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静  徐拓 《南方建筑》2019,(3):60-64
2015~2018年新加坡Green Mark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在旧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通过新旧版本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变化在于标准适用建筑类型增多,并对部分建筑类型的专项标准进行了整合,延续评价阶段,评价定级取消认证级,增设指标大类体现评价阶段与建筑类型特色,Green Mark标准还打破了原有框架,从“气候适应、资源综合利用、智能健康”理念出发创新性地整合了条文内容。2018年我国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版,标准更新在即,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在评价对象、评价定级、大类设置、条文整合等方面的修订思路可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新修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候响应和在地性等因素,新加坡建筑经历了一系列转变。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加坡传统建筑——店屋(shophouse),它是非常典型的适应于热带气候的一种建筑形式。然后通过热带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把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的建筑实践分为3个不同时期:热带建筑的黄金时代,热带建筑的衰退,热带建筑的复兴。通过这3个时期来分析热带特征对新加坡建筑的影响,热带设计元素如何与现代建筑结合及其重要性,阐述新加坡气候响应型建筑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4.
自然的逻辑以及仰赖这种逻辑构筑而成的亲生物性特征,是诸多经典历史建筑保持生命鲜活的关键。将亲生物性促进环境偏好的理论基础、自然的逻辑与亲生物性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作铺垫,以‘前景与庇护’、‘复杂与秩序’、‘诱惑与神秘’、‘类稀树草原的环境’信息识别为线索,对历史建筑中以自然逻辑为载体的亲生物性理念表达进行探究与寻证,以期为当代亲生物性建筑设计实践及其理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1)
可持续、绿色和生态的景观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焦点,针对景观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也随之孕育而生。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国内外已建立和运行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相关景观评估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各体系的优劣势,为我国修订和补充节约型园林的评估体系或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景观评估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建筑形式复杂,绿色建筑标准应充分体现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本文根据集成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已有的绿色建筑标准的特点和不足,构建适合我国气候类型和建筑形式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从形式上与其他专业标准体系相统一,分为目标层次、工程层次和产品层次三个层次,由标准体系框架图、各"层次"标准体系表构成。绿色建筑标准体系,适应中国气候类型和建筑类型复杂的特点,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解析与诠释新加坡基于地区气候的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从新加坡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出发,解析了其传统建筑的气候应对策略,重点从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通风设计、建筑生物气候界面等4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当代绿色建筑营建策略对传统地区建筑原型的转译与实践发展。新加坡绿色建筑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并以今天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适应了当代建筑体量、功能需求的改变。"原型-转译"能够传递并继承传统技术经验,有益于创造出适应环境、节约能源、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8.
:园林绿化树种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减 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有力工具。以中国重要林业树种木兰属 植物为例,基于物种分布和气候的大数据集构建了物种分布模 型。结果表明:1)我国木兰属植物在气候适宜性方面存在显 著的种间差异,且在水分-热量条件的权衡限制下占据着特定 的气候生态位;2)在54种木兰中筛选出潜在的耐旱型木兰14 种、耐热型木兰10种、耐寒型木兰6种;3)以华北地区3个代 表性城市沈阳、北京、西安为例进行了树种与城市之间的气候 适宜性匹配,证明水分条件是制约木兰属植物在我国暖温带及 中温带地区分布的关键因素,并筛选确定了一系列具有推广种 植潜力的木兰种。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 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可用于我国木本植物区系 的快速筛选,在植物引种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应用 前景。  相似文献   

9.
摘要 解析与诠释新加坡基于地区气候的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从 新加坡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出发,解析了其传统建筑的气候应对策略,重点从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通风设计、建筑生 物气候界面等 4 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当代绿色建筑营建策略对传统地区建筑原型的转译与实践发展。新加坡绿色建筑实 践充分体现了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并以今天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适应了当代建筑体量、功能需求的改 变。“原型 - 转译”能够传递并继承传统技术经验,有益于创造出适应环境、节约能源、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0.
