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层气藏采收率计算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预测气藏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经验取值法等8种方法。由于白庙气田沙三^3-4气藏埋藏深,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井底积液,气藏采收率研究难度大,因此,研究气藏储气砂体的连通率和单井控制储量,选择适合气藏特点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确定气藏采收率,使其更反映气藏实际。提出的深层气藏提高采收率的相应对策,可以指导同类气藏科学合理地开发。  相似文献   

2.
川南裂缝性有水气藏具有小型化、有水和封闭性的特点,一口井就是一个单独的裂缝系统,同一构造、同一气藏上有很多的裂缝系统,裂缝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整装气田,气井投产时间先后不一,产能建设视气藏储量和产能而定,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式,这给气藏开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气藏试采和产能建设之前,摸清气藏储量和产能是经济有效气藏的关键。为此,文章对气藏储量和产能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但是现有的方法大部分局限于气藏开发的中后期,而早期根据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计算气藏储量和简易评估气井 能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通过对利用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计算储量和产能的方法作了专题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川南地区裂缝性有水气藏计算储量和产能的气藏早期储量预报的对数差值法和确定气井无阻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已在川南气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多层气藏一井多层开采技术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藏开发中,所遇到的气藏基本上都为多层气藏,而在气藏开发方案的决策中,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的划分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气藏开采中的分层采气和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气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界限对划分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和单井采气方式的确定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文章在建立层间无串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藏压力、储层物性方面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因素分析方法入手,获得了多层气藏开发单井合采(分采)技术界限和界限方程,并通过实例应用说明了图版解释方法。实例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多层气藏开发层系划分提供正确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压降法是蜀南地区动态储量计算最主要的方法,由于蜀南地区裂缝性气藏的复杂性,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通过对裂缝复杂气藏的地质模式和开发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对复杂裂缝气藏压降储量的计算方法,应在气藏开发的不同阶段多次复核气藏储量,及时掌握气藏动态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气藏具有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埋藏深,异常高压等特点,因而确定气藏采收率的难度很大。目前气藏采收率测算方法比较多,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经验取值法,类比法等8种方法。章针对复杂断块气藏埋藏深而对采气工艺要求高,构造复杂增加布井方式难度,单井生产层数多而使压裂改造难度增大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从而确定了适合该类气藏特点的一种或几种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方法,使其更反映气藏实际生产情况,这对同类气藏采收率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压降法在凝析气藏应用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降法是气藏工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不但可以确定定容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而且还可以判断气藏的驱动类型,以及预测未来的开发动态。本文依据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地层压力下降,流体组分变化的特点,对压降法在凝析气藏中的应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压降法计算凝析气藏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时,必须考虑开发过程中流体组分变化因素,特别是对高含量凝析气藏更不可忽略。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凝析气藏实际。  相似文献   

7.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龙头-吊钟坝石炭系气藏从1997年开始转入正规开发以来,随着气藏的开采,气藏产能的递减速度较快,达不到开发设计预期的开发效果,降低了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为减缓气藏递减速度,延长气藏采气周期,提高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该气藏地质开发特征的分析,对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认为:气藏构造的变化、储层平面分布的非均质性,补钻开发井物性变化;初期对气藏地质开发特征认识不足及测井解释方法不当,使气藏储量偏大;气井出水影响了气藏正常产能、采收率及气藏平衡开采等均是影响气藏开采达不到预期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复杂断块气藏剩余气储量计算及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部分气藏采出程度已在50%以上,为充分挖掘已开发复杂断块气藏的潜力,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减缓递减,提高气藏采收率,应用采气量估算法、数值模拟法和目前地层压力法等3种方法计算复杂断块气藏的剩余气储量,并总结了复杂断块气藏剩余气分布的三种形式,为下步气藏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高边水气藏采收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藏开发实践表明,边水气藏的采收率要比定容气藏低得多。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边水气藏的采收率一直是气藏开发领域的一大难点。为此,从目前边水气藏的采收率普遍较低的现状分析出发,通过对边水气藏气、水两相渗流特征及影响水驱气藏采收率机理的分析发现,气藏的废弃压力和水侵波及系数是控制气藏一次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边水驱气藏的采收率,目前传统的做法是控制气藏开采速度、保持气藏能量、尽可能地延长气藏的无水采气期和控制边水的入侵速度,这种开采方式最终造成边水气藏水淹时的废弃压力很高,而采收率较低的局面。由此建立了加快边水气藏开采速度、降低气藏废弃压力、增大水侵体积系数可以有效地提高边水气藏采收率的观点,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并以实际边水气藏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说明了本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研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凝析气藏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气藏的油气藏。因为气藏压力低于露点之后流 出现了反凝析液相物,所以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应和普通气藏的有较大不同,要求建立的方程既可以表示气藏弹性性能释放的过程,又可以描述气藏反析现象,由凝析所藏开发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物质平衡方程,为解决凝析气藏开发的地质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段。经过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适合各种类型的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11.
��������٪��ϵ���������뿱̽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不具备生烃能力,但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侏罗系气藏。按烃类来源,这些侏罗系气藏可分为:以上三叠须五段生油岩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和以须二气藏为气源的远源型次生气藏。前者按储层性质则又可细分为致密型和常规型两亚类气藏。气藏类型制约各自的规模、储量和勘探方法。类型划分明确了该区侏罗系气藏的成因。从形成机制出发,认为以须五段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是川西南部、中部的主要侏罗系气藏,是本区今后寻找大中型浅层气藏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对已知侏罗系气藏的扩大勘探,评价出名山-百丈-大塘铺一带是川西地区寻找近源型气藏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中浅层天然气藏是受构造控制的透镜状岩性气藏。气藏储集层埋藏浅,压实作用差,胶结程度低,结构十分疏松,含气砂体多数具有边底水,气水关系复杂。为了实现胜利油田天然气发展规划,必须分析浅层透镜状岩性气藏的储层损害机理,为浅层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对浅层气藏储层损害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胜利油田储层有不同程度的出砂问题和储层水侵问题,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储层水侵。  相似文献   

