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开展了膜气提法去除水中(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相关研究,选取了影响去除的4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气相压力、气体流速、液体流速和溶液温度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出对去除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气体流速;得到了研究范围内去除效果最好的实验条件为气压15kPa,气速0.118m/s,液速0.0042m/s,温度40℃。验证实验表明初始浓度对MTBE的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业废水处理中,污水处理系统经常受到硫化物冲击导致系统处理效率下降,使用生物药剂(生物促生剂Bio-energizer(BE),生物解毒剂Micatrol(MT))恢复受硫化物冲击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果表明:当硫化物冲击污水处理系统后,投加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在5d的时间内能够恢复污水处理系统,使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增强活性污泥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物激活剂修复污染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永胜  谢曦  唐玉斌  陆柱 《净水技术》2004,23(3):3-5,17
生物激活剂促进污染水体的自净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投加量为1mg/L时,COD、NH3-N的最终去除率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21.3%、38.4%,密闭条件下投加3mg/L生物激活剂后,水样中的溶解氧有所提高;水样初始pH在6.5~10.0时COD去除效果明显;漕河泾、青春河、颐景园、文化园四个不同水质水体的修复效果差别明显,COD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40.3%、11.7%、1.5%、39.6%,NH3-N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31.9%、27.0%、58.5%、85.4%。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生猪养殖污水磷排放量超标问题,制备了一种高效混凝剂聚硅硫酸铁,并开展对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研究。实验分别制备聚合硫酸铁和聚硅酸并将其按不同物质的量比例混合制备聚硅硫酸铁,探究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以及pH值对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物质的量比为0.6的聚硅硫酸铁的混凝效果最佳,当聚硅硫酸铁投加量为30 mL/L,助凝剂投加量为25 mL/L,初始pH值为8时,磷酸盐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9.4%。本研究结果对实现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的高效去除和污水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生活污水时毛细管膜污染状况的研究,考察了膜水通量随沸石投加量而变化的情况。在操作压力为0.025MPa,膜面流速为0.8m/s,p(MLSS)为3000mg/L的条件下,与不投加沸石直接处理生活污水相比,沸石的投加使膜水通量上升,总阻力下降;试验还探讨了沸石最佳投加量问题。结果表明,沸石的投加可改善膜面泥饼性质,提高水通量,是一种积极的膜污染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6.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市低浓度城市污水,分析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探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实质。平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深度集成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相同加药量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2h,污泥回流比33%,聚丙烯酰胺(PAM)投加质量浓度0.5mg/L,化学生物絮凝池各廊道的DO值分别为1.9.3.2mg/L、1.3~2.5mg/L和0.3-1.5mg/L的条件下,液体PAFC投加质量浓度为70mg/L(Al2O3 10.8%.Fe2O31.8%)时,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出水CODcrTP、SS和NH3浓度满足城市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凝聚去除景观水中微囊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壳聚糖原位除藻的效果及可行性。对pH范围为5.5-7.0,藻浓度大于5.0×10^5cells/mL的模拟含藻水,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5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5g/m3时,0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对相同藻浓度的实际景观水,当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8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8g/m3时,O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通过现场围隔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凝聚除藻与遮光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效果,即投加壳聚糖凝聚沉淀藻细胞后进行遮光处理,使沉入水底的藻类由于失去光源而不再上浮,逐渐死亡。与无遮光处理围隔组对照,发现除藻效果有明显提升,显示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研制了一种光催化超滤反应器,并选用一种纳米级颗粒状Ti02做光催化剂,对染料酸性胡兰(Acid Blue7)氧化降解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超滤反应器对染料废水有很好的降解效果,且粉末态催化剂能够实现良好分离。通过对影响反应系统的操作参数研究发现,当错流速度从0.45m/s增加到1.06m/s时,降解速率常数也从0.0708min^-1提高到0.1515min^-1;反应系统的最佳TiO2投加质量浓度为0.5g/L;当染料质量浓度从5mg/L增加到25mg/L,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也从0.1625min^-1降为0.0530min^-1;反应系统中用纯氧曝气可以得到最佳的染料去除效果:当染料废水在pH为2时.其去除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立式管内以饱和氯化铵为物料,研究旋液流态化技术在不同流速,不同传热温差时的传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流速越高,越有利于旋液流态化的除防垢;在流速分别0.76m/s,0.94m/s时,传热温差为18℃的传热效果比8℃时分别低15%,22.2%,这与从结晶动力学角度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李弦  林逢凯  胥铮 《净水技术》2009,28(4):38-41
通过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内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根据反应器出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来确定优化的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在0.7mg/L时,处理效果最佳。通过确定优化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的投加量,以强化处理河道沿岸排放的污水,为污染河道的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氨纶被外力拉伸时,拉伸速率与其内部链段运动速率的差值对氨纶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为研究不同拉伸速率对氨纶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晓星公司生产的线密度为622.2 dtex的氨纶,在仅改变拉伸速率的情况下对氨纶进行一系列的弹性试验,测试其应力松弛率、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定伸长率为300%,拉伸速率分别为500、400、300、200和100 mm/min时,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氨纶的应力松弛率不断增加,弹性回复率不断减小,塑性变形率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动力学中,速率常数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在具体计算中,速率常数应考虑为k实,若反应物计量系数,v=1则k实=kn ,若n≠1则kn=uk实,则,其中kn为n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它与方程式的书写无关,由实验决定。  相似文献   

