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海韵  王洁  燕翃翔  徐瑾 《风景园林》2022,29(8):102-107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南方林区的代表区域,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临一系列人地矛盾冲突。以东莞市为例,在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传统人为干扰评价基础上,叠加坡位和地形起伏度2种地形因子,以三维视角评估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现状和识别可能存在保护空缺的区域。结果表明:目前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存在建设用地边界扩张倒逼自然保护地边界后退的风险,且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存在部分未与人为干扰冷点重叠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状生态保护价值,提出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相关建议,即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将东莞市南部具备自然保护地设立条件的人为干扰冷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以期为强化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功能和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文武  眭淼 《中国园林》2023,39(12):14-20
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具有溢出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对其影响评估、作用机理和管控策略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采用叙述性文献综述法,从洞势、明律、释理和施策4个方面,系统梳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领域的国际进展。研究洞察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价值和趋势;明晰了环境监测实验、数理模型模拟和社会科学研究3种揭示人类活动影响规律的基本研究范式;阐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机理、效应和机制3类核心研究议题;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管控的空间和程序2条根本途径,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应将关注视野拓展至毗邻区乃至自然保护地网络,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和地域性实践,协同空间途径和程序途径,发展动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翟端强  卓健  徐弈 《规划师》2023,(2):53-60
生态风险是指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综合作用下产生生态负面效应的或然性。生态风险评估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对深入推进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括总结了我国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其次,针对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中“人类—自然”互动关系的客观情况,借鉴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详细阐释了生态风险和景观格局之间的耦合关系,说明这一耦合关系对完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的作用和优势。最后,基于耦合关系视角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从基础数据整合、影响因子选取、评估体系构建、适用性分析、情景分析及应用五个方面对评估框架进行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研究是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两山”理论实践的重要参考,当前研究成果初具规模,但存在概念不清、热点不明等问题,有必要对自然保护地生态价值的概念内涵、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梳理生态价值概念发展史及辨析相关概念,构建生态价值概念内涵体系。应用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数据的时空分布、高频关键词、研究热点进行系统梳理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生态价值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内容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地尺度的生态价值的评估核算为基础、以价值实现与转化为主线、海洋与陆域保护地类型并重的总体格局,其中生态价值实现研究热点延伸出利益主体诉求与冲突、社区作用机制、人类福祉促进等分支。未来中国自然保护地生态价值研究应建立统一评估体系、丰富研究视角、强化应用研究、重视海洋价值等。  相似文献   

5.
王云才  盛硕 《风景园林》2020,27(8):62-68
城市扩张侵占生态空间,带来生态空间破碎化、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是导致城市人地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空间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必然途径。山地城市生态空间占比大、地形复杂,协调人地关系面临更多挑战。在生态智慧的引领下,基于生态梯度分析构建生态空间保护与人地关系协调的逻辑与实践框架。以南水北调中线上重要的山地城市——十堰市为例,分析生态问题并诊断生态空间破碎化为根源,整体性保护主要生态要素和核心生态功能,识别其中人类活动干扰空间和潜在威胁空间,划定多梯度保护与修复格局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导则,协调城市发展中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人地系统中,流域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也是当前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世界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人类和水处于共同进化的过程之中。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流域城水关系、城乡空间研究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荒野保护地列入保护级别最高的一类保护地,荒野体验是游憩体验最高级别的体验形式。世界各国荒野保护地实际存在形式大致分独立型和合并型2类。划定荒野保护区是荒野价值研究成果的重要应用实践,这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方向。核心保护区与荒野保护区对应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中的Ia、Ib保护地,这样既可以同国际接轨,又解决了国内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管控与人类活动的矛盾问题。国家公园突出荒野保护理念既建立了国家公园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强化了国家公园的社会文化认同,又彰显了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行为分析法是划定荒野保护区的重要方法,通过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谱系,在生态环境谱系基础上通过行为交互作用分析建立游憩机会谱系与社区村落谱系。荒野保护区整合了三大谱系,建构了以荒野保护区为主体的管理分区体系,把各个功能区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结构有序、自然共生的人地耦合复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婷婷 《城市建筑》2024,(5):147-153
目前的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管控难以准确测度和反映国土空间自然与人居特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空间价值、空间问题和空间需求三方面研判红河州人类集聚区域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大数据、GIS等空间分析手段,建构人居环境识别及分析体系。研究表明:(1)红河州自然人文资源与人口密集交织地带,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可分为三类;(2)自然人文资源与人居空间存在人地矛盾和风貌建设协调问题。由此归纳出基于自然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国土空间管控需求,综合多因素构建全域人居环境结构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课 题,人地协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 提。基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 建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5 年望城区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望城区人地关系协调状态总体呈 上升趋势,目前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但是不稳 定,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距离。人地协调存 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耕地资源、水资源总量呈 下降趋势,而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地矛盾使 生态安全受到严重挑战。未来应全面提高望 城区综合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合理开发资 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尊重人地关系地域 系统理论,促进要素的有效配置,健全资源 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补机制。  相似文献   

10.
