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叶澄宇 《丝绸》2002,(8):12-13,16
回顾了2001年度江苏省茧丝质监与检验的三项主要工作,列举了在茧丝质监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对如何提高江苏茧丝质量提出了加快茧丝质监立法,全面推行茧丝公正检验,建立茧丝公正检验基金等三方面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叶澄宇 《中国纤检》2003,(10):38-40
2003年1月14日,对于我国茧丝质监战线的同志们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一部盼望了数十年,对我国茧丝质监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茧丝办法》)以国家质检总局第43号令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并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又一个专项纤维质量规章。它标志着我国茧丝质监工作长期以来有标无法历史的结束,开创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茧丝质监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迈进的新局面。通过学习《茧丝办法》,结合自身在基层一线20年来从事茧丝质监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我…  相似文献   

3.
茧丝产业是广西重要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蚕茧、生丝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9%和39%,全产业链年度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广西地区自2007年开展桑蚕干茧公证检验以来,纤维质量监测为促进广西茧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纤检》2014,(13):16-19
根据《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实施了2013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工作,完成了桑蚕干茧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本刊现将《2013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刊发,以助有关部门和机构在下一年度加强质量管理,稳定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5.
2007/2008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纤检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纤维检验局从2007年开展了桑蚕千茧公证检验试点工作。公证检验的实施对于控制蚕茧质量,规范交易行为,促进以质论价、公平交易,指导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纤检》2010,(11):82-83
<正>中心主要承担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公证检验、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等指令性任务,并接受各类茧丝产品质量委托检测业务。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宿迁地区茧丝行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阐述了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对茧丝行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结合实际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地方茧丝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蚕茧生丝质量监测是纤监系统机构改革后面临的全新课题,是在履行公证检验职能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模式的一种新定位、新思路,旨在通过新的管理方式服务茧丝质量提升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确定在山东省域开展试点,利用2020、2021两年的时间探索新型监测方法,研究构建蚕茧生丝质量监测工作体系,为全国蚕茧生丝质量监测工作的全面实施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纤检》2003,(7):5
本刊讯为切实做好2003年茧丝质量监督工作,维护茧丝生产、流通秩序,保护茧丝资源,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促进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中国纤维检验局近期制定并下发了加强茧丝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专业纤检机构认真贯彻落实《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茧丝办法》),在整顿和规范茧丝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充分发挥茧丝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和作用。《茧丝办法》的颁布实施,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加强茧丝质量监督工作,参与整顿和规范茧丝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有力武器。中纤局要求各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认真组织本地区有关茧丝行政执法的学习、培…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颁布了《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即28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颁布标志着茧丝市场从长期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迈进,是茧丝绸行业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迎接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办法》的颁布也为提高茧丝质量,强化茧丝质量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以下就现阶段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和强化行政执法工作谈一些设想。一、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专业纤检机构质量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办法》中进一步确定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是茧丝质量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蚕桑丝绸业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曾经为山西纺织行业作出过重大贡献,鼎盛期全省年产鲜茧5000多吨,缫丝厂16家,缫丝机规模达3万多绪,年产白厂丝400余吨,收烘茧站100多个,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省。但山西的茧丝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属于茧丝次产区。做好山西茧丝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不仅对山西茧丝事业的发展有益,对茧丝非主产省区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纤检》2007,(6):10-12
第一条 为规范桑蚕干茧交易行为,健全桑蚕干茧公证检验(以下简称干茧公检)制度,维护茧丝市场秩序,保证通过市场交易的桑蚕干茧的质量和数量,根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桑蚕干茧》(GB/T9176—2006)国家标准,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在2003年1月14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3号令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从法律上讲,《办法》的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茧丝质量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办法》比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茧丝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茧丝纤维的质量特点,在总结了茧丝质量监督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的基础上,确立了几项制度。其中重点是桑蚕鲜茧收购、桑蚕干茧加工质量保证条件审核制度和茧丝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办…  相似文献   

14.
提出将桑蚕干茧质量公证检验纳入“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同时推进的建议,分析了桑蚕干茧质量的现状、潜力以及推行桑蚕干茧质量公证检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阐述了推行桑蚕干茧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是提高我国原料茧质量的金钥匙观点。指出必须在加强部门配合与协同、配套法规建设、质检机构和质检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工夫,才能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茧丝质量公证检验制度与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杨斌 《中国纤检》2006,(12):13-14
通过对扬州市蚕茧收购市场质量状况、影响茧丝质量的违法行为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围绕茧丝质量的核心环节从根本上提高茧丝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盼望多年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出台。加快蚕茧质量监管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需要,更是贯彻实施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必备条件。保障体系不健全,没有切实可行的茧丝标准,监管办法难以实施。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1.加强茧丝质量监督管理,提高蚕茧质量,使我国成为茧丝强国我国茧丝产量占世界茧丝总量的80%左右,是为数不多的能占垄断地位的产业之一。然而蚕茧质量差,吨丝耗原料茧(缫折)高,影响干茧、鲜茧价格自然低,加之收购不能兑现以质论价政策,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致使蚕农不愿在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纤检》2007,(6):5-9
为贯彻落实全国专业纤维检验工作会议精神,依据《2007年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点》,2007年5月22日中国纤维检验局印发了《经营性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工作规程(试行)》和《茧丝交易市场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施办法(试行)》。现全文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宏观     
《中国纤检》2009,(8):4-4
中纤局发布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适应茧丝绸行业发展和“东桑西移”工程的需要,有效指导茧丝工农业生产.进一步规范茧丝交易行为.促进以质论价、公平交易.稳步提升公证检验工作对桑蚕干茧质量的控制力。日前,中国纤维检验局向全系统印发《中国纤维检验局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丽 《中国纤检》2006,(4):7-7,10
根据实施生丝公证检验检工作的实践活动,阐述生丝公证检验维护了茧丝市场秩序、提高了生丝产品质量、拓宽了纤检机构的质量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0.
肖航 《中国纤检》2005,(Z1):12-13
分析了执行《茧丝质量管理办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从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整顿收购秩序、提高蚕农积极性三个方面加强茧丝质量管理,维护蚕农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