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比较了纳滤膜除硫酸根与传统除硫酸根的方法,介绍了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在烧碱装置中采用纳滤膜法去除硫酸根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陆俊 《广东化工》2014,(2):67-67,64
介绍了膜法冷冻除硝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采用纳滤膜法先对离子膜淡盐水中的硫酸根进行浓缩,再采用冷冻法除硝工艺使盐水中的十水硫酸钠作为产品结晶析出,达到处理硫酸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脱除淡盐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几种工业方法进行比较,以某氯碱公司运用纳滤膜法脱硝处理50m%淡盐水工艺为实例,通过对设备投资、运行成本等经济分析,得出采用纳滤膜法脱硝工艺投资费用低,仅是冷冻法的1/3,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大约是沉淀法的1/4,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药剂,不会影响盐水水质,对硫酸根离子的截留率稳定,无污染,效率高,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发纳滤膜法+冷冻除硝工艺,将硫酸根转变成芒硝,并开发出热熔法+四效逆流蒸发+流化床干燥+布袋除尘工艺技术,将固废物芒硝加工成有利用价值的元明粉。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氯酸钠生产中常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硫酸根,但是会产生大量含铬污泥,污染环境。提出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和纳滤膜装置综合处理结晶母液的方法,既能回收重铬酸钠又能脱除硫酸根。实验结果表明,重铬酸钠的回收率可达98%,结晶母液处理后硫酸钠质量浓度低于3 g/L,达到母液循环利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艳君 《广州化工》2012,40(23):139-140,174
介绍膜法-冷冻脱硝的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利用膜法-冷冻技术将返回淡盐水中积累的硫酸根以芒硝的形式从盐水系统中除去,通过淡盐水预处理、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冷冻、离心分离等四个过程来实现除硝工艺,总结归纳生产过程中常见设备的故障和膜污染物的特征并给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研究了进淡盐水浓度(Co)、进淡盐水不同温度、pH值、操作压力(△P)、流量和不同纳滤膜对纳滤膜分离的影响,可以得到纳滤膜适宜的操作条件:温度55%;流量2—4L/min;操作压力1.5MPa。实验结果表明:对氯碱工业离子膜电解系统淡盐水中硫酸根的脱除率大于80%,硫酸根含量小于1.5g/L,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经过二个月的现场试验论证,所选用的纳滤膜稳定性、耐温性、耐污染性等好;同时,由现场试验可知,离子膜系统淡盐水脱除硫酸根离子纳滤膜分离技术是可行的,从而建立了离子膜系统淡盐水脱除硫酸根离子纳滤膜分离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周明  吴正雷  王磊  罗小勇 《广州化工》2020,48(14):91-93
采用以"超滤+纳滤"(UF+NF)为主体工艺的中试装置对海淡浓盐水进行实验,探究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超滤单元UF出水浊度0.2 NTU,SDI _(15)值0.8,满足后续有机膜单元的进水水质要求。纳滤单元选取2种不同型号纳滤膜进行实验,综合对比DK纳滤膜截留率效果较好,纳滤产水用于氯碱化盐,不仅能够节约纯水,减少原料氯化钠的消耗,同时解决了浓海水排放的问题,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纳滤膜去除盐水中SO42-,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处理废水并回用,采用在活性污泥处理中引入超滤提高处理后废水的质量等。建议引入更多的膜分离装置以推动氯碱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脱除盐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几种方法,介绍了改性反渗透膜法除硝工艺及其在离子膜烧碱装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梁帅宏 《广州化工》2011,39(16):143-145
根据梧州市联溢化工有限公司建设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盐水精制工序采用掺卤化盐精制盐水及膜法除硝新技术应用,结合国内外卤水精制盐水工艺及脱除硫酸根方法的运用,简要介绍了卤水精制盐水配套膜法除硫酸根的新技术应用及其在梧州市联溢化工有限公司的运行情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法除硫酸根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付军凤 《氯碱工业》2009,45(1):7-10
从工艺及工程角度比较了去除SO4^2-的几种方法,对纳滤膜法脱除SO4^2-的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淡盐水脱硝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重点论述了膜法脱除Na2SO4工艺,总结了配套30万t/a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系统的膜法脱硝装置的设计过程及经验,深入分析了影响膜法脱硝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莱州湾地下卤水纳滤过程中纳滤膜表面无机物结垢的问题,利用饱和度法系统研究了碳酸钙、硫酸钙在卤水体系和纳滤过程中的结垢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原料卤水中的碳酸钙处于饱和状态,而其中的硫酸钙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在外部因素诱导下,碳酸钙更容易发生沉淀;降低卤水的pH可以有效抑制碳酸钙结垢;当逐步提高卤水的产水回收率时,纳滤浓水侧卤水中硫酸钙结垢的风险增大,在纳滤精制卤水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产水回收率可以降低硫酸钙结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针对饱和卤水直接制碱过程需要去除硫酸根、钙离子、镁离子(SO42-、Ca2+、Mg2+)等杂质离子的问题,探索了利用纳滤膜分离精制饱和卤水新工艺。通过考察NF270、DL2540、ESNA1 3种类型纳滤膜的透过通量和离子截留率,确定了选用DL2540为实验用膜;分析了DL2540纳滤膜对离子的截留性能和对盐田饱和卤水的分离性能及其对饱和卤水精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增加同离子浓度、降低压力有利于不同价态阳离子、阴离子间的分离,DL2540纳滤膜对盐田饱和卤水中SO42-、Ca2+、Mg2+截留率分别达到95%以上、30%~50%、30%~70%,对Na+、Cl-截留率均低于15%,进一步证明DL2540纳滤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二价离子截留效果,在饱和卤水精制上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了钡法和膜法两种脱硝方法,提出氯碱企业在进行离子膜法制烧碱技术改造时,淡盐水中硫酸根的去除优先选择膜法脱硝技术。虽然选择膜法脱硝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大,但选择膜法可更好地保护离子膜电解槽及提高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盐水除硫酸根的工艺及技术特点,对钡法与膜法除硝工艺及其在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膜法优于钡法除硝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隔膜生产系统产生的碱盐水用作离子膜生产系统原料水的工艺。在以卤水代替原盐生产烧碱的过程中,该工艺提高了掺卤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整车厂涂装车间产生的高浓度水性漆废液,经混凝预处理后,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膜处理过程采用纳滤-反渗透二级膜处理,使COD(化学需氧量)从1.75×10 5 mg/L左右降低到1.10×10 4 mg/L左右,去除率达93.7%。其中,纳滤的COD去除率在25%~31%,反渗透对纳滤进水的COD去除率在85%~93%。通过考察膜通量,比较管式纳滤膜和振动纳滤膜的性能,表明振动膜的处理性能和耐用性高于管式膜。能谱仪(EDS)分析表明,该水性漆为丙烯酸类,且硫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无锡化工集团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面对原材料涨价的不利局面,通过严格的试验和分析,采用价廉的原材料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在以隔膜生产系统碱盐水为离子膜生产系统原料水、提高掺卤比的基础上,利用离子膜淡盐水溶化来自蒸发离心机的碱盐,最大幅度地提高了卤水的用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