13.
Al Mamun  Nobuhide Ishihara 《Polymer》2006,47(15):5531-5537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history on primary 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rate of isotactic polystyrene (i-PS) was studied in a wide range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Samples were melted at several temperatures from 230 to 250 °C and then crystallized from those molten states and also crystallized from the glassy state. The primary nucleation rate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thermal history but the crystal growth rate is mainly governed by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Below a melt temperature of 230 °C, the nucleation density was attributed to the seed nuclei, which result from incomplete melting of the spherulites. Above 250 °C, a limited number o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ites remain, and these sites are activated on the surface of impurities or foreign bodies in the melt. The primary nucleation is controlled heterogeneously both from the molten and the glassy states. The nucleation rate from the glassy state is faster than that from the molten state.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cleation rate and the inverse of induction time was found in eac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d their slopes are related to the saturation density of the nuclei.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molecular transport and the primary nucleation energy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rystal growth. The primary nucleation energy from the glass was lower than that from the melt. These energ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2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溴素废水的效果,考察了COD去除率、硫酸盐去除率、甲烷转化率、VFA与游离H2S含量随着进水负荷提高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进水COD维持在10 g/L左右、SO42-质量浓度的控制在1.5 g/L左右、COD容积负荷提高到14 g/(L.d)时,2级UASB可以稳定运行。系统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硫酸盐去除率仅10%左右(主要原因是进水中含有大量磺酸盐),甲烷转化率稳定在70%,系统中VFA和游离H2S含量均处在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干熄焦烧损率的统计方法及烧损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熄焦烧损率的计算目前都采用碳平衡法,碳平衡法能确定干熄焦稳定运行时的烧损率,但进行生产统计时碳平衡法是不可取的。文中介绍了用干熄焦产汽率计算、统计干熄焦焦炭烧损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进行碳排放量的测定,可随时进行统计计算,方便简单,精度能够满足生产统计需要,同时对干熄焦系统运行过程焦炭烧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坡缕石,高岭土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Y型分子筛,并采用XRD、SEM对合成的Y型分子筛和反应原料进行了表征.降解亚甲基蓝性能试验表明,Y型分子筛吸附剂加入量为3.0 g·L-1,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1.0 mg·L-1,pH值7左右时,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5.28%、85.46%,为Y型沸石及分子筛应用提...  相似文献   

17.
使用差热分析方法测定玻璃的转变温度Tg和液化温度Tm。假定与形核方程和生长方程相联系的几个参数是固定不变的,作样品的形核和生长速率曲线,发现样品中TiO2的含量越高,在形核和生长速率曲线间的距离越大,同时相应的最大形核的生长速率的相对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整复合混凝剂优化处理工艺处理凉果废水,研究凉果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聚合硫酸铁、聚铝复合混凝剂,其适宜的用量为300 mg/L。凉果废水经过复合混凝处理,其糖及盐分去除率分别高达98.3%、99.7%,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去除率分别为99.6%、96.9%,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论文研究了微波法和碱法对吸附饱和卤乙酸的活性炭纤维(ACF)的再生。试验以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作为吸附质,比较了两种方法对在不同条件下吸附于ACF上的DCAA和TCAA的脱附效率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50W的条件下,吸附饱和的ACF具有较高的再生效率,对DCAA和TCAA的再生率分别为54.28%和51.05%。碱法再生显示高浓度的碱再生剂有利于卤乙酸的脱附,而低浓度的碱再生剂有利于再生效率的提高。当再生液浓度为1%时,ACF对DCAA和TCAA的再生率最佳,分别为75.75%和56.29%。  相似文献   

20.
以土壤、粗砂、高分子有机亲水材料等构建了一套新型的人工土柱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厕所化粪池出水的处理。结果表明,人工土柱对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能,其对CODCr、BOD5、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7%、96.2%、95.6%、96.0%及99.8%。水力负荷考察表明,冲击负荷对CODCr、BOD5、TN、TP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影响不大,但渗滤系统透水性能受冲击负荷影响较大,在水力负荷为50 cm/d时系统饱和渗透速率降到初始值的2/3;为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系统水力负荷应维持在31.25 cm/d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