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大批归国留美学生集聚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办学模式为样板,逐渐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发展规训体系。大学以学科为功能单位,确立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的学科组织活动范式和学科发展使命;以"学术并重"和"人文与科学平衡"为方向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建立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为重心的制度化教学规训体系;通过明确教师的科研任务,推动大学科研活动的制度化;大学确立起学术自治理念和制度化学术自治环境,赋予学者在学术共同体上的话语权威。在这个学科发展规训体系建构中,教授、科系、图书馆、实验室、推广部、评议会、教授会、学术杂志、学会、会议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元素,它使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在规模设置上,而且更重要的是理念和制度上,确立起符合学科自身发展逻辑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学科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最基础和最前沿的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一直将"认识论"视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受到近代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经典学科标准的误导。"认识论"的学科建设逻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学作为"次等学科"的命运,反而通过"路径依赖"机制不断巩固这一既定事实。学科价值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不可绕过的前提性命题。实践价值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归宿,使其成为"学科之上的学科";整合价值是高等教育学对人类知识结构的重大贡献,使其成为"学科之间的学科";生命价值体现高等教育学谋求人类福祉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学科之内的学科"。因此,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学科建设逻辑转向,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逆转。未来的高等教育学需要以独特的学科价值论为前提,以学科对话的方法论为手段,实现高等教育学的认识使命,从而形成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的学科建设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是以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话语经由政策转换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投射。作为一种政策话语,表面上学科建设反映了政府对大学科研工作的重视,但实质上学科建设话语背后所体现的则是政治和行政权力对于大学学科发展的控制。经过30多年的不断重复和滥用,当前学科建设作为一种政策话语已经"破旧不堪",愈来愈沦为一种"罐头思维",难以应对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基于此,我们对于学科建设的话语体系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必须有所反思和批判,力争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抛弃这种已经"过时"的话语方式,并建立符合学科发展时代精神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经历了"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文化"三种不同概念语境的学术探索阶段,表现出由从属研究向独立研究转变的学科发展特征,逐步确立了大学文化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一门学科创建和发展的认识成果而言,近30年大学文化研究有着较多的范式运用和学术建树。在多元文化冲击和国家战略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背后,也隐藏着难以回避的中国特色、研究范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理论问题。把握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立足高等教育发展主题,形成价值与实证相统一的研究范式,真正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学,应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知识演化是学科产生的原点,在知识规划视角下进行的学科建设遵循的是"政治性的权力规划"逻辑,而非"学术性的理性规划",从而使得学科出现"碎片化"、"无根状"、"泛主体"和"等级化"。福柯的"治理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科建设的视角,即学科治理语境中,政治权力的运作应当通过而非强加于学科及学者,学科建设所面对的是具有积极性的主体,而非被动的客体。因此,我们认为,让学科回归大学、用一流学科制度促进知识生产和人的发展、以"理智"化解学科冲突、使学科发展扎根中国大地是一流学科制度建设的标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化"运动,促使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掀起了科学的热浪.各大学教育学科不仅应用教育实验和教育测验等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设置大量科学课程、成立教育学术研究机构、出版大量科学译著和编著等措施加强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教育"科学化"运动使大学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消极的教育学学科认知、思辨为主的传统研究范式、低效的学科绩效以及行政化的大学管理等多重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学陷入危机。但是,从本质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反映理论品质的缺陷及其导致的学科独立性和独立发展能力的不足,而学科文化的匮乏则在深层次上强化这种危机。我国高等教育学要走出危机,进而实现学科振兴,就必须改造学科范式以实现学科重建,包括:以经世致用为价值取向,持续推进理论体系建设;以"和而不同"为发展理路,现实与相关学科共同繁荣;以中国特色为建设目标,创造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方法"这一论断令高教界颇为振奋。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三独立"的学科标准对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苛求,缓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但是目前学界对多学科研究方法存在着诸多认识偏向——多学科"研究"究竟是研究的具体方法,观点,视角,范式,还是方法论?"多学科"研究是不是"多个学科"的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是不是一回事?研究结论是否会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在具体操作中,研究者也存在着许多实践误区——"多学科"研究与"单学科"、"他学科"研究是否有区别?"借鉴"是多学科研究的初衷?多学科研究必将高等教育学引向"研究领域"?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多学科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有效性。因此,澄清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诸多误区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松散型学科"恰恰是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与学科排名的竞争导致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动,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高层次人才"商品化"。人才引进实践中,"明码标价"既有可能促进大学重视人才的价值、加速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也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破坏学术生态、加剧办学中的功利主义。为保障"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扼制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资本主义"倾向。通过建设共同治理制度、淡化人才头衔"光环效应"、高层次人才引进"去行政化"等策略,培育良性竞争的学术生态与大学文化,使高层次人才流动从"资本主义"向"学术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的学科建设,推动各大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并于年初公布了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排名情况。