赵烨  许晓青 《中国园林》2020,36(10):75-80
世界遗产标准vii是UNESCO用以评价遗产地审美价值的重要准则,由标准iii演化而来,从文化与自然美的混合评价转向了仅对自然美学特征评价。选取以标准vii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145处项目(1978—2017年),通过扎根理论及分析,总结其运用特征、演化趋势和动因考辨。研究发现:1)地区层面,不同地区运用标准vii所关注的审美价值具有差异,如非洲关注色彩美学,欧洲和北美强调风景特质组合,亚太地区重视强烈的自然文化关联、动态变化和组合关系,南美和加勒比地区注重审美体验;2)词频运用层面,标准vii在各地区的词频运用差异显著,各地区使用词频最高的为关于美的"形容词",除欧洲之外,其余地区代表"之最"特点的词频次之;3)评价要点层面,欧洲和北美的风景特质评价具有很强的特点与范式。最后解析了标准vii运用趋势与18世纪以来的美学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标准vii的全球普世价值与地区价值认知以及标准vii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亲生物性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本能属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亲生物设计的提出为解决当今社会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逐渐成为国外人居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国外亲生物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以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为节点,梳理亲生物设计研究的源起、确立和拓展进程。通过不同发展阶段内的理论演进、方法更迭与实践详叙,综述亲生物设计的基本内涵与普适方法,并结合国内城市空间现状提出亲生物设计启示,以期为中国亲生物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岭南建筑具有诸多绿色建筑的特质,实施绿色建筑的时候应借鉴岭南建筑乡土和低技的手法。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应着眼于其绿色建筑的生态实质。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既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上多个国家气候变化应对历程发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者与探索者。而面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中国国家公园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缺乏系统的应对战略。选取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开展较早、体系完善及具有特色的6个国家和地区,梳理其战略、政策与实践经验,从科研、减缓、适应和教育4个方面总结其应对途径,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的4条路径:充分凝结共识,鼓励多方参与;夯实科研基础,形成前沿基地;战略规划指导,分级分区落实;适应减缓并重,提升气候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气候是影响城市绿地的基础性自然因素,定量研究气候对建成区绿地率的影响,利于合理调控城市绿地建设。以中国县级市及以上城市为样本,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方法,探究1996—2015年不同气候区划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状况。结果表明:1)从发展水平看,不同气候区划具显著差异,热带高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高于半干旱、干旱区,其中,热带与湿润区、半湿润区城市重合度高,是气候优势区位;2)从差异度看,不同气候区划差异度具明显区别,温带差异度高于热带,干旱、半干旱区高于湿润、半湿润区;3)从差异分解看,温度带间建成区绿地率不平衡对全国总差异的影响度大于干湿区间,温度带间差异是我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期为揭示气候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影响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渠  李雄 《风景园林》2022,29(7):73-79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措施。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选取2000—2020年发表的以“气候变化”和“绿色基础设施”为主题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缓慢发展后,2014年后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相关研究通过初期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了人们对绿色基础设施与气候变化关联度的认知,正在逐步向低碳化的减缓途径、韧性化的适应对策、效益化的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拓展;3)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已经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统筹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行动、拓宽人与气候关系的新认知、开辟持续低碳发展的新路径3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著: 《风景园林》2019,26(12):8-20
适应气候变化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密切相关的主题,通过两个设计案例进行研究。1)"绿心"气候公园。体现了倡导的设计思想和区域性研究成果。"绿心"研究计划始于2010年,最初是为经济、农业和创新的综合创新网络部门制定。该计划建议:将填海造地和脆弱的泥炭地转变为"气候缓冲区",使水系统更具弹性、减少土地沉降、抵御洪水,并通过恢复泥炭地来吸收CO-_2,有助于抵消温室效应。"气候缓冲区"也为800万居民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和吸引力。2)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阿姆斯特尔兰是紧靠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农村地区,也是"绿心国家景观"的一部分。"绿心"区域设计研究、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于2019年开展,由我们担任北荷兰、南荷兰和乌得勒支的空间质量省级顾问。阿姆斯特尔兰是"绿心"中一个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开放式农业景观,沿经阿姆斯特尔河渗入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肌理中。对于该区域探究了2种设计思路及方案。1)如何使农业景观具有可持续性且不受气候影响;2)将农业景观转变为自然景观并积极促进泥炭地的增长,会产生什么意义。这2个方案的目标一致,都旨在保留阿姆斯特尔兰,使之成为阿姆斯特丹周边城区的一处重要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治理是全球高度关注的议题和中国的国家战略之一,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二者共同的工作抓手,但当前缺少二者协同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建设路径的研究。分别回顾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协同治理在国际社会和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保护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实践,分析了基于二者协同的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三大优势、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与适应协同、界内与界外协同、体系与个体协同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建设路径框架思路,提出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各类型自然公园的建设核心要点,并从全民认识、法律体系、资金机制、管理体制、社区应对、科学研究6个维度提出建设路径及其可能的行动。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的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框架,对于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工作实施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色施工及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绿色施工评价作为绿色施工效果的定量体现,如何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动的、智能的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及《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的研究,借助课题组开发的绿色施工监控管理平台,构建绿色施工分项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信息化模型,与现场原有的绿色施工信息模型结合,导入绿色施工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化模型携带的指标数据与平台采集的现场数据比对,并作出相应绿色施工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的因素对绿色施工的指标影响作用不同,本研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对绿色施工评价及其自动智能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世界各国城市都面临着众多可能因气候变化而加剧的水问题。【方法/过程】聚焦丹麦、英国、荷兰3个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洪水)强烈影响的欧洲北部国家,重点分析4个不同空间尺度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GSI)项目。这些项目是应对未来城市自然灾害和宜居性挑战的韧性解决方案的典范。之所以选择这些项目,是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如将主要机动车交通走廊更新为宜居、可步行的街区,在区域尺度创建多功能GSI以提供社会福利,利用分层种植、密集种植和生态美学的力量来产生生态系统服务等。【结果/结论】除分析项目设计外,进一步讨论促成这些项目实施及提升的关键因素,以及建成后提升公众认同和环境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对宜居性的重视、将城市更新和气候适应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跨机构合作、多重资金来源的利用,以及以扎实的公众参与获得对城市气候适应举措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气候变化,大量物种需要转移其活动范围,而物种能否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取决于气候连通性是否良好。如何保护并提升连通性以促进物种在气候变化下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所需应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为针对性地探讨气候变化下的连通性问题,国际学界提出了气候连通性的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国际上提出的气候连通性和与之相关的气候速度、气候轨迹和气候梯度廊道等概念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梳理;其次从研究现状、数值模拟、指数评价和空间规划4个方面对气候连通性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为实现在气候变化下有效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对中国气候连通性进行研究和提升的5项建议,包括开展气候连通性评估和气候驱动下物种迁移路径监测及模拟研究、探索自然保护地边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国土尺度气候连通性保护和提升规划、落实大尺度气候连通性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路径,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保障跨国气候连通性。研究结果对明晰气候连通性的概念及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