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参与政府决策是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智库参与政府决策有助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有助于政府决策过程更加开放,有助于拓宽大学知识精英参政议政的通道。在现实中,中国高校智库参与政府决策面临研究成果不够适切、组织环境不够健全、思想市场不够成熟、参与制度不够完善的困境。因此,高校智库需要寻求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包括加强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健全高校智库内部运行机制、完善政策思想市场运行机制、创新高校智库参与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2.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旗舰大学,授予宪法自治的领先地位,树立学术卓越的标准,授权学术评议会至高权力,是加州大学发展的制度优势和赢得"竞争性卓越"的合法性基础。多元决策的组织结构,学术卓越的校园文化,协商互动的人际关系,为伯克利评议会的动态运行提供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制度框架。伯克利评议会对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启示有: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大学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主导作用;有效调适大学自治和追求卓越仪式性规则和绩效逻辑之间的平衡;促进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信任和沟通基础上与其他组织之间构建协商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信息公开是高等教育治理有效政策工具,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一种外部评价制衡机制,能折射出高等教育治理成熟度,在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的"落地执行",需要在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外部环境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提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塑造高校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双向互动的评估流程,促进第三方评估由绩效评估转向绩效、能力、问责"三位一体"结构化评估。  相似文献   

4.
如何合理发挥教授会的作用一直是大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起源上看,教授会主要分为欧洲式和美国式,其共同特征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捍卫学术自由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成员的严格筛选与多样化的身份、民主的权力运行机制、严格的规章等.它给我国高校的启示是:现代大学的教授委员会建设,其权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学术事务,其组织形式必须严密规范,其使命依然为维护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1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现状的实证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存在较为明显的以研究型大学为最终发展目标的"学术漂移"趋向。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影响下的竞争性模仿、制度性模仿和社会规范机制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趋同研究型大学,形成了"学术漂移"趋向。借鉴美国等国高等教育经验,抑制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漂移"趋向,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和高校提高办学效能;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应合理定位,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规章制度管理信息化是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规章制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规章制度汇编发布平台、意见征求和解读平台、检索平台以及复合功能型平台等未能有效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信息化。高校应当深入推进制度体系建构全流程管理信息化,提升制度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学教师从事的是以道德养成、授业解惑、价值引导为宗旨的知识劳动。在场域视角下,知识是文化资本的行为惯习,决定文化资本相对固化于教师群体。文化资本体现着大学学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是大学分层的关键要素,也是大学内部治理优化的核心资本。直面教师以文化资本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要从参与机会、治理权力及参与环境入手,建构"对话-信任-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强其对顶层设计的信任,提高其参与的主体意识与热情,发挥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势和权威去广泛参与决策,这是构建良好的大学内部治理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学教师从事的是以道德养成、授业解惑、价值引导为宗旨的知识劳动。在场域视角下,知识是文化资本的行为惯习,决定文化资本相对固化于教师群体。文化资本体现着大学学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是大学分层的关键要素,也是大学内部治理优化的核心资本。直面教师以文化资本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要从参与机会、治理权力及参与环境入手,建构"对话-信任-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强其对顶层设计的信任,提高其参与的主体意识与热情,发挥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势和权威去广泛参与决策,这是构建良好的大学内部治理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与学科排名的竞争导致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动,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高层次人才"商品化"。人才引进实践中,"明码标价"既有可能促进大学重视人才的价值、加速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也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破坏学术生态、加剧办学中的功利主义。为保障"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扼制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资本主义"倾向。通过建设共同治理制度、淡化人才头衔"光环效应"、高层次人才引进"去行政化"等策略,培育良性竞争的学术生态与大学文化,使高层次人才流动从"资本主义"向"学术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存在着宏观管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职能转换不彻底、管理控制不适度、教育法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不到位和微观管理中高校的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机关化、教学地位边缘化、学术风气庸俗化、民主管理形式化等问题。应辩证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既强调政府的有限控制,又强化高校的有限自治。首先,政府应明确自身的管理角色、转变管理职能、下放管理权限、注重管理服务、强化中介管理。其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营造教授治学的优良环境、加强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健全科学研究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提高企业执行力,执行文化是前提,制度建设是基础,监督检查是保证,严格奖惩是手段,彼此密切相连、相辅相成、共同作用,需要进一步细化、强化和深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执行力建设日趋完备和完善。多年来,招金有色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自身特点,从执行文化、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和严格奖惩四个方面着手,紧紧抓住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是适应新形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学内部存在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权力,每种权力在实现利益的过程中,体现出权力主体和权力客体各不相同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大学内部权力主体在价值观、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准则、行为习惯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冲突.我们认为,通过协商与共治,建设"和而不同"的大学权力文化,可以化解大学内部权力冲突,具体策略包括:价值协商与妥协:每种权力的施加要尊重权力施加对象的价值追求与行为习惯;创设大学内交流与沟通的机制和环境;利用制度规范逐步将协商途径和手段合法化;构建多元权力相互制衡、共同参与决策的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大学治理,而大学治理离不开学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但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着学校重视不够、学习机会少、职业晋升难、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先后出台相关制度或政策,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或培训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参照国内外高校经验,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能力的途径在于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支持,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从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大学治理,而大学治理离不开学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但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着学校重视不够、学习机会少、职业晋升难、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先后出台相关制度或政策,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或培训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参照国内外高校经验,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能力的途径在于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支持,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从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大学制度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 ,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 ;微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在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 ,由于大学这一机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还派生出了调节政府和大学之间矛盾冲突的中介机构 ,例如国外的大学基金委员会 ,大学教育审议会 ,大学校长协会等。这些机构同样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范畴。近代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始于中世纪大学 ,“行会”制度及组织形式是中世…  相似文献   

17.
制度化,是管理科学化的内容和要求。建立符合各个高校实际、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完整统一的制度管理运行机制,对于推进我国高校管理的制度化,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管理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管理制度与制度化管理的现状高校管理,作为一个协调师生员工之间活动与利益的动态过程,始终受到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约束和社会群体有意识、有组织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围绕办学目标,依照一定原则而确立的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与制度,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8.
深化"院为实体"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世纪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使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和变革,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分析“院为实体”改革的内涵出发,进而剖析了深化改革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以及现实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构想,以期能够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新的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式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根溯源,今日之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参照西方近代以来大学的组织原型,"中国式大学"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中国历史上不同于西方近代大学的传统高等教育机构或组织形式;其二中国式大学可以用来指称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诸多不同于西方大学的办学方式,即所谓"中国特色"的大学.与"中国式大学"相比,"大学的中国模式"着重强调西方近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与再创造,强调今天大学这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制度形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二者有区别亦有联系.中国式大学某种意义上包含了大学的中国模式这一层含义.但大学的中国模式具有更明显的积极含义,直接意味着大学制度与组织形式的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而中国式大学一词则显得相对较为中性,这种"大学"可能是西方大学制度与组织形式的创新,也可能是异化.目前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消极"意义上的中国式大学而尚不见大学的中国模式.未来时期,中国大学的发展目标应是从中国式大学走向大学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是指决定、约束大学自主性活动的制度规则的总和。中国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具有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制度空间小于观念空间,民主法治传统的短缺与公民社会的不成熟等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导致中国大学自主性的现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