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甜菜红色素主要成分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甜菜红色素主要抗氧化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分离甜菜红色素,收集红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用HPLC法检验分离效果.采用ABTS、DPPH、FRAP 3种方法评价甜菜红色素各部分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红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红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抗氧化能力接近;黄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色部分的抗氧化能力不及甜菜红色素.表明甜菜红色素主要抗氧化成分为红色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与分析甜菜红色素成分.方法通过HPLC法探讨甜菜红色素在不同洗脱液(乙腈-甲酸、乙腈-乙酸)浓度、不同柱温下0DS柱上的色谱行为;通过LC-ESI-MS和UV光谱鉴定甜菜红色素成分.结果推导出甜菜主要红色素成分间分辨率与酸浓度、乙腈浓度、柱温间的相互关系方程为YRe=6.3931-0.3868Xc-0.2155Xac-0.0384Xt(乙酸)和YRe=5.0501-0.0249Xc-0.1444Xac-0.0236Xt(甲酸);获得了甜菜红色素主要单组分制备物,其主成分为甜菜苷和异甜菜苷,此外,还鉴定出17-脱羧-新甜菜苷等组分.结论色谱分离关系方程和主成分表征对甜菜红色素具有质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常用于色素的提取,相较于传统色素提取技术,该提取法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甜菜红色素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红色素,使纯化后的红色素更为稳定。本文以甜菜红色素分离为例,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的应用方式,确定树脂最佳吸附条件,创新分离纯化技术应用策略,保证分离纯化后甜菜红色素质量,为甜菜红色素提取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出甜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研究影响提取甜菜红色素的几个因素,包括最佳提取液、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 H,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然后研究了甜菜红色素在光照、温度、护色剂和各金属离子下的稳定性。结果:甜菜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常温下,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料液比为1∶5(g/m L),时间为5h,p H为4.5,并进行二次提取;其中溶剂p H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护色剂苯甲酸钠对甜菜红色素有保护作用,1‰苯甲酸钠护色效果最好。各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Ca2+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小、Fe3+和Cu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大,同时Fe3+和Cu2+还可降低甜菜红色素的色调。结论:利用该工艺提取甜菜红色素简单可行,光照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甜菜红分离提取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甜菜红色素的组成、理化性质、提取与纯化、检测方法、应用及其展望,为甜菜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pH、温度、时间和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吸收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甜菜红色素降解的原因。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差,随着pH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甜菜红色素的降解程度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pH、温度、时间和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吸收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甜菜红色素降解的原因。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差,随着pH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甜菜红色素的降解程度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甜菜红色素资源,采用响应面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甜菜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响应面建立的模型数据拟合效果很好(R2=0.9401,Pr=0.001),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55min、料液比1∶4.1g/m L、超声温度53℃、p H 4.4。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应避光保存,Ca2+、Na+、Al3+、Mg2+等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微小,Fe3+和Cu2+严重影响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甜菜红色素适宜保存的p H范围为3~7,常用食品添加剂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火龙果色素的基本性质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质联用(HPLC/MS)的方法,将色素的不同组分分离,并对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火龙果果肉、果皮色素同为甜菜苷类色素,从果肉中分离出4种甜菜苷色素为betanin,2 descarboxy betanin,phyllocactin,2 descarboxy phyllocactin;果皮中分离出2种甜菜苷色素为be tanin,phyllocactin.火龙果中甜菜苷红色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76.9mg/kg(以鲜果肉计),97.7mg/kg(以鲜果皮计).  相似文献   

10.
对常用的10种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爬山虎熟果红色素分离效果考察,其中LSA-7型树脂具有最佳分离效果。进一步优化LSA-7树脂动态吸附分离红色素的条件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红色素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在温度30℃、进样质量浓度30mg/mL时流经LSA-7吸附柱的红色素溶液体积达到两倍床层体积,树脂吸附接近饱和;当洗脱剂以3BV/h通过吸附床时,洗脱下来的红色素纯度大于96.7%,所含色素成分与薄层硅胶H分离的该色素成分一致,因此LSA-7树脂完全适合工业化动态生产爬山虎熟果红色素。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分离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了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大豆异黄酮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扫描色谱法、双向纸层析色谱法检测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及其这些分离检测方法的特点和操作要点,还筒要介绍了医学上免疫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分离及其检测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几个方面论述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大豆异黄酮方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波长吸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大豆异黄酮方法及其这些分离检测方法特点和操作要点,还简要介绍医学免疫法测定大豆异黄酮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扬  张聪 《江苏调味副食品》2011,28(1):11-13,21
由于做好甜蜜素的监测工作和改进甜蜜素检测方法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甜蜜素简介入手,根据甜蜜素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甜蜜素的检测方法。甜蜜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其它等几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蜂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包括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其中, 免疫分析法着重介绍了酶联免疫法, 色谱分析法则主要介绍了高压液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最后, 对现有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塑化剂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目前食品中的塑化剂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常用的大型仪器检测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质联用法等和新兴的快速检测法如免疫法、荧光法、电化学检测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做了详细地对比与分析,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为食品中PAEs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卉  李莉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3):429-435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肉制品、腌制食品和蔬菜等食品中。由于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摄入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用快速可靠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各类食品在检测前的预处理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光度法、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检测限和优缺点,旨在为科学准确地检测各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甲基睾酮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作为动物促生长剂和性别逆转剂而被使用。我国农业农村部235号公告规定了在所有动物组织中不得检出甲基睾酮,但是目前还存在违禁使用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本文主要概述了甲基睾酮的作用机制、危害和法规标准,系统综述了现有畜禽、水产品中甲基睾酮残留检测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定包括提取试剂的选择、净化方法的优化等,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免疫分析方法等。本文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选择依据,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加强动物源性食品中甲基睾酮的残留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和目前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如对薄层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二维或多维色谱-稳定同位素稀释质谱联用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疗效, 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 若使用不当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 也可能被非法添加到保健食品中, 威胁人体健康。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的限量标准,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糖皮质激素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免疫分析方法, 讨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用于糖皮质激素残留检测的适用性, 展望了食品中糖皮质激素残留检测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食品中糖皮质激素残留检测相关研究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赤潮频发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毒素对贝类产品大面积污染,这不仅直接影响海洋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更加阻碍了海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食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决海洋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对海洋生物毒素分析检测的研究已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主要特征、主要毒素成分及毒理效应,并对小鼠生物测试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胶束电动色谱法、酶活力抑制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以综合性评价,并对其研究进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