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充气型橡胶护舷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护舷品种之一,是海上靠泊、海上采油和建设强上海军有效地船舶防护设施,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广泛采用。充气型橡胶护舷又称充气胶囊(日本又称为巨象式空气护舷),是日本横滨橡胶公司1953年研制成功的,最初应用在日本捕鲸船队的海上靠泊,之后为挪威、苏联等国捕鲸船队先后采用。这种护舷利用压缩空气作为缓冲介质吸收船舶的撞击能量,它与一般压缩型橡胶护舷比较具有吸能量大、反力低、节省橡胶以及倾斜压缩性能不降低等突出优点,因而成为当前海上船与船靠泊时唯一可靠的防冲设备。此外还用墩式码头及其他大型码头。  相似文献   

2.
铁岭地区化工橡胶研究所,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了敢想敢于敢于革命的精神,采用了新的技术路线,在大连港的协助下,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功海绵芯结构直径为620×1560毫米浮式橡胶护舷。经一年来的实际考核,使用情况良好。目前正在继续使用。从而为我国橡胶护舷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赶超国外先进水平作出了贡献。橡胶护舷又称橡胶护木或防舷材。它是港口及船舶的重要设施,用以缓冲船舶与码头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其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多数港口的这种设施,均采用进口优质木材制作的护木,只有少数港口如大连港、青岛港、湛江港等采用橡胶护舷,构型只有圆筒式压缩型一种,悬挂于岸壁或船上使用。经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橡胶护舷与护木相比,其优点是:弹性高,缓冲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护木一般寿命为3~5年);  相似文献   

3.
橡胶护舷     
为了分散船舶靠泊码头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减小船舶系泊码头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可在护舷的顶部设置一表面层。表面层由结晶型聚烯烃类树脂与二烯类橡胶的共混物组成。结晶型聚烯烃类树腐在共混物中的比例应超过50%质量份,但不超过85%质量份。从而使护舷对船舶具有充分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言利用橡胶的弹性压缩性制造的橡胶护舷,当今在国内外各地港口码头均已得到广泛的采用,更由于其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生产作业安全和保护船舶免受剧震而损坏机件等优点,很受所有港湾当局对设施有效的护舷体系,给予相当的重视。在我国橡胶护舷应用也已有了若干年时间,先后已制成了圆管型、D型、V型等多种,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港湾建设的日趋现代化,对橡胶护舷的品质、形式等,也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滑移式橡胶护舷,涉及码头附属设施技术领域。可快速安装的滑移式橡胶护舷,包括导轨、底座和橡胶护舷,导轨根据需求沿不同方向布设在码头前沿线上,橡胶护舷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可滑动地嵌套在导轨上;底座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机构,底座通过弹性卡扣机构与导轨实现固定或脱离。  相似文献   

6.
橡胶护舷系近代发展起来的码头防护器材(港口俗称橡胶护木),其对码头和船舶有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设计使用表明,它是一个有效的震动吸收器,所以国外三十年代就启用了橡胶防护器材。近年来,我国亦从园简型开始进行了试制试用,显示了突出的优越性,受到港口广大职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码头橡胶护冲器系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防护器材(又称橡胶护舷,港口俗称橡胶护木)。之所以称为护冲器是因为它对码头和船舶有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通过设计、制造和使用表明,它是一个有效的震动吸收器。国外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了使用橡胶防护器材。据报导,美国1932年已开始制造,欧洲三十年前也开始使用,日本于1956年正式生产。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码头橡胶护舷前设防冲板的结构形式和结构设计做了较详细论述。并结合靠船实例,拉大护舷中心距和加大下翼缘截面尺寸是提高防冲板设计强度的方法和途径。可使橡胶护舷设计更加完善合理,能够满足各种码头使用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钱伯章 《橡胶科技》2018,16(5):51-51
正日本横滨橡胶有限公司宣布开发出世界上最大的浮式气动橡胶护舷,护舷直径达6 m。浮式生产储卸船系统(LNG-FPSO)必须能够高效、安全地在海上卸载和转移液化天然气(-160℃温度下储存)运送船。横滨橡胶新开发的超大型护舷有助于提高液化天然气运送船卸载操作的安全性。气动护舷是一种充气的减震橡胶制品,它漂浮在两艘船之间或船与码头之间,以防止船移动时对其他船体和码头造成的损害。超大型护舷可  相似文献   

10.
转动型φ1800×H600橡胶护舷的研究转动型橡胶护舷是利用其转动性和压缩变形性吸收船舶的撞击能量而保护舷体的。沈阳普利司通有限公司为大连造船新厂20万t级船坞研制成功了转动型中1800XH600橡胶护舷。转动型Φ1800×H600橡胶护舷的结构如附...  相似文献   

11.
宋志凌 《中国橡胶》2010,26(23):16-17
<正>11月15~17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厦门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近300位橡胶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为:低碳经济与科技创新促进橡胶工业结构调整。目的是通过宣传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倡导产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低碳经济生产模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是我国橡胶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橡胶行业不仅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顶住了轮胎特保案的严峻考验。危中求机,全行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  相似文献   

16.
讲述了从1949年建国至2009年这60年我国轮胎工业的发展历程。1949年时我国仅有桦林橡胶厂、青岛橡胶二厂、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上海正泰橡胶厂4家工厂;1950年开始生产军需用品;一五时期开始组建科研单位;1965年中国橡胶工业公司作为"工业托拉斯"试运行,虽中道夭折,但成效喜人;1950~1990年打了4次轮胎质量仗;1958~2007年进行了5次大的攻克子午线轮胎生产工业化活动。1996年开始我国轮胎工业全面转入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中;2000年起,轮胎企业全部改为公司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80年代后期,外资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格局。面对我国轮胎工业60年的腾飞发展,也应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深谋远虑,精卫填海。  相似文献   

17.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外橡胶工业三部曲》系统地论述了世界轮胎120年和中国橡胶工业1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就。紧密地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发展事绩同国内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橡胶工业历史创新事例同当今现实创新案例相结合,各种产品创新同工艺、设备、原材料及加工方式创新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经营创新相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同机制、制度等其他各类创新相结合,从微观一直扩及到宏观,涉及整个橡胶工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