13.
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性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宁生 《天然气工业》2006,26(12):38-41
为了经济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气藏,对液相滞留、应力敏感性、水相自吸入等低渗气藏储层的主要伤害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低渗气藏开发的主要关键性技术包括:①低渗气藏储层综合表征技术的应用(气藏地质和气藏工程);②低渗气藏钻井技术(水平井、大斜度井技术和气体欠平衡钻井技术);③低渗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然后探讨了低渗气藏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加强发展的5个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和储层预测;井间动态监测技术;低渗透气层改造技术;复杂结构井提高低渗气藏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是气藏工程中的重要方法。由于凝析气藏的特殊性,使得其物质平衡方程式相对比较复杂,目前最有效的提高凝析气藏油气采收率的开发方法是循环注气。对于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注入与采出的烃类流体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循环注气凝析气藏原始储量时,通常直接将采出的凝析油折气加上采出的干气,再扣除注入干气后作为气藏产气量,由于忽略了注采烃类的差异,会造成偏差,偏差大小将会随着凝析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凝析油含量比较高的凝析气藏,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基于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与相态理论,文章推导出考虑注采烃类组成差异的新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物质平衡方程,并应用于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储量计算,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新方程计算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碳酸盐岩气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现的气藏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的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已经成为陆上开发有前景的气藏类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不同于碎屑岩气藏,正确认识碳酸盐岩气藏的类型和开发特征对于增强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的实践,按照"实用性、指导性和科学性"的划分原则将碳酸盐岩气藏分为缝洞型、礁滩型、岩溶风化壳型和层状白云岩型4种类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以多缝洞单元为特征;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以多气-水单元为特征;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以发育不同规模尺度优劣储集体为特征;层状白云岩气藏以发育层状白云岩储层为特征。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划分和开发特征研究为全面认识碳酸盐岩气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相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6.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are those reservoirs which develop in widespread tight sandstones with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rocks and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Xujiahe Formation of the middlesouth transition region, Sichuan Basin.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Xu1 Member and reservoir rocks of the Xu2 Member are thick (Xu1 Member: 40 m, Xu2 Member: 120 m) and are distributed continuously in this study area. The results of drilled wells show that the widespread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Xu2 Member are charged with natural gas. Therefore, the natural gas reservoirs of the Xu2 Member in the middle-south transition region are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The accumulation of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an adequate driving force of the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a “one-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this simulation, the natural gas of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moves forward with no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PMP), and the natural gas saturation of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7.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由山1、山2、盒1、盒2和盒3等气藏构成,这些气藏纵向上交错叠置,平面上连片分布。气藏类型为低渗透致密砂岩定容弹性驱动岩性气藏。山1和山2气藏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盒1、盒2和盒3气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流相河道砂体沉积。盒2和盒3气藏所产天然气为干气,其余均为湿气。下二叠统叠合气藏为低丰度、中深层、中—低产大型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结果表明,盒3和山1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高,稳产性好,盒2气藏次之,盒1和山2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低。多层合采可以提高单井产量,间歇生产有利于气藏的稳产和提高气藏采收率。对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的认识是编制气田开发方案,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气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长岭断陷中部隆起区有机成因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CO2气藏的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应用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研究两种气藏的形成时间、期次和序次,并建立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综合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有机成因气为过成熟煤成气,来自营城组、沙河子组及火石岭组烃源岩;无机成因CO2气以幔源成因为主、火山岩自身脱气成因为辅,气源断裂体系的展布与幔源火山活动脱气是无机CO2气藏富集和运聚的两大主控因素.长岭断陷烃类气体先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81~86 Ma,姚家组沉积期一嫩江组沉积早期),CO2气后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约28 Ma,古近纪末);CO2气藏主要赋存于营城组火山岩中,单独存在或与烃类气体混合存在,且烃类气藏位于混合气藏的上部.  相似文献   

19.
拓展新思路、提高气田开发水平和效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我国天然气工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特别要大力发展和创新低渗砂岩气藏、深层异常高压气藏、多层疏松砂岩水驱气藏、高含硫气藏和深层凝析气藏开发开采技术。文章就其中一些复杂气藏的开发问题提出了10条建议,希望能拓展新思路,特别关注一些我国还未应用的工艺技术,包括水驱气藏注N2或聚合物粘稠液阻水治水技术、水驱气藏与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注N2技术、凝析气藏提高气藏采收率和单井产量的各种技术。另外,发展我国压缩机装备和注气技术、加强与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石油天然气科技交流也至关重要,成组气田开发和低渗气藏试井及动态分析工作等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