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维军  罗玉鹤 《浙江电力》2012,31(10):70-73
针对钢管杆线路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软土地基中各种基础型式的占地、技术经济比较,得到相对较优的钢管桩基础型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方案及钢管桩基础的补强与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2.
钟维军 《浙江电力》2010,29(6):57-60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中桩基础造价偏高的现状,以软土地基输电线路桩基础的选型和设计为例,通过分析比较,探索最经济的桩基础型式,并指出了树根桩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众用电》2021,36(9):43-45
正输电线路基础一般为大开挖板式基础、原状土掏挖基础及桩基础等,长期以来,基础施工主要以人力为主,施工作业人员安全风险较大,人力成本亦逐年增加。随着电网发展及工业技术的进步,输电线路基础机械化施工要求日益迫切。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适合输电线路基础机械化施工的设计技术要点,并与常规基础型式进行技术对比及经济分析,为输电线路基础机械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于涛  张培杰  秦力 《电力建设》2013,(6):104-108
为防止直流输电线路在接地极附近发生挖孔桩基础电腐蚀,探讨挖孔桩绝缘施工方法。依托溪洛渡—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工程,对挖孔桩基础对地绝缘和杆塔对基础绝缘的施工工艺做了研究,其中基础对地绝缘施工包括清理基础护壁及垫层、刷底子油、定位弹线试铺、刮油铺玻璃纤维布、浇制2cm厚砂浆绝缘保护等工艺。同时对基础绝缘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机具配备、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应用此方法完成基础绝缘施工后,现场检测表明绝缘性能良好。本工艺可以为其他直流输电工程挖孔桩基础绝缘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线路施工中压接金具质量检测的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X射线检测架空输电线路压接金具质量无损检测方式的可行性,介绍X射线便携式检测装置的结构及特点,并通过国内研制的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压接质量小型检测装置现场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检测装置对输电线路中在线的耐张线夹和接续管无损检测是有效的,证明X射线检测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压接金具质量检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某500 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严重受损,且导线受损点所在档距内存在接续管,给修复工作带来困难。为满足《110~750 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导线高空移位临档接续的方法进行修复,并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与直接更换导线工作相比,应用该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修复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有效提高线路检修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力推行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而三维设计需要以高精度航测数据、电网专题数据、工程勘测数据等作为基础数据[1].通过分析无人机航测数据误差来源,分别选取山区和平原地区作为实验区,利用航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能够满足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要求.结合安徽阜南—董庄220?kV输电线路工程,从选线及路径优化、绘制初步平断面图以及前期工程量估算3个方面,具体阐述无人机航测数据在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中的应用,提高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郎福堂 《电力建设》2007,28(10):24-29
依据《1 000 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53- 2006 和《1 000 kV 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Q/GDW154- 2006 的有关规定, 在全面分析总结500 kV 超高压输电线路紧线、附件施工工艺的基础上, 针对1 000 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结构的特点, 对紧线、附件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特高压紧线、附件施工工艺。对规范特高压线路紧线、附件施工工艺, 保证工程质量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洪涛 《电工技术》2024,(3):100-102
输电线路上的钢管杆因基础占地面积较小、外形美观、能和城市景观完美融合,同时相对于角钢塔施工速度更快,能大大缩短工期,而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钢管杆的典型受力特点会导致其基础承受较大的剪力和弯矩,因此一般都会采用大直径和大深度的桩基础,而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钢管杆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日常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址条件、设备故障、混凝土供应不连续等原因,断桩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某输电线路钢管杆桩基础断桩过程的描述,提出加固处理方案并实施,经低应变检测其完整性满足II类桩身条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杆塔基础设计、施工地质环境以及自然灾害应对等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优化改进对策,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三维设计后,架空输电线路建设中前期勘测阶段的主要工作。从数字化选线、杆塔定位、金具组装及校验、距离测量、通道清理等方面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建设中三维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应用三维设计,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仿真,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仍沿用总安全系数法,设计的基础尺寸比国外大,设计较为保守,基础施工费用比国外高出很多,在国外竞标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在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化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五维一体"(即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装备体系、考核评价)的思想,对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装备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架空输电线路地形条件复杂、施工装备复杂多样等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机械化率评价方法,即将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率评价以符合评价要求的塔基为统计单元,根据塔位施工各子工序的机械化装备使用情况,计算得出子工序平均得分率,最后以权重系数与子工序得分率加权求和方式得到单项工程机械化率。该评价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机械化建设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督促多维度协作以机械化施工为出发点,从而全面提升架空输电线路建设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吕桂强 《电力建设》2006,27(9):25-0
针对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实际施工中的基础扭转偏差问题,对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整基基础扭转条文进行探讨,提出了基础扭转偏差应为基础回填夯实后实际的两轴线与设计要求的两轴线之间的角度偏差。转角塔基础的两个轴线应该由设计根据导线布置、电气间隙及铁塔、基础的荷载情况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15.
任华钢 《湖南电力》1999,19(1):26-27,38
通过环境对架空输电线路污秽手腐蚀的探讨,论证了架空输电线所处环境的重要性,为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提供了依据。还论证了岳阳地区输电线路所处环境现状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灌注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桩身结构构造,设计软件的使用;并介绍桩基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具备的技术资料,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要点;桩基的质量检查内容和检查项目,质量检测方法,桩基的验收资料内容;灌注桩基础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依据输电线路平断面图,对杆塔位置进行复核和定位,要依据杆塔中心桩位准确地测设杆塔基础位置,对架空线弧垂要精确测量。施工完毕后,对基础、杆塔、架空线弧垂的质量须进行检测,以保证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输电线路施工测量工作包括线路复测分坑、基础的操平找正及杆塔检查、架空线弧垂观测、交叉跨越测量等。本文通过介绍复测分坑的操作让读者了解线路测量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架空线应力弧垂曲线的Matlab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架空输电线路应力弧垂曲线为线路杆塔设计、计算、施工提供技术资料.针对传统的绘制方法存在效率低、质量差等缺点,通过对应力和弧垂的计算及过程分析、考虑了控制气象条件的主要因素、根据架空线状态方程的特点、采用牛顿迭代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架空线应力和弧垂的计算程序.依据该程序,输入线路的基本参数和迭代初值即可迅速而准确地计算出应力和弧垂值.结合实例绘制了应力弧垂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应力和弧垂的计算精度.有效克服人为误差.简化线路设计工作.提高线路设计效率和质量.建议应用在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和运行中.  相似文献   

19.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时常出现掉线等现象而引发线路事故,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经事后处理分析多为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因压接操作不符合相关规程而致,不仅如此,还会产生过热等不正常运行的现象。为杜绝上述事故与现象的发生,文中对压接型金具内部压接状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射线检测方法可直观、无损的判别压接质量;研制的检测装置适用于施工压接中的检验,更可在空中直接对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内部压接状态进行非破坏性检验,并已在工程的线路上进行了应用。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中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内部压接质量在线检测,在电力系统内杜绝因此类问题引发事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工手动逐路次修改架空输电线路允许电流存在耗时长、强度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允许电流智能切改技术,包括人工一键切改和基于环境温度变化自动切改两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架空输电线路允许电流自动切改功能的设计及应用,为提升架空输电线路允许电流切改质效和电网安全供电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在某供电公司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大幅缩短架空输电线路允许电流切改用时、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有效避免停限电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