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美娇 《电脑迷》2018,(4):67-68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走向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尤其是在当前私人电脑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的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其中个人信息安全是人们最担忧与关注的问题.隐私权在各项权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大多数人所重视的权力之一.在当前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要想保障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有着一定难度,同时给网络空间隐私权带来很大挑战,因此,探讨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十分有必要.为了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分析互联网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互联网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经常面临一系列的危机,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因此而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这一新的社会议题,关系着和谐的信息社会的构建。本文以我国当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为切入点,讨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外当前所采取的保护模式,提出立法保护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必由之路,并探讨了实施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郭凡 《网友世界》2014,(2):17-17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与私人电脑的普及率与覆盖率大幅的提升,尤其是电子商务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受到很大威胁。所以,如何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如何保护各类网络和应用的安全,已成为当下一个急迫的任务,本文就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个人信息保护来开展讨论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其次,重点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保护对策。希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个人隐私数据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算法在提升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难度。大数据的发展加速了隐私保护与反垄断法的交融,将隐私数据等非价格因素纳入反垄断法保护的价值目标之中,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学者的认同,但反垄断法介入消费者隐私保护存在制度短板限制了其本身具有的保护优势。鉴于此,从法律制度出发,在价值层面、分析方法和基本制度方面对反垄断法进行适当调整,来扩大消费者福利指标范围、发展替代性分析工具、引入均衡性原则衡量利益冲突以适应数字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侵权的风险。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侵权类型包括过度收集、违法使用以及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这体现出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困境、未重视个人信息主体主观意愿以及基于算法产生的未成年人歧视与侵害问题。为此,需要信息主体、信息处理者与公权力主体三方共同完善知情同意制;遵守合法、正当、必要、诚信的信息处理原则以及从适度公开、个人素养及监督管理三方面进行算法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以银行、网络招聘、火车票及电信实名制和医院为例说明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需求;接着从"两高"新增个人信息安全犯罪新罪名,专家、人大和政协委员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呼吁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开展的相关工作,说明各界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日益强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求,“个人信息受保护权”应当是一项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其依据是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款。现有的私法保护路径存在预防功能有限、救济效果不足等诸多局限,无法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周延的保护。选择宪法保护路径对信息处理中的行为加以规制,能够发挥宪法指引、整合、评价三方面作用,理顺个人信息流通与利用的关系,协调人格尊严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与之对应的,在数字时代,国家负有积极与消极的保护义务。国家不仅应当积极作为,通过制度建构、落实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公民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益不受侵害,还应当审慎行使权力,避免对公民生活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背景下层出不穷的隐私泄露问题,为现实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个人信息保护而言,本文深入剖析信息泄露背后所涉及的法律现象,当下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公民意识、国家监管、行业责任等多元主体的角度寻求应对之策。与时俱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隐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威胁。从个人角度来看,公民信息不合理的收集、利用和篡改,不仅泄露了主体的个人信息,且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从行业流动来看,个人信息的处理不当,不利于行业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动摇公众对行业的可信性;从国家层面来看,个人信息的保管不到位,不仅影响我国在国际跨国贸易和跨境商业中的地位,还影响国家安全,动摇我国国际政治地位。本文从宪法视角对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研究,供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12,(17):11-11
日前,政策法规司会同电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局、信息安全协调司、电信研究院,赴广东、四川开展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章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安全》2014,(4):98-98
3月1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主办的“《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发布会”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互联网领域首部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行业标准——《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相似文献   

13.
汪凤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12):7713-7714,7726
随着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更快捷地共享信息和利用信息,但是伴随而来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从个人信息的内容谈起,分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危害、成因及途径,探讨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在当今中国,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日益完善与成熟,网络已经应用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快递业务、支付业务、移动通信业务,还是普通的办理某一品牌的会员,商家都将采集我们的大量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进入互联网之后,就存在着被侵犯的危险。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所以,各会各界都强烈呼吁制度相关法律保护个人信息。而民法是我国的基础法律,所以要首先制定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文。本文分析了个人信息的内容与特征、民法性质、泄露后存在的危害、保护的必要性及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网上保护个人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彬 《微电脑世界》2000,(33):75-76
当您上网的时候,尤其是在一些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或者希望注册成为某些网站的会员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隐私问题?事实上,当您上网浏览的时候,尤其是需要发送某些包含个人隐私的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在所经过的网路上留下自己的踪迹,如果这些蛛丝马迹不幸被黑客截获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
互联网标识是互联网中识别和管理物品、信息、机器的关键基础资源,是互联网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将个人信息与基础资源对应标识的过程中,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重大安全隐患.目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隐私保护法律的出台,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首先结合隐私政策法律条例,以典型的互联网标识——域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互联网标识业务流程中的隐私风险点;接着结合数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隐私保护需求,提出了域名信息在发布、存储、挖掘、使用各环节的隐私保护技术框架;最后针对每种互联网标识数据生命周期,提出具体隐私保护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平台经营者利用自身市场支配地位违法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屡见不鲜,大数据杀熟就是其中典型。这类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同时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私法以及《反垄断法》所保护的法益:个人信息保护和竞争,由于两种法益存在冲突,为维护平台经济稳定发展,须谨慎权衡,个案个判。再加上特殊的数据环境,单一个人信息保护法难以完善解决平台类个人信息侵害案件,应当重视跨部门法之间的联动协调。  相似文献   

20.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危害。文章以个人信息泄露与传播的规律为基础,提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