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的风味面食——过桥米线,久负盛名。 一到昆明,友人便对我说:“到昆明不品尝过桥米线,就等于没到昆明;品尝过桥米线,不到“过桥都”就等于没有品尝到正宗过桥米线” 云南人所说的“米线”,其实就是米粉。当地人爱吃米线,就像北方人喜欢吃面条一样,而且米线品种也颇多,诸如炸酱米线、小锅米线、肠脆米线、肠旺米线、羊血米线、卤米线、凉米线等,但最为可口久盛不衰的还要数“过桥米线”。  相似文献   

2.
正(一)豆花米线到过云南的朋友想必都品尝过云南的过桥米线,云南是米线的王国,米线的做法数不胜数,过桥米线是最负盛名的,可还有一道米线也是在云南赫赫有名的,那就是今天要教大家做的"豆花米线"。材料:干的米粉,水豆腐,韭菜,猪肉糜,酸菜。调味料:酱油(面味),炸酱,白糖,麻油,老干妈辣椒油。做法:1.锅里放油翻炒肉糜,之后加入炸酱翻炒拌匀  相似文献   

3.
滇味拼盘、三夹鱼同过桥米线一样,同是云南地方名特食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人们甚至说:“不吃过桥米线、滇味拼盘和三夹鱼,不能说来过云南!”  相似文献   

4.
《餐饮世界》2023,(2):32-33
<正>为打造云南米线品牌,扩大云南米线市场占有率,做大云南米线产业,更好发挥云南米线产业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结合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实际,云南省商务厅等7部门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台20项以上云南米线产品和服务标准,培育云南“专精特新”米线生产企业3家、过桥米线连锁企业3家,力争在全国开设500家以上过桥米线连锁门店,实现云南米线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工薪族,我们的收入并不高,可在女儿小敏身上,我们从来不吝啬金钱.还好,小敏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市内最好的初中. 然而,上了初中的小敏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她接二连三的"出格",弄得我们万分生气.那天,我接到小敏班主任的电话,说她因为一句玩笑话,就用铅笔戳伤了一位女同学.回到家刚说她两句,她竟然不耐烦地顶撞我:"老妈,你好烦,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气得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关于狗的梦,有一个关于狗的梦的故事!里面有狗,哪管它真不真实!当然,最好有条狗,最好这个梦也是真实的!认识周志云是在一个婚礼上,她得知我是《狗迷》的编辑后,拉着我坐在了她的身边,讲起了她和一只萨摩耶的故事。甚至忽略了前来上烟敬酒的新郎新娘。而我则和她一起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忘了给新人份子钱……当周志云讲完故事的时候,她的眼圈有些红,我也有些难过,一是因为她的故事,二是因为桌子上已经没有什么菜了!于是我强忍住饥饿问她,如果我能为她做一件事,她想让我做什么?她连想都没想就告诉我说:“期待和天使的再次相遇,哪怕只有一天!”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在外的云南人,回到云南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甩米线,把米线瘾先过了。云南人对于米线的痴爱,如果不亲眼目睹你一定不信,小锅米线、过桥米线、豆花米线……说起云南米线那一定不得不提"过桥米线",它是云南美食的一张名片,独特的吃法和口味,让过桥米线享誉中外。都不用说在云南,仅仅是在昆明,大大小小的过桥米线店  相似文献   

8.
采访时,这家的女儿不愿意来,脸上有些轻蔑之意:"我从来不看媒体对我家的报道."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采访总是把她神化,"我没他们说得那么好".我看过以前拍的专题片,有她写的一封信:"如果世界上有神仙,为什么它保佑从山上经过的人,却不保佑我的妈妈……"这封信,加上音乐,很容易催泪.我问她,她迟疑一下,说:"这不是我写的."她说,"总把我们说得这么优秀,懂事,如果我做不到呢?"我看她之前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家庭困难不等于我可怜",脸上有点横眉竖目的.问她,她吐了下舌头:"我有点生气,他们老让我说感恩.""那你这次怎么来接受采访呢?"我有点奇怪.她想了一下,"我有一个心结想打开.""什么心结,能问吗?""不能问."  相似文献   

9.
一路的追赶     
正一段好姻缘,实在需要太多因素来促成,就算相爱,就算他是好人,就算不为钱烦恼,也还需要两个人精神层面的基本对等,差了哪一点,也不行。咖啡、王子相熟是在一家咖啡馆,当时他们都在那儿打工。打工和打工不一样,小翠是刚从乡下割完麦,壮着胆子进城开眼的,而人家布一是大学生,在那儿兼职赚外快。小翠进城的第二天,满街转悠着找工作,看见这家咖啡馆招服务生,便进去碰运气。一进门,小翠就被里面清雅的味道迷住了。她强烈地想留在这儿,干什么都好。女经理初看到小翠俊秀的小脸,也很欢喜,想留,一问之下,知道她才第二天进城,基本的礼貌用语都不会说,又打了退堂鼓,说:"我们对服务生素质要求蛮高,你不行。"  相似文献   

10.
佤族香猪手     
周礼 《饮食科学》2012,(11):44-44
在云南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佤族,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做得一手美食,香猪手就是其中之一。在佤族,猪前脚不叫猪蹄,而称为"猪手"。前些日子我去云南旅行,途经阿佤山区,在饱览了那儿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之后,自然要品尝一番那里具有民族特色的香猪手。我们随意来到一家小店坐下,跟店主说明了来意。店主爽快地说:"没问题!如  相似文献   

