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陕南移民安置工程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安置点规划与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及整体生态规划未能有效结合的问题,以村镇规划体系为基本框架,构建融入景观生态学方法的安置区规划体系;重点探讨安置区总体规划层面基于景观生态评价的生态功能区划、安置点选址规划、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的方法与策略,为加强安置区规划与镇域村镇规划体系的衔接、促进安置点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相协调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志诚  侯雷  兰贵盛 《规划师》2006,22(2):69-72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相似文献   

3.
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低碳城镇规划应该以低碳生态为编制理念,按镇域规划、镇区规划两个层次展开,本文对低碳城镇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规划强调低碳经济系统和低碳城镇规划理念,从镇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引和重要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对规划策略进行解读:镇域规划层面强调低碳经济园区产业系统、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交通系统、低碳物流系统和扩大碳汇系统等技术应用,总体规划层面注重园区低碳经济系统设计、低碳经济园区整体形态把握、土地利用形式和结构布局、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区城市设计层面强调减少碳排放的规划设计技术运用、注重低碳城市生活模式研究、生活居住社区规划与设计低碳编制技术研究,旨在建立低碳生态型城镇规划模式,为我国的城镇规划发展提供又一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相似文献   

5.
从方案到政策:"生态优先"的广州空间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优先"是城市规划领域中提及最多的规划理念,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理念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生态优先"的空间规划实践,将这些实践总结为"方案"和"政策"两个层面。接着,回顾和反思了广州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总结了广州"从方案到政策"的路径。战略规划确定了市域的生态结构、形态,为总体规划的空间方案提供支撑。而总体规划通过生态的综合研究进行了四区划定,并结合市域生态结构,形成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形态。进而,生态专项控规、基本生态控制线立法、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等工作将使方案转变为指导实施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的新时代下,反思传统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其他镇域空间性规划在规划思维上的不同,针对"三农"问题的规划深度不够,以及规划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从根源上整合各专业人才以统筹规划思维,从内容上立足于当地特色资源以强化规划的便农性,从程序上增加公示方式和次数以扩大社会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武汉市镇域总体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出发,分别剖析了现行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基本控制要求。结合黄陂区王家河街胜天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实践,以自下而上的思路提出乡镇总体规划在编制及指导村庄规划时,应把握土地指标的刚性控制和指标分解在空间布局上的弹性控制两个方面;研究提出刚性与弹性并重的土地用途管理机制以及弹性发展区的划定,以期为乡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有效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脱贫致富的大背景下,位于行蓄洪区的小城镇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对处于这特殊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并以阜南县蒙洼行蓄洪区曹集镇总体规划为例,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镇域产业规划及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涵养区不仅具有城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保护的重要功能,也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以修复生态环境为根本,实现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为目的,对生态涵养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明晰莒南生态涵养区存在的问题和价值的基础上,以恢复生态涵养区的自然生态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依据,探索生态涵养区内保护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划策略。对莒南县生态涵养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碧水蓝天"的景观风貌,生态涵养区内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昌东  方勇  喻建华  李海军 《规划师》2012,28(11):85-90
研究从武汉市镇域总体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一编制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两规"在基础数据、用地分类、城镇边界和空间管制分区等核心问题上的对接思路,并从试点选取、标准制定和规划衔接等方面对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实践进行了总结。武汉市探索编制的"两规合一"的乡镇总体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在实施层面的充分融合,为后续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合一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滞后,生态系统脆弱,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17个区(县)为例,通过分析其生态特征和城镇化动力,识别其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生态约束条件,判断各区(县)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约束的挑战强度,并从规划前期研究、规划控制内容、规划引导策略及城镇体系布局4个方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全域视角下的镇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村镇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传统镇域规划实践体系和理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研究通过对全域视角概念的解析,在对现有的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点)规划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的规划编制实践,探讨了全域视角下镇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的构建,并明确了编制要点,以期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是全省绿道网规划的骨架和基础。以安徽省域生态资源的特征与土地适宜性分析与评价为基础,构建省域绿道网规划的方法与路径,提出绿道综合性的保护与规划策略,规划形成"两纵、三横、两链"的省域绿道主线、5片区绿道支线组团的安徽省域绿道总体规划格局;并探讨了绿道网规划的特色与策略,以期为区域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特色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已被广泛认可和实践,西部特色小镇的规划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拓展。文章引鉴特色镇研究成果,以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为例,确定其特色镇类型,分析制约镇域特色转化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产兴镇"的特色镇规划模式,完成有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城市总体规划,为特色小城镇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中产业空间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制镇量大面广,既处于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最基层,又直接带动与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建制镇既有城市的产业集聚与中心职能,又有发展与服务于农业等任务;村庄亦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它是建制镇规划的基本单元。所以,建制镇总体规划尤其是在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应体现这一特点并逐渐向上述发展目标诱导。 以镇城区与村域为单元的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主要应明确镇区与村域产业发展方向、社会化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人口分布与调整、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以及镇域村镇整体上上述内容的结构与布局。在镇域村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背景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以规划体系创新积极开拓集约和创新发展思路,在全省范围展开县(市)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该文结合规划编制实践,总结了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以期对探索和完善新的规划类型以及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有所贡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和当前的规划热点。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对该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市县域范围内最大的规划,在"三规合一"中应代替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北京城乡规划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谷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首都,立足生态保育,谋划绿色发展,绘就了平谷区城乡发展建设的科学蓝图。平谷分区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定位、任务的深化落实,是指导平谷区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开门编制规划""探索城乡改革""科学保障实施"是本次分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规划成果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的主要抓手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和当前的规划热点。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对该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市县域范围内最大的规划,在"三规合一"中应代替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7,(7)
我国对于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视逐渐加强,开展了禁建区、限建区、非建设用地和结构性绿地等的规划实践,但能够落地实施、起到良好管控效果的实践甚微,而城市建成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出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与环境保护领域侧重于污染防治、环境治理不同,城市建成区规划需要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手段,并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与既有的城市规划技术框架对接。文章在"多规合一"的框架下,整合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提出划定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