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天赋  孟晓惠 《园林》2020,(1):52-57
景观叙事学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独立学科,在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公园的众多实践中具有相关诠释和应用。本文对叙事与景观叙事之间的关联进行概述分析,结合典型案例,从主体与客体、主题与情节两方面,阐释景观叙事结构;从撰写语义—隐性信息呈现、构建空间—传播文化记忆、演进时空—强化场所精神三个层面,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公园的景观叙事策略;对景观叙事理论在工业遗产转型公园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论证和研究,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社会中运河属于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运输要道,可以为当地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运河开始逐渐转变为城中河,如何对工业景观遗产实施改造和利用成为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工业景观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扬工业文化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基于此,论文以扬州市区近现代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为例,对当前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河活态保护、工业景观遗产的概念以及扬州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分析了在运河活态保护基础上进行工业景观遗产再利用的策略,以期可以充分发挥运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铭 《城市建筑》2013,(22):345-346,348
本文针对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新等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法、考察法和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改造、更新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分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旅游开发、景观营造、城市更新等几个方向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现状,提出了我国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卜骏 《城市住宅》2018,(7):67-71
在设计牵头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是行业内新的探索方向。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公共岸线贯通工程(世博浦西段)为例,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滨水空间贯通、创新活动策划等方面探索EPC模式下滨水区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孙淼  朱怡晨 《风景园林》2023,30(6):61-69
【目的】工业遗产是生产型的遗产,过去的生产活动决定了遗产价值以及源于价值的景观特征。工业遗产数字景观具有虚实映射和沉浸交互的优势,能够深度重现遗产价值。尝试从虚实共生的视角拓展工业遗产数字景观的内涵。【方法】以上海市杨树浦发电厂为样本,通过记录、设计、阐述、传播的技术手段,复原4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生产场景,重现工业遗产价值及其景观特征。【结果】虚实共生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数字景观是一个数字交互平台,构建的主体、逻辑、方式和目标均不同于传统数字景观。进而提出“要素孪生—元素再生—虚实相生—活化共生”4步工业遗产景观数字化构建方法。【结论】工业遗产景观数字化构建的目的是服务现实世界,通过复原历史场景来重现遗产价值,以期实现保护和再利用。应强化虚拟现实互动、线上线下联动,以“元宇宙”等多元形式为工业遗产景观迈向可持续活化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6.
邸锐  黄华明 《工业建筑》2011,41(8):18-21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的固有脉络的梳理,以国内外相关城市在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分析广州市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姚睿 《中外建筑》2009,(8):61-64
广州珠江后航道沿岸分布大量20世纪早期遗留的大批工业厂房和仓库,这些工业遗产目前面临着保护和建设的双重压力,以及被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危险:与此同时,珠江后航道沿岸周边地区也迫切需要发展和更新。在“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引导下,将创意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有机结合形成新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是一种极具价值和潜力的新文化观念和形式,本文称之为“Loft”有机景观,并通过“广州市荔湾区下市涌至消防中队沿岸景观整治”项目,深入探讨“Loft”有机景观的设计理念与特点,同时提出对当代城市景观新途径探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宋世华  沈一  陈一 《风景园林》2020,27(7):36-41
随着城市存量资源的内涵式更新发展,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成为传承工业文化、挖掘城市特色的重要一环。基于对成都工业文化和工业遗产景观的特征分析,从工业文化传承的语境切入,对典型工业景观更新实践进行研究,归纳了成都工业景观更新的4种典型模式:遗址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及综合利用模式。继而从景观空间改造、功能转型、元素再造3个层面解析具体的更新实施路径。并进一步从成都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模式的成效与困境、适宜性应用和未来方向3方面总结相关启示,为其他城市工业景观更新提供研究视角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欧洲卢森堡大公国的第二大城市更新项目贝尔瓦尔旧工业区的改造经验为案例,讨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历史工业景观的转型之路。以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为背景,由面及点,从整体到局部,阐述和讨论了工业区更新中整体规划随时会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对不同的工业遗产改造策略进行分析并指出适应性改造的必要性。文章揭示截至目前贝尔瓦尔项目更新的问题与不足,点明历史工业景观的可持续的转型对增强社区活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祾  魏筱丽 《城市建筑》2023,(16):190-193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将文化遗产进行全域整体性保护。针对城市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再利用独立于城市空间结构之外,缺乏整体性统筹规划等问题,引入英国的历史景观特征评估(HLC)的保护与规划方法,对遗产地景观进行保护。