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昌荣  华骏 《电世界》2004,45(8):22-22
某自来水公司几座泵站有数十台大小不同的水泵机组,由于建设较早,所以配套的是ZN-10系列第一代真空断路器(配CD10系列电磁操动机构)。后为了提高自动化水平,选用的虽是国内知名的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但在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了真空断路器合闸不成功,导致CD10的合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而烧毁。  相似文献   

2.
杨天功 《电世界》2007,48(9):24-25
真空断路器辅助触头调整的好坏,在控制电路、继电保护电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断路器能否正常运行。下面以10kV真空断路器(配CD-10I型电磁操动机构)结合图1分、合闸控制电路分析几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LW3—10型六氟化硫柱上断路器所配弹簧操作机构、电动合闸原理的分析,找出LW3—10型断路器电动拒合,合闸线圈频繁烧毁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LW3—10型断路器设计制作合闸动作电压调整装置,调整断路器合闸动作电压符合检修规程要求,提高断路器电动合闸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朱玉兵 《电世界》2011,(7):35-35
1故障现象 某泵站装有3台斜流泵机组,配套6kV、800kW同步电动机。主机高压柜及6kV进线均采用JYN2—10-04型断路器柜,真空断路器采用ZN28-10/1250-20型,配套CD17型电磁操动机构。在实施综合自动化控制保护系统的改造工程中,仍采用原高压设备。在做合闸试验时,3号主机高压断路器试合闸造成合闸线圈烧损。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 CD10Ⅱ型电磁操动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多年来是配SN10—10型断路器的一种操动机构。为了将它用于ZN—10/1250—31.5型真空断路器上,分析其合闸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真空断路器的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的单分合闸线圈的真空断路器,指出了其可靠性较低的特点和一种新型10k V双分合闸线圈快速真空断路器结构。该型断路器具有两个分合闸线圈,一起作用于断路器的金属圆盘,保证了开断的可靠性。接着并对断路器的金属圆盘所受的电磁斥力进行了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黎家维 《电工技术》2009,(10):55-55
1情况简介 粤港供水公司沿线各泵站使用的是6/10kV中置式开关柜,开关柜配的VD4型真空断路器是ABB公司生产的一种中压真空断路器。该断路器自投用以来,发生了多起合闸闭锁电磁铁线圈烧焦及烧断事故,使真空断路器处于闭锁状态,机械、电动操作均不能合闸,严重影响了供水生产,同时也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故障原因是断路器操作过程中因位置接点的抖动引起电磁铁的自感电势过高,进而引起电流过大,烧断线圈。笔者试验发现,  相似文献   

8.
真空断路器关合速度与预击穿对同步关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真空灭弧室击穿电压的测量及电场强度的计算,拟合出了真空灭弧室在小间隙下的击穿电压与间隙的关系式.并结合配永磁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关合时的动特性,对10kV系统与35kV系统的电容器组进行关合时,考虑到断路器合闸时间的分散性,在一定合闸速度下,确定了关合涌流为最小的最佳预期关合点.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5,(10)
<正>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开关设备,断路器的正常运行及故障后的快速处理,恢复供电,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可靠。近年来,随着微机保护在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广泛应用,断路器合闸回路故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故障查找、处理方法也与老式的合闸回路不尽相同。下面以我厂变电站常见的KYN28A-12(Z)型手车式真空断路器(配弹簧操动机构)为例,总结真空断路器合闸回路故障的快速查找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体 《电世界》2007,48(5):17-19
现在能够装于GG-1A开关柜内、替代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真空断路器型号很多,原理都大同小异,性能也差不多。各使用单位在更换SN10—10型少油断路器时,习惯将原来的少油断路器拆下,装上ZN28—10型真空断路器,原CD10型电磁操动机构原封不动,只把垂直拉杆长度缩短到真空断路器主轴拐臂处,使真空断路器能进行分、合闸操作,触头开距、压缩行程能调整合格,就认为更换断路器工作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CT19型系列弹簧操动机构可用于操动各类手车式开关柜中的ZN28型系列高压真空断路器或其他相应类型的真空断路器。该机构具有机械性能高、合闸能力强、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10kV配电系统中。CT19型系列弹簧操动机构能否正常动作,将直接影响真空断路器能否正确分合闸,从而影响整个10kV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楚德全 《电世界》2009,(8):30-33
1 故障及处理 1.1 误合闸 ZN12-10系列真空断路器由运行转热备用:由该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得知,断路器在合闸后,合闸弹簧处于储能状态,分闸用的是分闸弹簧的能量,因此断路器分闸后,合闸弹簧仍然处于准备合闸状态,如果此时拉出断路器小车,由于振动或者机构滑动等原因极可能引起误合闸。  相似文献   

