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以及辐射空调存在的弊端,研发了一种新风控温除湿机组,该机组主要承担室内新风负荷和潜热负荷,与辐射空调系统结合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耗。为满足不同季节新风温湿度变化时的控温除湿需求,提出了三种运行控制模式。在焓差实验室对该机组在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运行性能与控温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了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与温度、室内侧出风干湿球温度与含湿量及机组除湿量随室外环境干球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新风控温除湿机组夏季除湿量为1.34~2.23 kg/h,过渡季节A除湿量为2.19~10.2 kg/h,过渡季节B除湿量为0.37~0.9kg/h,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辐射空调房间全年除湿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某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Trnsys对该建筑现有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根据该建筑的实际状况,为该建筑设计了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对室内热环境调节更快,热惰性更小。整个供冷季节,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5 826. 2 k W·h,顶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4 181. 9 k W·h,减少了4. 59%。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设计了运行时间表,在满足室内热环境标准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长期定工况运行的问题,分别设计了变水流量控制系统和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比了两种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室内热环境变化响应更快,且能耗较低。改进系统运行时间表,并采用变水温度控制后,顶板辐射供冷系统供冷季节总能耗为14 665. 3 k W·h,相比于原系统能耗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本文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6.
LNG重卡无相变换热冷能利用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LNG重型卡车空调系统冷能利用的设计原理,以LNG为实验介质,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台模拟试验检验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开发了基于LNG无相变低温换热冷能利用空调系统替代蒸汽压缩制冷机组,通过理论计算和空调系统装置实验表明:在环境温度30—35℃,LNG由储存温度-160℃汽化至环境温度15℃,流量为25.194 kg/h时,理论计算冷量释放达6.13 k W,冷回收换热器空调冷媒的进出口温度达-9℃、-15℃;重卡空调进、出口空气温度达35℃、14℃,空调出风量为0.278 m~3/s,静态运行时实际回收冷量1.69 k W,回收率达27.6%。设计冷回收空调系统运行良好,制冷迅速,满足重卡驾驶室空调冷负荷,这样既为LNG船舶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空调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又利于冷能回收,缓解传统电压缩空调对燃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7.
《制冷》2015,(2)
空调水系统大温差设计是一种节能措施,了解大温差空调水系统的适应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某大型商场大温差空调冷水系统的设计,分别对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单位制冷量的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6℃/13℃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较常规7℃/12℃的供回水温度,单位制冷量制冷主机增加能耗0.0011k W,单位制冷量冷冻水泵减少能耗0.01k W,推算全年空调季两大耗能设备节省运行费用10.6万元。建议大温差冷冻水系统的供水温度宜为5~6℃,温差宜为7~8℃。  相似文献   

8.
陈杰  马国远  周峰 《制冷技术》2012,(3):31-34,45
在通信基站的能耗中,空调能耗占据了40%左右,为了降低通信基站空调能耗,设计出利用自然冷源的溶液循环式换热机组,以降低空调能耗,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运行稳定,换热效果良好。换热器的温度效率可达45%,传热系数可达60 W/(m~2·℃)。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某实际超市作为算例,为了预算出转轮式热回收型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应用于超市的经济性,在干燥地区新疆,以210000 m~3/h的机组送风量为例,对转轮式两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与传统机械制冷空调机组进行制冷量、能耗以及能效比的对比计算分析。在满足人体舒适感的基础上,计算出了两种机组从3月运行到10月(3430小时)的能耗,最终计算出转轮热回收型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运行费用比传统的低63万元,有效地减少了空调系统能耗,降低了超市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既有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及当地采暖度日数,计算政府办公楼的全年能耗,进而提出该项目的改造方案为地源热泵与原有空调机组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该方案使得该办公楼每年节约标准煤8.48 kg/m2,运行费用每年节省22.2元/米2。  相似文献   

11.
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运行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现有开式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塔内溶液吸湿量大而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结构,分析了新型塔的运行过程,并对比研究了新型塔和普通塔在不同进口溶液温度、空气流量和溶液流量下的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塔具有更强的换热性能和更低的溶液吸湿性。进口溶液温度由1℃上升到3℃时,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62~0.24 k W,溶液吸湿量平均减少了0.13 g/s;空气流量由1.41 kg/s升高到2.17 kg/s,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79~0.84 k W,溶液再生量平均增加了0.1 g/s;溶液流量由0.36 kg/s升高到0.68 kg/s,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57~0.63 k W,溶液吸湿量平均减少了0.11 g/s。  相似文献   

