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招:“天地之性人为贵”: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人的性格差异性,重视人的需求本能。企业根据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安排工作,确定不同的物质待遇,尽量创造条件满足每个员工的正常合理需求。在分配员工工作时,企业不仅考虑每个员工所受教育的程度、身体状况,甚至还考虑每个员工的性格特征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一个岗位都拥有合适的员工、每一个员工都找到合适的岗位。  相似文献   

2.
《餐饮世界》2012,(4):120-121
让员工拿同样的工资干更多的事情,在原有的工作时间内做出更多的工作成果。这不仅大大节省了餐厅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对于员工来说也是肯定其工作业绩,增强其成就感的好方法。这是每个老板都梦寐以求的员工爱岗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责任型领导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山东一家大型能源类央企的263位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和Amos等数据分析软件得出结果:责任型领导对员工助人行为有正向影响,责任感知在责任型领导与员工助人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质量正向调节责任型领导与员工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质量越高,责任型领导对助人行为的正向关联越强。  相似文献   

4.
企业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想让员工们承担责任就要赋予其应有的权利,完善企业权力机制,实施有效的领导。 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越高,对企业的依附、眷恋、忠诚度也就越高,自然企业离职率就会下降。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明确责权利,建立责权利体系。何为责权利?责就是应当担负的责任,是职务上所对应的应承担的义务;权即权力,是个人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利即利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责权利对等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责权利体系可以使责权利明晰化,让员工知道具体的责任内容、权力范围和利益大小。  相似文献   

5.
零售商学院     
《现代家电》2011,(22):20
■"员工最满意"是公司愿景之一,让员工开心满意的工作是公司的希望,也是对每一个岗位上的管理者的要求。怎么让你的每一个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满意,对你安排的工作毫不排斥,对公司给的待遇满意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让员工满意,关键在  相似文献   

6.
质量·责任     
质量月中,看着公司餐厅质量曝光柜上一件件质量酒,因一些职工一时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在为这些责任者扼腕痛惜的同时,对"质量"这个老话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不同,如何让大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动力为公司奋力工作呢?我认为是靠着一份责任,一种对岗位身份的认同感。公司发展离不开"质量",更离不开员工的"责  相似文献   

7.
沈磊 《现代家电》2012,(4):48-49
反馈是管理者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对于员工而言.经常收到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反馈,将有助于他们明确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地方还有待提高。这不但可以让员工的工作表现接近于领导预期.共同达成组织的绩效目标.而且也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所谓问题员工存在.这些员工对管理者来说,增加了不少工作的难度,使管理者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他们.是采取专政法,将这些问题员工淘汰出局?还是委曲求全,网开一面,对这些问题员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既是和善可亲、平易近人,又是令出禁止、威严有度的,作为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员工所存在问题的深刻根源,从而及时作出诊断,开出药方,实施方向正确、手段与效果良好的管理.参照九型人格学,我们会发现,问题员工自身性格的缺陷是形成问题员工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9.
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头等重要的资源,领导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励、重视员工,让员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正确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需要用有效的艺术手段来激励员工,使得员工为企业创造利益。  相似文献   

10.
从决定养一只小猫,到和它共同生活,这一切的确像一场大型的"新猫招聘"会。每个主人都有自己对"新猫员工"的要求,每只小猫都带着自己的诱人的"简历",每次见面,我们都期待一个一见钟情、一拍即合的机会。面对如此重要的选择,也许你和猫猫都是新手。应该选择哪只小猫作为自己的"终身员工"?要参加哪个招聘大会?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员工福利"?怎样让"新员工"适应"新工作"?一切都将在讲座中揭晓!  相似文献   

11.
<正>建立伙伴关系使领导者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然后有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领导形态。员工是不是热情的初学者?他是不是受到挫败且能力不高?或者已经是经验老道、能成功完成任务?每一位员工都需要你使用不同的领导形态。开始接手一项任务时,员工并不具备足够的经  相似文献   

12.
《浙江盐业》2009,(3):41-42
无论我们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工作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上,不管工作职位的大小、高低,干什么工作,都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责任和拥有相应的工作职权。只有正确地履行岗位职责,严守岗位责任,才能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立法制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确保盐业事业发展和队伍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使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设备、原辅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是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这就要求每个员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各自设定自己的目标,负上各自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带好一支团队相当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究竟应该怎样带领自己的团队呢?一、要有榜样的激励——首先要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在任何一个组织里,管理者都是下属的镜子。可以说,只要看一看这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个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让员工充满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个样子来。1.领导是员工们的模仿对象;2.激励别人之前,先要激励自己;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型的办公空间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多元化。让整个办公领域充满生活化的元素。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充分享受着其中的乐趣。办公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诸多因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办公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公共化,这个空间要照顾到多个员工的功能要求和审美需要。在装修过程中,尽量对空间采取灵活的分割,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办公空间自然也具有特殊的要求。随着科学管理为主的办公空间的经济因素、社会态度和主导技术的改变,办公室的规模和复杂性的改变,在高效的管理理论、系统的现代化设计和庞大、复杂的技术支持下,新型办公室更要体现21世纪的工作、生活方式。针对本次设计的题目,在考虑用途和性质的前提下,还要体现出做为现代办公室的特点,对空间进行合理化布局。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五金科技》2014,42(4)
一家成功的企业需要对各种“无形资产”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能让工作变得更加快乐的事情,比如像团队一样合作,保持斗志高昂,等等.你的目标,当然是让公司能赚更多的钱,那么帮助每个员工发挥自己最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啦,员工也会给你回报.为了让公司不断前进,你不仅需要做一些研究,还要适时作出决策.这里有一些数据也许会有所帮助:最近Gallup调研公司发布了一项研究,其中发现全球只有13%的员工觉得能够真正融入到工作之中.这项研究还发现,员工敬业度排名第一的公司,比员工敬业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公司盈利高出了22%,客户评级高出了10%,安全事故少了48%.  相似文献   

17.
单晓敬 《印刷技术》2012,(24):44-47
如何建立责权利体系 生产管理最大的障碍是员工管理.要想管理好员工,首先应厘清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赋予相应的责任、适当授权,又要合理分配利益,这样才能让员工满意.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越高,则对企业的依附、眷恋、忠诚度也就越高,员工离职率自然就会下降.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最佳方法就是明确责权利,建立责权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工作中,有些店长希望通过各种对员工的“好”,成为大家都喜爱的领导。然而,“好好先生”或“保姆”式的管理风格,一味无原则地对员工“好”,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团队进步?本期栏目让我们跟随店长晓敏的心路历程,看看她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绩效考核?是扣钱、打分,还是非得排出个一二三四?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针对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及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和素质特征所进行的考量评估的过程。那么在质量管理中应该怎样实行绩效考核呢?  相似文献   

20.
<正>微言大义(68)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日〕稻盛和夫[解读与思考]笔者常与企业领导接触,对现时的招工难、留住员工更难都颇有感慨,企业既为招工难犯愁又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烦恼,员工则为选择自己心仪的岗位与取得中意的薪酬频繁跳槽。毫无疑问,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劳动者,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