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水街具有4种修建模式,在进行开发利用时,可采取保护、更新和拆迁的对策。新开发的滨河区有7种典型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2.
滨河绿地拥有水、陆域相结合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从游人需求角度出发,探究游人偏好何种植物景观,对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以郑州市东风渠、七里河、熊耳河3条河流滨河绿地为例,在调研分析滨河绿地植物多样性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收集游人拍照点位置及偏好植物景观照片,并借助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游人拍照点空间分布特点及植物景观偏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游人在动态游览时对滨河绿地整体植物多样性感知程度较低,更关注视野范围内较小面积样地的植物种类丰富程度;近水道路植物景观空间、滨水植物景观空间为拍摄点密集区域;游人拍摄照片时关注植物个体特色、植物景观空间及个人在植物景观空间中的感受;游人偏好的植物景观空间普遍具有植物种类及观赏特性丰富、可进入草地面积大、地形起伏、有花卉装饰、空间视线开敞、与水体相结合、色彩和谐、适中的硬质铺装面积及绿视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4.
瑞士苏黎世南部的锡尔河是苏黎世境内的第二大河。为了更好地改善锡尔河滨河地区的景观环境,苏黎世有关部门对锡尔河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景观更新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环境,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介绍了相关项目情况,然后基于更新规划所体现出的游憩行为的空间布局特征,分析了当地解决滨河地区游憩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矛盾的方法与手段。对该项目的分析与总结,将会为我国城市中类似的河流更新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河区桥岸节点景观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桥岸节点的特殊性,通过对桥岸节点区域空间交通及景观设计模式的分析与总结,并对其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从而可以为桥岸景观设计者提供参考和设计指导,以促进城市滨河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及客观环境每况愈下的问题,生态敏感度最强的滨河地带,要求在景观设计上本着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理念,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设计。该文从即墨市墨水河、龙泉河詈观规划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对策的研究两方面入手,就如何创造生态功能与游憩功能相结合的滨水景观环境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绿地的压力释放与精力恢复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现代城市存存着诸如空气污染、恶劣的住房条件和噪声等对人们健康的负面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以城市公共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文献调研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康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及自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成果.通过绵阳市公共绿地对人们压力释放和精力恢复的实证研究,在我国也同样证实了注意力恢复理论和压力缓解理论的主要论点,并指出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公共绿地健康功效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9.
城市滨河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滨河景观生态化设计是城市文明的缩影,生态河道景观不仅担纲着城市河流排污防涝的责任,同时也具有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的作用,保证城市滨河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忻州市忻府区牧马河生态景观公园为研究基础,遵循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与基本方法,结合牧马河现状问题从生态化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滨河景观要素进行具体的生态设计,以期为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竞争逐渐激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团体,其面临的压力问题已日趋突出。大学校园景观除了美化校园外,也是师生放松休闲、调节身心的重要场所。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具有缓解压力功能的校园景观设计更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以大学生行为特征为切入点,试图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具有缓解压力与改善健康功能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希望对当今校园景观设计在舒缓压力方面提供一点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的重要景观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化须以滨水区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理想的生态走廊.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给滨水区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建设失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诸多新的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特性,并从分析目前城市滨水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入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优化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借鉴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对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人群运动需求分析,根据滨水沿岸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运动空间的要素构成,包括康体要素、健身要素和辅助要素.以滨水区的水域为主要参考系,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和配比,并探讨了与各要素对应的空间组合类型,即水上运动空间、临水运动空间和近水运动空间.旨在促进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与塑造,实现健康活动与滨水休闲空间的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不合理的滨水开发行为越来越多地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这使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危机。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滨水区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指导我国未来的滨水区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沱江两岸景观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提出滨水区开发中景观设计自然化优先的保护性开发方法,并借此引出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是昔日的"酸雨之都",经过多年的改造,柳州逐渐成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工业山水城市。本文着重对柳州市城区滨水景观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下一阶段滨水景观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滨水区发展为目标,提出由地域景观环境形态决定的四类滨水城市和城市滨水区。提出城市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与景观化的概念。并以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区为实例,阐述了景观环境生态优先、景观环境建设的高密度、复合功能与公共使用相结合等以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