12.
户式热湿分控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湿地区的特点和目前该地区房间空调器遇到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户式热湿分控空调机组,该机组可以分开处理室内的显热和潜热负荷,分别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室内舒适度和降低能耗.这里采用焓差法对该热湿分控机组进行实验,测定了其季节能效比(SEER)为3.932;并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压缩机频率和风侧冷剂比例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机组除湿量、能效比和制冷量的影响;并在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湿度一定的情况下,对压缩机频率和风侧冷剂比例进行全析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热湿分控机组的除湿量在0~4.02kg/h之间变化,随压缩机频率的变化比率约为0.07~0.08 (kg/h)/Hz,随风侧冷剂比例变化的比率约为0.65~0.8kg/h/(10%);能效比在2.71~4.57之间变化,随压缩机频率的变化比率约为-0.033~-0.046/Hz,随风侧冷剂比例变化的比率约为-0.12~-0.17/(10%);制冷量在6822~13080W之间变化,随压缩机频率的变化比率约为118~154W/Hz,随风侧冷剂比例变化的比率约为-489~-676W/(10%).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解读AHRI Standard1230-2014 Performance Rating of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VRF) Multisplit Air-conditioning and Heat Pump Equipment,针对冷却方式为风冷式、额定制冷量≥65 000 Btu/h(19000W)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AHRI认证测试项目及合格判定要求进行分析,并对样机安装、测试要点等进行解析,旨在为标准的正确理解以及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产品的AHRI认证测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在浙江某核电站应用的可行性,在与该核电站室外设计条件相似的南通市对一台55 000 m3/h风量的金属填料型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平均温降为4.1℃,平均冷却效率为91.2%,满足风量和机外余压的要求。这说明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应用于此核电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湿度地区夏季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性能,2013年7月1-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某公司对该空调机组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分析的得出:二一次最佳风量比为1.08,对应湿球效率为91%;最佳风量比下最佳淋水密度625kg/(m·h);间歇供水时间是制冷15s、通风约为5~6min;最佳风量比和最佳淋水密度下的耗水指标为10.8L/h;制冷量为7.6kW、能效比为15.3.结果表明: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湿球效率接近100%,达到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的效果,而且还不增加空气的合湿量,同时,该机组不仅适合在高湿度地区,在中等湿度地区和干燥地区应用其制冷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学园区空调系统能耗实际情况,为今后的大学园区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空调系统为对象进行空调系统能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顶层、底层房间空调设计负荷计算偏差较大,与中间层室内温度差在4℃左右;教室等人员聚集场所室内人数对房间温度影响较大,有学生上课比没学生温度高3℃左右;空调循环水大部分时间以3~4℃进出口温差运行,循环水系统能耗较大;风机盘管机组低风速运行时的风机电流比中风速运行时的增大13%,风量增加1.5倍,故在风机噪声允许条件下,增大风速可以较大提高风机盘管机组的换热效率。指出大学园区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应注意学生生活的同时性,采用大温差循环水系统以及较高的风速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兰州某地铁站直接蒸发冷却设备的工程应用实例,通过对地铁站内直接蒸发冷却设备进、出口空气温湿度、送风量、机组耗水量的实际测试,分析出该蒸发冷却设备的蒸发冷却效率、机组制冷量.同时,还对机组蒸发冷却填料存在的干点问题和循环水泵运行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了后期的优化措施.通过分析表明,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出风效果良好,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深圳市大量商场空调运行状况的调研,测试得到各空调系统实际的单位面积能耗,并对其能耗差异进行了分析。对特定商场的实际运行能耗进行年度内的数据采集,得到了不同月份水泵、风柜、主机、冷却塔等设备的能耗比例。通过对各设备的能耗水平以及设备和系统的节能潜力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了节能改造的策略和手段,为商场类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提供了基础依据,并提出了系统节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制冷》2016,(3)
本文以一台3000m3/h风量的转轮式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为例,根据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要求,提出转轮式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设计步骤及选型方案,以便更多的工程人员了解该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扬州某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测试并评估了其冬季运行性能,结合小区全年空调能耗数据分析了系统的热平衡问题。结果表明:该地源热泵系统需要1 087口竖井进行换热,测试期间地埋管出口水温为8.5~9.0 ℃,机组性能系数为3.67~4.17,系统性能系数为2.66。系统性能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结合测试数据得出,低部分负荷率下系统小温差大流量运行,导致水泵能耗较高;另一方面,结合小区全年空调能耗数据得出,系统冬季取热量和夏季放热量不平衡,导致土壤温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