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龙门"地景是中国传统地景文化体系的重要成果,亦是多地龙门在传统聚居建设过程中,审视和谋划一种特定的自然山川形势,进而实施地区规划、聚落建设与风景营造的一种模式经验。文章拟通过对多地"龙门"案例进行历史发掘、实地调研以及综合对比研究,整理"龙门"地景营造的地区经验,揭示"龙门"地景模式的传统内涵、营造理念、作用机理以及物质空间构建,对不同省域龙门地区人居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八景”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约定俗成 的一种组景现象。如何更为深入地对“八景”起源、形成、发 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再认识,更具现实意义。从人居环 境角度入手,通过对历史材料进一步梳理和研判,对“八景” 的历史进行了溯源,归纳总结了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从 虚到实的嬗变路径与特点。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 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 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始终,具有人居内涵上的一脉相 承、生成模式的多源汇聚和传播方式相互融合的特点。结论可 为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龙门禹庙位于山西河津西北12km处的黄河龙门两 岸,是晋陕黄河沿岸胜景建设的杰出代表,也是“龙门胜景” 群的核心建设。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根据薛瑄《游龙门记》 《龙门山全图》、民国历史影像等为代表的多重实证,对禹庙 历史空间进行考证。通过前三章节,即“所建何地”“所建何 人”“禹庙几何”,进一步恢复龙门禹庙空间布局与历史面 貌,并在“胜景何为”中借助视景模拟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 龙门胜景蕴含的理景智慧及其背后的典型理景手段。最后从三 方面对龙门禹庙胜景研究进行总结,即禹庙表征的晋陕黄河沿 岸“山-水-庙-景”共生演绎特色、禹庙研究的历史观与演进 视角、晋陕营景的多样功能与宏阔视野。  相似文献   

4.
晋陕黄河沿岸地区具有深厚的山水营居传统,形成了黄河聚落极富特色的山水空间构建经验,这种以山河大地为对象引导人居规划设计的"地景"智慧,是构建沿黄地区现代城市人居模式的宝贵资源。然而,这一优秀的人居智慧和数千年的山水传统几乎断裂。文章拟揭示城市山水地景营造体系的人居内涵、性质与任务、作用机理以及设计理论与方法,为黄河地区人居发展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地域文化传承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晖  王力 《建筑与文化》2013,(10):20-22
中国地景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它代表着我国古人对生活栖居环境地貌的功用和景观认识的过程。陕西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促使农业文明和人居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中国地景文化思想的形成,成为东方山水美学思想及园林文化的孕育之地。进一步阐释中国地景文化的内涵,描述《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一书编写工作的背景和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城司马迁祠为对象,探析了一种中国地方风景营造的内涵与价值。阐释了司马迁祠风景选址及其相址择位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宏观山水“场景”设计、风景图景设计、地景建筑设计等研究,探讨了司马迁祠风景营造的本土智慧,提出了一种结合山水地景的人居风景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韩城司马迁祠为对象,探析了一种中国地方风景营造的内涵与价值。阐释了司马迁祠风景选址及其相址择位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宏观山水“场景”设计、风景图景设计、地景建筑设计等研究,探讨了司马迁祠风景营造的本土智慧,提出了一种结合山水地景的人居风景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贵庆 《室内设计》2019,(6):102-108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 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 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 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 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 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 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 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 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 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 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梁伟 《中国园林》2024,40(6):117-123
分水墩是一种古代江南地区人工堆筑的水利设施,常 位于河道交汇处的水中央。其既有导航、阻水、分水等实用功 能,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居观念等人文信 息,是一种水利遗产和景观遗产。基于田野调查、社会访谈、 历史文献检索和历史影像考证,分析分水墩遗迹的总体建置沿 革、空间分布、文化内涵和理景理念、理景特征。得出分水墩 理景擅于使用巧营人文节点的点景方式,融合“临近远借、登 高远眺”的借景和造景手段,营造出“捍控水脉、耸秀中流、 豁目开襟、聚景凝萃”的理景特征。这种将实用功能与景观创 造融为一体的营建方式,体现了江南水利遗产特殊的理景智慧 和赓续传统,折射出古人统筹全域环境,以点睛关键地段,提 振人居聚落整体景观格局的全局理景思维。这是对中国景观遗 产研究对象的一次补充完善,对认识和研究水利遗产中包含的 传统风景园林理景理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耘 《中外建筑》2012,(12):46-49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构架的设想:“社会过程”即“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体系”是摩梭人居环境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社会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反应了地域人居的演变过程;“适应机制”是人居的自适应过程:“社会结构”是构成其人居社会形态的主干。“社会功能”是泸沽湖人居环境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厘清传统村落风景营建内涵为主旨,在汲取“三 境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自然认知-形式构架-意境升 华”的景观解析框架;并通过对福建北部党城村的案例解析, 梳理景观营建思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景观营 建是在保障生存安全的前提下,以大尺度范围的山水秩序为参 照,以人文理想为价值追求,进行空间格局、聚落秩序和节点 场所的营建,形成“大尺度空间-聚落-人文空间”三级空间层 级,积累了高度融合山水秩序与人工环境的空间法则,实现了 “三美”一体的意境理想,是一种将生存经验与人文理想高度 融合的景观营建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营建素有将人水共生作为古人聚 居选址及农耕生产的理念和举措。因此,在聚落选址之初,古 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寻找、观察及借用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聚 落后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半干旱区传统窑洞 聚落景观理水智慧,避免本土理水营建技术的消失与断代,以 陕北黄土高原区传统窑洞聚落为研究对象,从人水共生哲学思 想出发,结合DIKW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传统聚落理水智慧解 析路径与方法。从聚落选址布局理水智慧、人居营建理水智 慧、农耕生产理水智慧和自然生态理水智慧4个方面,开展陕 北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的提取与体系构建。以期为当前 我国半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生态人居景观营建和水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桂林龙脊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南山地民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结果表明:1)该区域聚落选址坐北朝南、山环水抱,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景观结构;2)梯田开垦耕作、景观维护及水利灌溉过程充分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并与传统农耕技术完美融合;3)壮族干栏建筑与路网体系巧妙地呼应了山地环境,体现出因地取材(木、石、竹)的营景智慧。桂林龙脊"人与天调"的人居营造智慧对于当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葡萄牙历史环境修复更新项目实践经历,记录了中国团队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端点之一的里斯本市使用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解决西方语境下的设计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中葡双方设计思路和手法的交流与比较,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范式与手法应用于西方场景中的适应性。中方设计团队在建筑方面以气韵相合为法则,营造了顺应场地气息的整体环境;园林方面以传移模写为法则,构建了"可游可居"的空间结构,营造了基于园居生活的适地情境。实践说明了中国园林在伴随祖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表,可以极强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的现象,以及日渐凋敝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在对其特性与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弹性缓冲、适宜契合、柔性配置3个导向入手,建议从层级整合的空间结构、节制适度的营造方式及过程培育的绿植范式3个方面来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节约型设计,最终实现生产生活的共生重构,以期推动乡村聚落景观设计实践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8.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 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 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 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 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 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 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 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 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 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 “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 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 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 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 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 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 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