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能源的快速消耗,世界各国及企业都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项目。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渣、废水都需要经过多次的净化才能达到排放的标准,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虽然很少,但由于人口数目大,所以总排放量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时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加速了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耗,为缓解全球的能源危机,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的问题,纯电动汽车和被动房应运而生。为此,简单介绍了零能耗建筑,以太阳能作为建筑的全部能量来源,同时建筑采用被动房的设计标准,将房屋的能耗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日行灯的设计,给出了太阳能日行灯的具体的技术设计方案.与现有日行灯技术相比,此设计利用太阳能作为日行灯所消耗的能源,降低了汽车的能耗.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节能减排宏伟目标,建筑领域"开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流"—建筑本体节能是实现零碳化的两条主要路径。当今,建筑保温隔热等传统节能技术得到了充足发展,在降低建筑能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挖掘潜力也已非常有限,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建筑零常规能源运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统计了西部“一带一路”沿线西安、乌鲁木齐、西宁、兰州、银川五个省会城市10年来集中供热规模和面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集中供热热源类型及占比.以现行国家相关供暖能耗指标为约束,分析估算了这10年集中供热能耗变化规律,并对此后5年集中供热能耗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严格实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后,2025年上述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可分别降低2.8%,40.2%,30.5%,15.3%及42.7%.此外,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换常规能源供热从0增加至20%的情况下,上述城市的碳减排量可分别达到22.3%,52.1%,44.3%,32.0%及54.1%,结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供热能源更新发展技术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现如今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太阳能、地热、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拥有自身巨大的能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加太阳能板、地热系统等资源的利用,提升建筑的功能和舒适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能源.但是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能耗问题依然严重,为此,需要加强贯彻落实节能减排里面,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积极利用清洁能源,为此,本文重点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公路施工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6.
以2010太阳能十项全能(欧洲赛区)竞赛中天津大学的参赛作品Sunflower与同济大学的Bamboo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零能耗低成本住宅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技术的集成。通过对这两支团队竞赛作品的解析,探讨了中国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依托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结合能源的集成设计方法,低成本、适宜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手段的基于中国国情的低能耗太阳能建筑。2013年,该项赛事(亚洲赛区)竞赛将在中国大同举办,希望本文可以为本土的参赛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山东诸城"龙海花园"别墅组团的设计实践,分别将太阳能技术、立体绿化技术、自然空调技术应用到了建筑中,使建筑物对常规能源的消耗降到了最低限度,真正体现了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其中,着重强调了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使太阳能在光热、光电及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等方面技术都得到了体现,说明在寒冷地区大量性的居住建筑中采用生态节能的技术手段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山东诸城“龙海花园”别墅组团的设计实践 ,分别将太阳能技术、立体绿化技术、自然空调技术应用到了建筑中 ,使建筑物对常规能源的消耗降到了最低限度 ,真正体现了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其中 ,着重强调了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使太阳能在光热、光电及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等方面技术都得到了体现 ,说明在寒冷地区大量性的居住建筑中采用生态节能的技术手段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节能减排宏伟目标,建筑领域"开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流"—建筑本体节能是实现零碳化的两条主要路径。当今,建筑保温隔热等传统节能技术得到了充足发展,在降低建筑能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挖掘潜力也已非常有限。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建筑零常规能源运行的突破口,是建筑领域早日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以此为背景,为了给从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的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特组织本专刊,主要征集建筑科学、暖通空调、建筑设计等相关学科关于"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高效利用"原理、方法与技术类原创性科研论文,望广大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0.
零能耗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措施,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梳理文献介绍我国不同气候区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和屋顶的节能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不同气候区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贡献率较大;在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应优先考虑;对于夏热冬暖地区,提高外墙的传热系数对建筑节能的意义不大.针对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难题提出相关建议,并对今后我国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