基于此,分析国内教育学科,将其放置于学科评估的场域中对正负向度进行剖析,探索学科评估所蕴含的正向功能,诸如对自身范式、对公众的信息告知、推进高校整体发展等作用,同时也探索学科评估过程中过高资源的消耗、马太效应的固化、学术氛围受到损害的负向功能。正负向功能两者之间存在共生与共存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的这种张力也是无法人为割裂的,因此需要在学科评估的正负向功能之间保持一种必要张力。当前我国的学科评估无论是评价手段、模式等均已逐渐走入全新的进程,如何正确认知和处理正负向度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如何在张力之中寻求一种"可为的路径",是提升学科评估内在价值、确保评估手段有效性、采用"以评促建"的模式以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的学科建设,推动各大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并于年初公布了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排名情况。基于此,分析国内教育学科,将其放置于学科评估的场域中对正负向度进行剖析,探索学科评估所蕴含的正向功能,诸如对自身范式、对公众的信息告知、推进高校整体发展等作用,同时也探索学科评估过程中过高资源的消耗、马太效应的固化、学术氛围受到损害的负向功能。正负向功能两者之间存在共生与共存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的这种张力也是无法人为割裂的,因此需要在学科评估的正负向功能之间保持一种必要张力。当前我国的学科评估无论是评价手段、模式等均已逐渐走入全新的进程,如何正确认知和处理正负向度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如何在张力之中寻求一种"可为的路径",是提升学科评估内在价值、确保评估手段有效性、采用"以评促建"的模式以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美国的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及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美国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覆盖基础学科,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学科项目;专业教育的学科结构具备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属性;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关学科并非皆是一流学科。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值得警惕和借鉴的地方在于,突出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下,应切实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学科结构,从而满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察美国的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及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美国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覆盖基础学科,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学科项目;专业教育的学科结构具备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属性;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关学科并非皆是一流学科。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值得警惕和借鉴的地方在于,突出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下,应切实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学科结构,从而满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办学理念是近年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巴黎高师秉持"具有创造性"办学理念的特点及其传承沿革.与之对比,笔者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了如下启示:第一,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第二,保有办学特色,使之具有传承价值;第三,广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第四,构造自主实现理念与政府管理之间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警惕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我国一批重点大学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 ,对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不论是在实践上 ,还是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有 :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是学科布局合理 ;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 ;认为科学研究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 ;认为有钱就能搞好学科建设。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并及时在理论上予以廓清。  相似文献   

16.
学科建设集成创新是将系统集成理论应用于学科建设,对学科以集成为目的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改变传统的资源使用习惯,提高学科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建设集成创新的大学学科的核心在于差别化学科建设战略选择,人才、设施、经费、网络联盟等大学资源的统筹融合,以及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外部能力、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集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大学课程观是一种基于社会本位的专业课程观,它已成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发展的严重阻碍力量.把发展中的实践理论作为教育学科的学科范式,构建现代大学课程观具有理论的可行性与现实的必要性.从实践出发的现代大学课程观,体现了大学课程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上都统一于"实践"之中,强调把课程理解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大学课程改革只有回到实践之中,遵循实践原则,运用实践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高等教育的改革有了新的发展。许多院校主动接受商品经济的洗礼,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人才市场观念的建立,努力调整与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专业、层次结构;走出书斋,面向社会。坚信优胜劣汰,坚持兴利除弊,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求发展,以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大学对知识选择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的知识隐喻有着历史的契合性,进而使大学学科知识体系和人类认知信念体系相对应,这为大学学科知识的组织和学科边界的划分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在知识地图的隐喻思维下,知识的应用版图超越传统知识生产分类范畴,大学知识生产遭遇了学科的制度化危机,化解这种危机需要以学科互涉为视角打破大学知识生产的学科疆界,建立和完善大学知识生产的工作制度、信念制度和权力制度。沿着人类知识认识论与大学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进程,分析大学知识生产的学科危机和制度建构,对当前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学科知识生产的制度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学下位学科或二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面临"内忧外患"。要走出这一发展窘境,需要进行再学科化改造。"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的第一个步骤,便是通过学科标准的确立,明确其现代学科的身份。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科制度,只有将心理学、体育学从教育学学科门类中分离出来,在该门类下按照教育活动领域设立行业取向的学科,才可能让高等教育学成为一级学科。如果说,学科身份的明确与学科地位的提升属于再学科化的条件性因素,那么,学科研究的贡献度才是高等教育学科走向成熟的决定性要素。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学科研究,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目标,以构建理论体系作为手段,最终实现"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