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回顾"十一五"期间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主要成就;针对黄河水文测报能力在新时期流域开发治理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问题,提出了推进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水沙在线监测能力、充实调整水文站网、开展测站单值化改造、推动宁蒙河道和河口滨海区测验体系建设、加快主要暴雨洪水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提升黄河水文测报能力和实现水文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黄河宁夏测区水文测报及防洪防凌调度的决策会商指挥等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防汛”的模式,开展了基于MVC设计模式建设集水情查询、远程视频监控、水文气象信息及水文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搭建和应用提高了水文情报会商的质量,保证了水文情报成果的精度,可实现黄河宁夏测区水文测报能力提升的现代化水平,为黄河宁夏段防洪防凌调度的决策会商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会商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底,黄委水文局正式启动了黄河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山东水文水资源局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现代化全覆盖式自动化水文测报网络。经过两年的探索研究,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架设、第二代模块化遥控吊箱的推广使用、气象场自动化改造和山东黄河水文信息综合平台终端建设的推广,山东测区目前已基本实现全  相似文献   

4.
谷源泽 《人民黄河》2019,(10):16-19
在总结黄河水文现代化发展现状、充分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判新时期水利"强监管"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的新要求,提出现代化建设目标,从考核指标、技术途径、组织架构、具体措施等方面明晰现代水文发展思路,围绕水文站网完善布局、测报能力提挡升级、信息服务提质增效等,谋划推进黄河水文现代化、打造"智慧水文"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水文现代化,满足基层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以水文信息采集自动立体化、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服务多样化为表征的水文现代测报体系,持续推行自动测报、巡查验证、机动运维相结合的水文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测站主测、中心主算、机关主管"的水文测报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无、缺资料地区大尺度的水文模拟是水文学的一个热点。黄河源区(唐乃亥以上)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水文、气象资料较少,很多地区依然处于无资料状态,黄河源区多年(1919-2000年)平均径流量占整个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3%,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产流区。为了分析黄河源区的产汇流机理,基于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对黄河源区的物理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以水文水资源情势为核心的黄河源区环境生态系统近年发生了显著变化。文中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监测体系的不完备和不完善,黄河源区环境生态系统主要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无法弄清,对许多现象的解释仍处于“推测”层面,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后对构建基于水循环的黄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测报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想和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论述了黄河中游水文测报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水文测报技术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水文测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了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水文测报能力;通过开展测验方法研究,完善了水文测验设备、水文测报仪器,改善了测报工作条件;通过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探索现代化通讯技术,自主研发了应用软件,建立了集合转发点,使水文测报信息通过短波、电话、卫星自动接收,提高了水情传输速度和精度,保证了水文测报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区断流成因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近些年黄河源区的降雨径流特点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黄河源区断流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偏少、气候偏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黄河源区断流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促进了断流的发生,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根据黄河源区的自然条件和断流成因初步提出了预防断流的对策:加强黄河源区水文、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研究;加强黄河源区水利工程的统一规划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制定、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9.
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特性和近期变化情况的分析 ,得出黄河河源区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 ;降水量自 90年代以后持续偏少 ,这种偏少趋势还在发展 ;径流因降水的影响也在持续偏枯 ,且幅度更大。黄河河源区本来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 ,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平衡 ,水文水资源情势和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已严重影响到整个黄河流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牛玉国 《人民黄河》2006,28(10):6-8
简要回顾了黄河水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黄河水文业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黄河水文面临的问题,展望了黄河水文发展方向,提出了黄河水文“十一五”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黄河流域基于水循环的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从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生态现状出发,阐述了充分利用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实施黄河源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扭转黄河河源区生态恶化趋势,增强黄河河源区生态系统本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黄河源区封开河日期的预报模型,对于填补黄河源区凌情研究的空白,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对源区径流过程的影响十分重要。根据黄河源区的水文、气象资料,从热力因素、水力因素和河道条件等方面筛选了影响河流凌情演变的主要因子,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封河日期和开河日期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精度的黄河源区河冰封开河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文过河缆道测验在传统水文测验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测验手段。本文主要结合黄河水文近年来开展的水文测报水平升级活动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说明水文过河缆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要实时水情短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是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结合黄河实际,不仅实现了水情信息实时发布和查询,使得各级防汛决策部门可以在任意地点及时获取黄河重要实时水情信息,争取防汛指挥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数字防汛"和黄河水文测报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黄河水文数据长期靠手工处理的落后局面,实现治黄事业的现代化,黄委会防汛自动化测报计算中心经过四年努力,在VAX-780机上建成黄河水文数据服务系统(1.0版本),并于1989年11月29日通过了黄委会级鉴定。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有20多年的历史,该系统是应用遥测、通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完成江河流域降水、水位、流量、蒸发量、闸门开高等水文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替代了人工采集水文数据,减轻了水文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了测报工作的安全性和测报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报汛的速度和数据精度,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水文自动测报产生了巨大作用水文数据传输方式从最初的超短波、电报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刻画黄河源区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过程,通过唐乃亥水文站SRI、源区SPI及3种小波分析方法揭示了1968—2020年黄河源区气象和水文干旱之间的周期性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广义极值分布是唐乃亥水文站最适宜的流量分布函数;以Gamma分布和广义极值分布分别作为降水和流量的分布函数,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法计算出SPI-9和SRI-1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8;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表明SPI-9和SRI-1具有相同的周期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表明SPI-9和SRI-1在不同周期尺度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黄河源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为9月,SPI-9序列可用于水文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3,(12):21-23
从站网密度、站网功能、河流水文控制目标、省界水量监测、防汛测报、测报方式和水文站网受水工程影响等方面对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现有站网密度为1 975 km2/站;现有站网功能在水文情报、水资源管理方面比重超80%,在城市水文、行政区界监测方面比重较小;流域面积在500 km2以上的河流中,30.5%为完全水文空白河流,河流水量计算控制任务艰巨;流域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省界河流中,径流控制现状满足率为81.8%;流量信息采集方式以人工为主;43.7%的大河控制站受水工程影响。提出了加强黄河源区站网建设、完善测站功能、加快水文测报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加强受水工程影响的河流水沙关系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有独特的水文特性及特点。近年来,黄委根据黄河水文的实际,对水文测报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3S技术在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随着3S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3S技术在整个黄河水文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大大提升黄河水文的测报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推进黄河水文由传统水文迈向现代水文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