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9):57-57
  相似文献   

2.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22):54-54
问 :如何避免腈纶染色时的色花现象 ?答 :腈纶织物染色时 ,阴离子染料用量为 1.5 % (owf) ,缓染剂12 2 7为 0 .3 % (owf) ,醋酸调节染浴pH值至 4~ 4.5。染色工艺采取阶段升温法 ,即加料后逐步升温至 86℃ ,保温染 15min ;再升温至 90℃ ,保温染 2 0min ;继续升温至 94℃ ,染 2 0min ;最后升温至 10 0℃ ,染 3 0min。尽管操作谨慎 ,仍有色花现象。首先 ,各种品牌的腈纶 ,用阳离子染料染色都有自己的饱和值 (SF) ,如国产腈纶 (金山石化 )的饱和值一般在 2 .1~ 2 .3。因此 ,染色处方中染料 +缓染剂最好要达到 2 .5 %左右 ,要有一定的过饱和…  相似文献   

3.
问与答     
朱善长  梁燕儒 《印染》2005,31(22):53-53
所有染色酸都不宜用于涤棉粘及其混纺织物染色吗?  相似文献   

4.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6,32(4):59-59
问:怎样对腈/粘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加工? 答:腈/粘织物混纺比以30:70居多,血有20:80、甚至lO:90等特殊产品。其染色加工中主要有3个问题:①先染哪种组分?②粘胶组分采用活性染料还是直接染料染色?③纱线在溢流机上染色是挂染或绞染好,还是筒染好;织物应该在哪种设备上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5.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5,31(6):55-55
问:如何克服深色涤棉混纺织物喷射染色的白点现象?  相似文献   

6.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12):55-55
问:如何煮练、漂白和染色腈棉混纺针织物?答: 腈纶对氢氧化钠(NaOH )十分敏感,轻则使纤维泛黄,强力下降,重则纤维膨化溶解。因此,在加工时必须避免腈纶与NaOH接触。实践认为,对这种纱线的煮练、漂白宜采用酶制剂和过氧化氢(H2 O2 )同浴一步法加工,既环保,效果又好。煮漂处方(g/L)螯合皂洗剂YX 178        1煮练粉(酶制剂) 188(开来化工) 42 7%过氧化氢6~8工艺条件 浴比1∶15 ,针织纱进机后,先用0 .5~1g/L的阴荷性渗透剂润湿。在纱线运转中依处方顺序分别加入机内(事先都应溶解好) ,并以1℃/min的速度升温至10 0℃;保温60mi…  相似文献   

7.
问与答     
《印染》2009,35(7)
问:怎样检测直接染料染色织物干热处理前后的色变?答:直接染料染色织物在干热处理后会发生色变,从而影响染色质量。目前常用的直接染料主要有直接混纺(D型),直接耐晒(L型)和普通直接染料(N型)三大类。在实际生产中,前两种应用较多。笔者就它们中常用的40只品种的染色织物在干热处理后的色变情况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8.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17):53-53
问 :高温型分散染料能用载体法染涤纶吗 ?答 :对于涤毛、涤锦、涤腈和涤氨等混纺交织物以及“三合一”、“四合一”等含涤纶产品 ,本该根据各种纤维的特性 ,选用相应的染料和工艺采取条染进行染色加工 ,以减少互相沾色 ,提高色牢度。涤纶应采用高温高压染色 ,而许多含涤纶织物中又含有不耐高温的纤维 ,因此只能采用载体法对涤纶染色。当然 ,选用的载休应该是环保型的最适应载体法染色的是小分子量的低温型分散染料 ,然而该类染料色谱不全 ,而常用的如分散深蓝H GL ,翠蓝S GL ,红玉S 2GFL ,紫HFRL ,大红S G、S BWFL和嫩黄S 4GL等均…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5,31(11):54-54
  相似文献   