草原城镇根植于内蒙古草原腹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重要战略地位,人地系统呈现出不同属性特征和发展规律。文章将草原城镇人地关系演化过程分为游牧时期、半游牧时期、定居定牧初期和定居定牧成熟期四个主要阶段,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为例,分别描述每阶段人地关系历史背景及主要特征。从空间结构、要素流动、效益平衡三个维度对草原城镇人地关系演化规律进行探索,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从自然本底、意识形态、生产力进步、政府决策、经济发展、区际背景、规划政策等方面进行阐述,找出其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人地关系矛盾成因。引导草原城镇人地系统和谐,探索拓宽优化格局、坚守生态保护、提升产业外延、实现人地平衡、维护和谐发展,建设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自然保护地边界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正处于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阶段,解决保护地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是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厘清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是优化整合的关键步骤,可为自然保护地边界调整提供基线参照。选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特征显著的福建省为研究范围,基于ArcGIS解析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空间关系,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保护地空间重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包括完全重叠、部分重叠和内嵌3种空间类型,其中部分重叠的比例最高;2)自然地理方面,福建省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且地形地貌差异大的生态交错区;3)社会经济方面,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与道路的距离、城乡居民用地距离较近。对交叉重叠的分布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空间重叠类型提出空间整合和管理机制优化对策,以期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建议,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管理目标与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护地分类系统是保护地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保护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保护地管理目标分为生态、价值、功能、区域4种类型,针对中国保护地人地关系现实状况,基于管理目标的保护分为3种类型:绝对保护、严格保护、整体保护,对应3类保护地:生态保存地、国家公园和持续利用地3类,每一类保护地根据资源属性和保护要求细分为若干类管理类别。具有重要科研价值需要绝对保护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保护地归类为生态保存地,具有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的保护地归类为国家公园,具有历史延续的生产生活功能的社区景观保护地归类为持续利用地。生态保存地与持续利用地延续现行的管理体制,归属不变,国家公园整合了多类以保护与游憩为双重功能的保护地,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赵智聪  王沛 《风景园林》2022,29(7):12-17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区域,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连通性良好的自然保护地网络的形成。通过对生境破碎化和气候变化危机背景下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辨析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和实践,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概念,并从概念层次、生态对象、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4个层面进行辨析,探讨自然保护地连通性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连通性与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地连通性评价体系、监测体系、提升路径和保障机制6项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16.
杜文武  胡瑶  眭淼  袁璨 《园林》2022,(12):28-3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日益增强,往往带来景观格局变化等潜在威胁。为揭示景观格局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关系,识别二者耦合作用形成的生态环境破碎区域,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对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在空间上的响应关联,进而叠加耦合出人地矛盾突出区域,作为潜在的重点关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人类活动干扰增多,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近20年来人类活动强度高值区域面积逐年扩大且分布于低海拔区域,聚集在研究区域的北部三泉镇及南部金山镇等村镇聚落,高聚类区主要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中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指数耦合的人地矛盾突出区域在空间分布中呈围绕南部及北部村镇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成超男  李锋  杨锐  吕婧 《中国园林》2022,38(12):6-1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以及入侵物种增加等问题与挑战,有关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与实践亟待开展。通过文献整理、案例筛选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到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具有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净增益最优化以及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愿景、目标和指标;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说明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和保护保育4种修复模式的应用情景。同时,根据文献分析总结中国生态系统的退化分布及其原因,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提出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与关注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6项具体的修复策略与3项建议。以期在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背景下,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遗址区聚落空间的演变来研究聚落发展是乡村人地关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人地关系的依存、驱动、重构3个维度的作用机理,以及遗址区聚落与遗址的互动依存、聚落对遗址的生产驱动、聚落与遗址的承载重构内涵入手,讨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特征,探究了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 发现:(1)人地...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中常用的空间分区方法存在管理目标和内容不够精确、与生态系统的层级性和动态性不匹配等缺陷。中国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普遍面临土地权属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等情况。探索基于管理目标导向的层级化空间管控划分方法,对更科学、精准、经济地实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概念和耦合管理目标的多层级空间管控体系,对比分析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建构框架和流程。以拟建南岭国家公园为案例,基于上述方法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数据进行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建构。【结果】生态空间管控单元体系的建立,将南岭国家公园原有的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划进一步细分为16类管控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正负面行为清单;以自然演替方式为主的严格管理区域占总面积的比例,从二分区制的51.06%提高到管控单元体系划定的85.54%。【结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提出与应用,使得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强度和精确度得到有效提升,并可进一步支撑地役权保护等专项管理工作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