基于HLC地图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与开发适宜性影响评估,将工业遗产、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等因素纳入框架进行整体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工业遗产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整体分布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高适宜开发的区域较少,在东部平原地区分布较多。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保护与发展决策,划分景观保护规划分区,以期解决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为全域宏观性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与城市内部功能的不断转化使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山地工业遗产面临转型和更新等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工业遗产更新的认识和实践;接着分析了山地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即在重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更新,充分利用并重新塑造各种要素的景观更新,保护与传承山地工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风貌更新;最后,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为例,在整体保护、动态保护、景观建筑一体化等设计策略的指导下,探寻了山地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保护呈现物质遗存、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的趋势,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可以更为全面地认知工业遗产价值并促进其完整性保护。以宁波甬江北港区工业遗产为例,从自然与建成环境脉络、基础设施与空间结构演进、工业遗产单元及其工业技术三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揭示各层面关联特征,提出了建立时空框架下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倡导基于工业遗产要素系统关联的整体保护、完善塑造工业遗产特色风貌的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抚英  邹涛  栗德祥 《华中建筑》2007,25(11):77-84,86
该文讨论了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概念及其在德国鲁尔区的发展背景概况,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作为战时工业转移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随着城市存量更新工作的不断开展,工业遗产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应当得到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及延续性的空间表征。该文采用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及其分析方法,以重庆四类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为例,解析了后工业景观更新的文化动因与景观表征;结合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则,总结了重庆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未来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工业文化和工业景观的概念出发,在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和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德国工业景观的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从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业景观设计和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力求对我国城市工业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了“工业考古学”。工业遗址逐步由工业纪念物发展到工业遗产,从单纯的审美载体转变为地区乃至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址具有再开发利用的巨大潜质,景观化则是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工业遗址景观化的实践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如画式”处理采石场的工业改造开端时期;2)大地艺术拓展并运用纪念碑视角的工业纪念物时期;3)“博物馆化”风潮下景观设计受限的工业遗产提出时期;4)风景园林主导的整体保护与分层活化的工业景观时期。最后,针对价值理念之传播、法律机制之建立和活态可持续之发展几个方面,对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通过可持续、有机且综合的风景园林手段,将见证工业遗址作为遗产的可变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邵明 《规划师》2006,22(10):13-15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人文与生态效益.对待已认定或尚未认定的工业遗产,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层面、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进行保护,挖掘工业遗产潜在的价值,正视民族发展进程中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工业遗址作为城市最珍贵的文化历史记忆,其更新改造成为当今城市重点解决对象.2015年"城市双修"的提出对工业遗产改造和修复提供了理论方向和实践方法.本文首先对"城市双修"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次根据"城市双修"理念对工业遗址景观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从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进行的改造策略,以期为我国以后的"城市双修"理论发展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工业从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中,沈阳这座重工业城市中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工业旧厂房,对这种工业遗产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可利用的场所,实现老工业旧厂房在城市景观中体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价值,使其城市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避免城市历史文化出现断层,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田结兵  杨晨 《城市建筑》2014,(2):198-198
工业遗产是城市特殊景观与历史记忆,是多元文化、历史等意识形态载体。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大量工业废弃地,许多承载历史文化的工业遗产面临淘汰。本文试图从文化与利用角度为工业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