10.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6,32(21):59-59
问:怎样避免直接混纺染料染色后烘燥产生色变色花?答:织物卷染染色后在烘简(锡林)上烘干,若织物含水量过高,会使织物上的染料产生泳移,从而产生色变色花。直接混纺染料色泽鲜艳,但其得色率仅为普通直接染料的66.3%。提高直接混纺染料的得色率,要相应延长保温染色时间,尽量在染色过程中使染料分子与纤维素纤维有更多的结合机会,从而提高其得色量。提高直接混纺染料得色率的另一要点是在染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NaCl、Na2SO4),以促使染料上染。否则,不能体现出直接混纺染料的优越性。染毕若水洗不净,浮色较多,则在烘干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泳移,而导致色花。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19):53-53
问:如何用直接黑染桑蚕丝和粘胶丝交织丝绒?答:桑蚕丝和粘胶丝交织丝绒主要有65111乔其立绒和65302金丝绒两种。前者是以桑蚕丝为地经和纬线,粘胶丝为绒经的平素交织立绒织物;后者则是以桑蚕丝为地经和纬线,粘胶丝为绒经的交织经通绒织物。因此可见,它们的经/纬组分基本一致,所以练染方法也相似。选用直接染料染色,因为直接染料既可染纤维素纤维,又可染蛋白质纤维,我们选用直接黑DRSN、DHR、DANBA、VSF600、GGF和耐晒黑GF等染料(均属环保类染料)。对纤维素而言,直接染料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力;而对蛋白质纤维而言,主要是成盐结…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12,(11):55
问:如何控制直接混纺玫红D-RF的染色色光?答:染色实践中,随染色深度变化,许多染料的色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定差异。诸如橙、紫、棕、灰、嫩黄、桃红、艳绿、翠蓝甚至黑色等,其色光都会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对于直接混纺玫红D-RF(C.I.227),染得越深,其色光越向橙色光偏移,这并非是染料的质量问题。该染料的色相和色牢度大多以1/1的标准深度标示;至于非标准深度时色相及色  相似文献   

13.
生产高支苎麻/腈纶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55/45■麻/腈纶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对原料、配比、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参数的优化等技术关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8,34(18)
问:怎样确保直接混纺染料染色织物泛色后的恢复? 答:直接混纺(D-型)染料色谱较全、用途广,是一类高性价比的新颖直接染料。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聚氰基,故分子量较大,上染织物的色牢度比其它直接染料优秀,还具有耐弱酸介质、耐高温高压的特点,可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目前,其较多被应用在涤棉(粘胶)混纺交织物染色上,也可作为一种高级直接染料应用在天然丝、动物皮毛和锦纶等纤维上。但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分散/直接混纺染料染米灰、中咖啡、藏青和灰等色泽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泛色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问与答     
问:为什么毛/粘混纺织物染色不能使用硫酸? 答:毛/粘混纺织物一般采用两种染料进行染色:一种是酸性、活性染料两浴法染色;另一种是酸性、直接混纺(D-型)或耐晒(Solar)染料同浴一步法染色。前者由于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大多数用于高档精纺面料的染色;后者在生产上则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7,33(23):59
问:怎样克服腈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溢流染色色花? 答:目前,在溢流染色机上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产品产量很大,接近于长车染色的生产量。采用阳离子染料在溢流机上染碱改性涤纶(CDP)和腈纶(PAN)织物时,常会出现色花。要克服该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染料溶解称取染料后,必须立即加入适量的冰醋酸润湿并搅拌均匀。一方面,防止染料粉尘飞扬,影响车间环境;另一方面,HAc是阳离子染料的润湿和溶解剂,与沸水以1g:500mL冲入桶内进行搅拌,可使阳离子染料充分溶解。  相似文献   

18.
苎麻与细旦腈纶混纺针织纱的纺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国华 《纺织学报》2002,23(3):28-29
介绍苎麻/细旦腈纶针织纱的纺纱特性,并分析了加工工艺、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麻/细旦腈混纺纱有良好的性能,适合作针织用纱。  相似文献   

19.
中长腈纶与eks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吸湿发热eks纤维的特性.采用中长腈纶纤维与吸湿发热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由于eks纤维的回潮率较大,纺纱各工序应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以便稳定成纱质量;由于eks纤维的强力较小,清梳工序一定要合理配置工艺参数,以减少对eks纤维的损伤;由于腈纶纤维弹性大,棉卷退绕时容易粘卷、分层不清,必须采取防粘措施,以减少粘连.  相似文献   

20.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5,31(3):58-58
问:间歇式染色有哪几种状态及其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