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提前获知砂子、石子的含水量,是保证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在预拌自密实混凝土(SCC)和干硬性混凝土制品生产中.混凝土领域的技术专家都认为:混凝土原材料标准配合比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本文详细叙述一种基于TDR无线信号技术的骨料水分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制透水系数测试装置测试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主要研究了成型工艺、设计孔隙率、石子粒径、砂率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透水系数测试装置可以较准确地测试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各种成型工艺下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不同的透水系数。砂率越大,透水系数越小;石子粒径越大,透水系数越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越大,透水系数越大;有效孔隙率与透水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砂率是指单位混凝土中砂子的质量与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子的作用是填充石子间的空隙,用砂浆包裹在石子的外表面以减少石子间的摩擦,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砂率的变动会使石子间的空隙率的总表面积有显著的变化,因而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砂率过大,石子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都会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对的水泥浆显得少了,使得拌和物的流动性降低;若砂率过小,又不能保证石子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拌和物的流动性,并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易造成流浆和离析现象.简言之,只有合理砂率,才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较高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而水泥用量最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成型工艺、设计孔隙率、石子粒径和硅灰掺量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成型和压制成型试样孔隙率满足设计孔隙率要求,透水系数大于0.5 mm/s,抗压强度较高;设计孔隙率15%时各项性能较好;石子粒径对试样性能影响较大,石子粒径越大,透水系数越大,抗压强度越小;硅灰掺量在5%时可明显提高试样的抗压强度,较未掺硅灰试样其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1981,(1)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料计量控制对混凝土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其影响幅度,我们作了有关的试验工作。一、试验用材料 1.水泥 500~#矿渣硅酸盐水泥(老标号)及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新标号),其28天软练抗压强度为503~555~#。 2.石子粒径0.5~4cm碎石。 3.砂子平均粒径为0.522,细度模数为3.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的成型方式、水泥浆体分布、孔隙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浆体的包裹性能以及用量影响水泥浆体分布状态和孔隙率,从而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为了使透水混凝土中的石子实现紧密堆积,应采用振动振实和静压振实两种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7.
安斌斌 《城市建筑》2013,(12):65-65
水泥浆、砂子和石子是土建工程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搅拌加工处理,形成的水泥浆体和骨料复合型脆性材料。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一般由碳化收缩、塑性收缩等几种,形成的裂缝具有各种程度的危害性。本文将在分析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同时,深入研究如何控制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杨松林  张振宇  罗丽文 《山西建筑》2010,36(30):166-167
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砂子表面形态、石粉含量及岩性问题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出砂子是引起混凝土性能异常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必须重视并注意。  相似文献   

9.
(二)普通混凝土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上面已作介绍。(2)砂:混凝土中用的砂一般为粗砂或中砂,粒径在0.5-5mm。砂子的孔隙率一般在35-45%之间,最好不要大于40%。一般用砂子的颗粒级配来控制。其含泥量当混凝土在300号以上时,不大于  相似文献   

10.
探讨骨料的含泥量超标、石子超逊径超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按L1(644×23)正交表进行混凝土试验设计,利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砂子含泥量、石子含泥量、石子超逊径对混凝土拌合物、抗压强度、抗渗性及抗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砂子粗细不同,对混凝土的流动性、配合成分及其它一些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砂子粗细常常变化,显著地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给质量控制造成困难。笔者曾进行过砂子细度模数不同对混凝土影响的试验,现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当下北京市砂子资源的紧缺以及品质的不稳定对搅拌站混凝土质量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搅拌站混凝土的成本控制造成了不利影响。通过对北京市某搅拌站俩种厂家砂子的混合掺配,比较研究了单独使用厂家砂子和使用混合掺配砂子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前提下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得出了预先混合掺配砂子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混凝土成本的结论,为搅拌站成本控制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建筑》2012,(11):51-51
<正>施工缝凿毛以往多在混凝土硬化以后进行,不仅给施工人员操作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混凝土没硬化前就凿毛会使砂子、石子松动,从而降低施工缝混凝土抗压强度,容易出现冷缝,新旧混凝土粘结力也会降低,影响混凝土施工缝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子、矿物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的产量持续保持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仅用于生产混凝土的砂石材料每年就超过100亿吨。随着如此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源源不断进入工程应用,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混凝土原材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急需构建可持续的混凝土原材料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混凝土施工中,测定砂子的含水率是调整施工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工地上常用的炒干法,设备简单,方法简便,试验速度快。但对泥污含量较多的砂子,测定精度较差是其主要缺点,因而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排水法(即重量法与体积法)测定砂子的含水率与表面含水率,不但具有炒干法的优点,而  相似文献   

16.
施工缝凿毛以,庄多在混凝土硬化以后进行。不仅给施工人员操作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混凝土没硬化前就凿毛会使砂子、石子松动.从而降低旖工缝混凝土抗压强度。容易出现冷缝.且新旧混凝土粘结力也会降低,影响混凝土拖工缝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引入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两个参数,并研究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指数函数关系;骨料级配与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能影响较大;适量体积砂子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不降低其透水性能,且体积砂率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与粒径;以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与级配、体积砂率为参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导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施工缝凿毛以往多在混凝土硬化以后进行,不仅给施工人员操作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混凝土没硬化前就凿毛会使砂子、石子松动,从而降低施工缝混凝土抗压强度,容易出现冷缝,且新旧混凝土粘结力也会降低,影响混凝土施工缝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施工现场控制混凝土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从原材料中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控制,具体的计量和按规范操作的工艺,直至施工管理,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明确分工,工程开工前的材料取样检测,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确定砂石用量的新方法。具体步骤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确定浆体体积之后,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石子空隙率与种类,选择石子体积用量,最后根据绝对体积法计算砂子体积,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科学合理、易于接受与掌握、适用性强,同时避免了工程人员以往确定砂率时的盲点与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