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禹门口提水枢纽工程复合型沉沙池的布置与模型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基本情况黄河禹门口提水工程是工业用水与农田灌溉的综合型供水工程。据黄河龙门水文站40多年泥沙实测资料分析,禹门口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3kg/m~3,汛期瞬时最大含沙量为933kg/m~3,泥沙最大日平均含沙量为135kg/m~3,平沙年日平均含沙量超过50kg/m~3的时间约为60d,其中50~150kg/m~3的时间约45d,汛期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引水工程,由黄河万家寨水库引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平朔3个地区供水。引水线路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北干线组成。总长约452km。年设计引水量12亿m3,其中向太原供水6.4亿m3,向大同、平朔供水5.6亿m3。根据工程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完成总干线、南干线和联接段及总干一、二、三级泵站、南干一、二级泵站,(各装3台机组)实现向太原供水3.2亿m3的目标。二期工程将完成北干线全部工程及一期各泵站其余27台机组安装。工程受地理环境、气候及投资等因素限制,输水沿线缺乏调蓄能力,为保证工程…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北中部,西起晋蒙交界的黄河万家寨水库,南至太原市,东至大同市,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该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以解决其严重的缺水问题,工程包括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北干线四部分。输水线路总长449.16km,设计引水流量48m^3/s,年输水量12亿m^3,其中向太原市年供水6.4亿m^3,向大同、朔州年供水5.6亿m^3。  相似文献   

4.
(一)龙羊峡水电站施工进展概况龙羊峡水电站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龙羊峡谷进口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31,420km~2,多年平均流量650m~3/S,多年平均输沙量2,308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1.1kg/m~3。重力拱坝(主坝)最大坝高177m,枢纽前缘总长939.58m,校  相似文献   

5.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坝高90m.库容8.9亿m~3,装机容量108万kw.年发电量26.5亿kw·h.同时工程兴建后可以“引黄入晋”,引水干渠总长314.5km,北可引水至大同,南经汾河可引水至太原.取水口设在左岸,共两孔孔径为4m,每孔引水流量24m~3/s,保证年引水总量为12亿m~3.为了满足施工和今后交通的需要,需修筑公路至薛家湾连通呼——大线,包括:薛家湾——魏家峁印段约49km、魏家峁——枢纽电站段约12km和双敖包——右岸缆机平台段约14km.总计全长75km.全部位于内蒙古准洛尔旗境内.  相似文献   

6.
一、黄河北干流梯级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黄河北干流系指自内蒙托克托以下到陕西潼关这一河段,长约868Km。其中,托克托至禹门口河长为735Km;禹门口至潼关为133Km(禹潼段亦称小北干流)。托禹段河床比降约为1.0‰,托站年径流总量为237亿m~3,加上区间来水,到禹门口站增至341.8亿m~3。在黄河水电开发规划中,北干流有万家寨、碛口和龙门三大电站外尚有龙口、天桥、  相似文献   

7.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龙口河段尾部,左岸是山西省偏关县和河曲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枢纽坝址距上游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26km,距下游已建的天桥水电约70km,对外交通便利。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为Ⅱ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枢纽主要由大坝、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900m,坝顶全长408m,最大坝高51m,水库总库容1.96亿m3,工程总投资27.15亿元。电站装有4台单机容量为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8.
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多泥沙河流黄河北干流上。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方集资建设及运营。枢纽作用为供水、发电调峰,并兼有防洪、防凌等功能。这些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营造了枢纽机电工程的设计条件,并使与之相应的设计具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盐锅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干流盐锅峡出口处,距兰州市70km,是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工程由溢流坝、挡水坝、坝后式厂房及灌溉引水管道等组成。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8.2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899m~3/s,年径流量285亿m~3,年输沙量9170万t。水库总库容2.2亿m~3。  相似文献   

10.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属一等大(Ⅰ)型工程。枢纽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调峰,同时兼有防洪、防凌作用,为引黄入晋工程的龙头工程。水库最高蓄水位980m,正常蓄水位977m,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排沙期运行水...  相似文献   

11.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由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经总干线至下土寨分水闸分成向太原供水的南干线及向大同供水的北干线。总干线西起黄河万家寨水库,沿偏关县北部东行至下土寨分水闸,以下分成南干线和北干线。拟将对自分水闸后至大同供水的北干线上金属结构的布置做简要介绍及分析,从而对长引水工程金属结构的布置进行总结,以便今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属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183m~3。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每年从黄河引水1.5亿m~3。黄河是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滨州段最小年均含沙量4.24kg/m~3,城区年引黄挟沙入城量达60余万m~3。由于泥沙长期未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利用,大部分淤积在水工程内,弱化了水工程功能,影响了城市防洪、供水,恶化了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泥沙造成的危害,评价了实施"碧水工程"的防洪、供水、土地增值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由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经总干线至下土寨分水闸分成向太原供水的南干线及向大同供水的北干线。总干线西起黄河万家寨水库,沿偏关县北部东行至下土寨分水闸,以下分成南干线和北干线。拟将对自分水闸后至大同供水的北干线上金属结构的布置做简要介绍及分析,从而对长引水工程金属结构的布置进行总结,以便今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院中标黄河北干流治理开发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山西省万家寨水利枢纽的智慧万家寨建设规划项目。万家寨水利枢纽是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的龙头。枢纽向山西和内蒙古引黄供水,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在防洪、防凌、调水调沙以及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开展了智慧万家寨建设工  相似文献   

15.
王新义 《中国水利》2006,(12):51-52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该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3个能源基地供水,工程包括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北干线4部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二期建设北干线。引黄工程输水线路总长449.16km,设计引水流量48m^3/s,年输水量12亿m^3.其中向太原市年供水6.4亿m^3,向大同、朔州年供水5.6亿m^3。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太原、大同、朔州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组成。工程总规模为年引水12亿m3,其中通过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向太原供水6·4亿m3,通过总干线、北干线向大同和朔州供水5·6亿m3。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总干线、南干线和联接段,二期工程建设北干线。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10月建成通水,年引水规模3·2亿m3,为太原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应尽快建设北干线工程,解决晋北大同、朔州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1大…  相似文献   

17.
1概述引兰入汤工程是通过修建引水枢纽及引水隧洞等工程设施将兰河水调入汤河水库进行调节,增加向鞍山市供水的一项引水工程。工程枢纽位于辽阳县谢家堡村下游500m的兰河干流上,经6.3km的引水隧洞,将水引至辽阳县河栏乡的城沟,汇入汤河水库。兰河全年引水量1830万m3,并增  相似文献   

18.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王鸿志(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引黄处)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工程任务是从黄河万家寨将黄河水东调入山西,为大同、平朔、太原三个地区供水。设计引水流量148m3/s,年引水量12亿m3。山西省是...  相似文献   

19.
万家寨水利枢纽及引黄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供水并建设调峰水电站,同时兼有防洪、防凌效益。一、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概况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峡谷内,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河段两岸邻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华北的主要能源重化工基地。库区以东有山西大同、平朔和太原能源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15,(8):13-16
依据实测水沙及淤积断面资料,对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多年平均进入黄河小北干流的水、沙量分别为295.3亿m3、8.07亿t,汛期水、沙量分别占全年水、沙量的54.5%、87.7%,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7.3 kg/m3;2用实测淤积测验资料计算的1960—2012年黄河小北干流累计淤积量为23.26亿m3,"汛期淤积,非汛期冲刷"是该河段的冲淤特性;3床沙粒径小于0.025 mm和小于0.050 mm沙重百分数沿程分布的特点是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即床沙逐渐变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