一定的差异;用户体验客观测量手段和定量评价方法还有待于改进.总结了用户体验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周莉  曾俊华 《包装工程》2022,43(24):347-350
目的 探索交互设计背景下老年产品设计策略。方法 当前,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老龄化节奏加快,老年消费市场日益庞大,各种适宜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层出不穷。从这一大环境出发,分析我国老年群体的增长速度和现实状况,总结他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状态,然后引出这一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发现他们对实用、方便、怀旧和情感补偿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延伸探究老年产品设计在这些需求影响下的实用、互动和情感三方面的设计尝试,总结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消费群体交互需求的设计思路与对策。结论 老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要以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和突出交互性,这种名副其实的老年用品可以让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审美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心理慰藉。  相似文献   

16.
对两种汉字编码输入法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出提高汉字输入效率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实验方法,抽取12名被试测试了当前最常用的两种汉字输入法,即新智慧全拼输入方法和智能五笔输入法的输入效率。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才能掌握,其中智能五笔需要的学习时间更长,更容易被遗忘。实验揭示,各种汉字输入方法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许晓云  李风彦  杨培 《包装工程》2020,41(24):14-21
目的 目前心流理论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及计算机等方面,在产品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分析心流理论的交互设计适用性,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梳理心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心流交互体验的实际验证方法,从产品角度提出心流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对心流理论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启发性原理进行总结。结论 心流是一种积极情绪的体验,在适当情境下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建立清晰的用户目标、维系挑战与技能的提升、给予有效的操作反馈三个主要方面,对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进行拓展,丰富产品交互设计与心流理论相结合的理论空间,为产品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ouch is one sense through which people judge consumer products. How materials’ properties influence these judgments is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People’s sensorial or psycho-physical judgments (by touch) of the roughness, softness, slipperiness and warmth of 37 material samples are reported as well as their affective judgments, such as how pleasurable, exciting, indulgent, the samples felt. Physical measurements are also reported of the samples’ coarse and fine surface finishes, compliance, sliding friction and thermal contact properti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ffective and sensorial judgments and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s are explored. A relational hierarchy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s to the sensorial to the affective judgements. By following the dependencies in reverse, from the affective to the sensorial to the physical level, the required material surface properties to transmit intended affective messages to consumers might be determined. However, further work is needed on how to quantify some aspects of surface properties, particularly of roughness and sliding friction, in a manner useful for relating to affect. The methods described currently support communication and decision taking dur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