13.
张良  许元震  王智勇 《电工技术》2023,(11):148-152
在交流配电网的真空断路器领域内,配三相电磁斥力操作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成了研究热点,但偶然装配误差、极高运动速度及不完善电气拓扑等问题,致使其合闸同期性极难控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机械联动的新型二拖三电磁斥力操作机构的真空断路器,采用电磁及动力学仿真对结构参数进行初步设计,并经合闸试验验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二拖三操作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可提高合闸平均速度18%,有效抑制合闸弹跳时间;针对三相装配间隙误差问题,通过机械强制矫正,使三相合闸时间差控制在0.1 ms内;快速真空断路器驱动结构采用单侧驱动杆非居中布置,可有效提高三相合闸同期性。  相似文献   

14.
VD4型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钢  李进 《高电压技术》2006,32(1):121-122
分析并处理了一起VD4型10 KV真空断路器频繁烧毁合闸线圈的故障,判断其原因是断路器底盘机械故障导致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失灵。最后从断路器的搬运、开关柜的制造质量、操作人员加强技术学习提高故障分析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电站10kV柱上式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常规检修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等问题,提出1种真空断路器更换新方法。通过在断路器机构内部装设L形连接片,并将线圈固定在连接片上,更换时即可省略断路器底座、连杆、插销等零部件的拆卸、恢复环节,将断路器合闸线圈更换时间由约1.5h缩短至10min,提高了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检修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器》2013,(11):1-5
为了研究断路器分、合闸过程的动态特性,笔者针对一台配永磁操动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断路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模型动作过程所满足的运动方程及电磁方程,对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合闸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动态特性满足断路器的技术参数及实验数据的要求,为研究断路器的优化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侧动式机械缓冲装置对真空灭弧室合闸冲击力小,电磁斥力分闸操动机构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大量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永磁合闸、电磁斥力分闸的35 kV双稳态侧动式高速真空断路器。试验表明,该真空断路器合闸速度在10 ms以内,分闸速度在5 ms以内。解决了传统断路器难以实现快速分合闸和寿命短的缺陷问题,为行业内断路器操动机构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压断路器永磁电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智能化操作,满足断路器分合闸速度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断路器分合闸电机操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结合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负载特性,在分析表贴式、燕尾槽表贴埋入型、直线内嵌型和外V内嵌型4种电机转子后,提出了一种多槽双层表贴埋入式定子及转子永磁电机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控制装置。开展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联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操动机构及控制系统能够满足126 k V高压真空断路器分合闸速度指标的要求,且分合闸时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杨体 《电气时代》2005,(6):114-115,117
断路器的更换工作并不那么简单,如改换不彻底,真空断路器就会发生拒分、拒合,甚至烧坏分合闸线圈和控制回路元件等现象。所以,真空断路器与原CD10型电磁操作机构的配合好坏是真空断路器替代少油开关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何凯迪  孟志斌  刘斌  任晓洲 《电世界》2021,62(10):28-29
微机保护装置与10 kV永磁式真空断路器如配合不当,有可能在重合闸时造成断路器合闸线圈、储能电容烧毁等严重后果. 10 kV永磁式真空断路器具有运行可靠、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在油田电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永磁式断路器允许的操作频率为3次/min,第二次合闸操作与第一次合闸操作的时间间隔为20~30 s.但在断路器检修、线路故障等情况下,重合闸动作后,两次合闸时间有可能小于20 s,从而造成断路器合闸线圈、储能电容烧毁等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