11.
<正>朋友李颖跳槽到某眼镜公司新媒体部做文案策划,一开始信心满满,后来她却有点吃不消了,说她的方案经常被枪毙,加班到很晚,经理却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经理对她的工作总是不满意,每次都可以挑出刺来,她为此很沮丧。李颖说:"我的每个方案他都要挑刺,到底是不满意我的工作,还是不满意我这个人啊。我都快被逼疯了,真的是分分钟想辞职!"  相似文献   

12.
正胡博士:您好!我是一位翡翠爱好者,平时经常去翡翠市场逛逛,闲暇时就看看翡翠有关的书籍,许多书上都提到了翡翠具有"翠性",但我还是不太明白:"翠性"具体是什么概念?它在鉴定中有什么作用?还烦请胡博士给予详细解释。谢谢!合肥小杨小杨:您好!翡翠的"翠性"一词,是翡翠中的行业俗语,也是翡翠特征的一种表现,认识翡翠的"翠性",的确在翡翠鉴别与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2005年的《中国宝玉石》  相似文献   

13.
郝帅  冯峥杰 《中国食品》2014,(10):22-23
<正>4月15日晚,西山公安分局经济侦查大队、质监局、食药监局联合对昆明的一家制作"毒米线"的生产窝点进行了突查。这个黑作坊生产环境恶劣,为迎合消费者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来提升卖相、口感,生产出来的米线二氧化硫残留严重超标,执法人员称,食用这种米线损害身体健康,甚至致癌。"毒米线"事件曝光后,云南"过桥米线"的口碑受到严重影响,对于区分米线是否有毒的方法引起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14.
大龄女友难得和同一个相亲对象约会三次,问我:"你觉得他如何?"我答:"还行啊,你要结婚也OK,你愿意就好。"一周之后,她又对我说,"还是忍不了不咸不淡,分手了"。我笞:"没什么好遗憾的,气质各方面也就一般。"她炸毛:"一周之前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还全心祝福我来着!’""我怎么说的?我说还行。是,本来就是还行。你要将就,我就祝福将就;你要等待,我便支持你等待。"她黯然失色:"好险,我差点就嫁给了你心中的一个最最平淡无奇的男人。""不不不,我压根不在乎你嫁给谁,王孙  相似文献   

15.
正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做着喜欢的事,周围有喜欢的人陪伴。现在的pika.chu,就是这样,她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宠物行业,每天和她健康的狗宝贝在一起。她说这样,是对彼此最好的报答。QA问答时间《狗迷》:请介绍一下家里的狗狗吧!pika.chu:我是一名90后,也一名高级宠物营养师、宠物中级美容师。当然,同时也是一名忠实的"狗奴",我的生活里还有三只"毛孩子"。它们每一只都有属  相似文献   

16.
一次,与邻居阿姨闲聊时,她抱怨道:“现在的这些小年轻们是怎么了,夏天穿露肚脐的小衣服和跟又细又高的凉拖鞋在眼前晃来晃去,而如今又在寒风中穿裙子和又尖又长的大高跟皮鞋招摇过市,我就是不明白美在哪里,真是疯了!”我只能笑答“无他,惟时代不同耳!”  相似文献   

17.
戏戏 《食品指南》2014,(5):58-63
《戏心慢炖一碗汤》,是我出版的第三本美食散文类书籍,也是我自己目前最钟爱、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先前已经出了两本食谱图书,都缘于我娘,我娘说我的菜谱都发在网上.她不懂上网而且眼神也不好,我在电台有个教做莱的小节目吧.她听了几次.嚷着说她的耳朵不好使.而且我说得太快了.最好有一本书能够让她放在灶头边,想吃哪道莱翻到哪道.依样照做就最好了。自古听妈妈的话都是好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也有出版社邀约,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孙清恩 《美食》2004,(3):39-39
老伴淑云,虽不是厨师,但她做的饭菜,却香甜可口,我和孩子们都爱吃。全家人个个身体健康,不能不说和她的厨艺精到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她做的扎肉,让我百吃不厌。不少来我家吃过这道菜的朋友,都要翘起大拇指说:“好菜!好菜!”这时候不善言辞的她总要凑过来,介绍这个菜的做法,有什么营养价值.有时说得朋友直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上四年级的女儿写了一篇作文《我最喜欢的人》。在作文中,她说她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因为"爸爸从不问这问那,该说的事情只说一遍,从不重复"。而且"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不像妈妈"早上送我上学的时候说,下午放学还要问,晚上也要查,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像她写文章刹不住车,脸上很少挂着微笑"。我看后生气伤心又失望,还不好发作。要知道,天天把"民主"挂在嘴边的人是我,"先做朋友再做妈妈"的口号喊得最欢的人还是我。  相似文献   

20.
扎肉     
孙清恩 《烹调知识》2002,(12):43-43
老伴淑云,虽不是厨师,但她做的饭菜,却香甜可口,我和孩子们都爱吃。全家人个个身体康健,不能不说和她的厨艺精到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她做的扎肉,让我百吃不厌。不少来我家吃过这道菜的朋友,都要翘起大拇指说:“好菜!好菜!”这时候不善言辞的她总要凑过来,介绍这个菜的做法,有什么营养价值,有时说得朋友直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