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33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压氧设备,是杭州制氧机厂生产的2-20/20型氧压机。这四台氧压机为卧式双列两级活塞式压缩机。润滑采用软水含钾皂的润滑液,这种润滑方式不但消耗大量软水和皂化油,同时这些润滑液,在压缩过程中形成大量水蒸汽,带入工质内,不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国内生产瓶装氧气,大多采用0328氧压机压缩充瓶。由于氧压机采用水润滑,氧气与水直接接触,压缩过程中有部分冷凝水、游离水进入气瓶,造成瓶装氧气含水,影响焊割质量,并腐蚀气瓶。  相似文献   

3.
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4500 m3/h和6500 m3/h空分设备生产的低压氧从冷箱输出的压力不同;而且,由于钢铁企业生产的氧气需求量波动较大,常发生氧气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空分设备氧放散率居高不下,而且氧气压缩成本高和氧压机运行效率低。针对这种现象,利用2套空分设备各自配套氧压机加工气量的不同,通过优化空分设备和氧压机的运行模式以及低压氧气管道,将4500 m3/h和6500 m3/h空分设备的低压管道连通,实现了既满足后续生产系统对氧气的需求,又节能降耗的目标。文章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分析了改造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院同志为○七工程赴西德参观考察,于1975年1月30日参观了西德奥古斯特·蒂森(August Thyssen)钢铁公司施文格尔(Schwelgern)厂的高炉供氧装置。该装置为4000米~3高炉富氧鼓风用,氧气量70000标米~3/时,纯度60%;氮气量27000标米~3/时,含氧0.95%。生产流程主要特点是氧压机作为高炉鼓风机用,即由空分装置来的60%氧气与空气混合成25~27%的富氧空气(压力1绝压),然后进入氧压机压到4.5绝压送入高炉。  相似文献   

5.
我车间有560米~3/时和150米~3/时制氧机各一台,氧气全部充瓶。原有的13台氧压机大部分是自己制造的。由于采用飞溅润滑,不用油泵,使润滑系统存在一定问题。转速从190转/分提高到330转/分后,曲轴轴承、十字头、拖板、连杆轴承等部位润滑不良,油温过高(夏天可高达50~60℃以上),转动部位磨损极大,有响声,经常要停车修理。每台氧压机一年要停机修理几次,维修量大、工作被动、影响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6.
我厂3200米~3/时制氧机配ZY-33/30型氧压机三台。自1975年12月投产后,在设备中修周期过程中,发现此氧压机填料组的密封盒套与  相似文献   

7.
安钢制氧厂2套23500m3/h空分设备氧压机手动升压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升压时易引起喘振故障,为此新设计了氧压机自动升压程序。实践表明,通过自动升压程序控制的氧压机可有效缩短氧气压缩时间,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正>空分设备制出的氧气,用氧压机灌入钢瓶或充入管道,因氧压机气缸是用蒸馏水润滑的,水分会带进气缸,其进入多少与操作条件有关。虽然氧气经氧压机三级压缩后,要经过气水分离器清除水分,但制氧操作是  相似文献   

9.
<正>杭州钢铁厂机动处制氧车间重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依靠群众不断挖掘节电潜力,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1981年1~9月节电188.3万度,完成全年节电任务的261.5%。过去始终以3600米3/时氧压机供氧,实际上往往造成用户单位用氧量过剩,使氧气放空率提高。经调  相似文献   

10.
当后续生产用氧量减少时,空分设备出塔氧气的压力足以满足后续生产用氧压力要求,此时若再用氧压机对出塔氧气进行压缩后供氧,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文章对氧气直接外送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介绍了氧气直接外送的改造方案、经济效益以及改造后的操作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近三年来的氧、氮、氩、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除氧气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氧气生产量稳定在6.5×109米3左右,其中液氧占13~14%,瓶氧占1%。余下则管道输送,生产中出现了工业膜渗透制取富氧,利用液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有关活塞式和离心式氧压机的技术规范,以便能够避免氧压机在制造、启动和长期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首先详细介绍了所有氧压机的总的规范要求。然后,分述了活塞式和离心式氧压机的特定的技术规范。对活塞式氧压机主要讨论了活塞速度、油控系统、材料的选择、活塞杆镀层、活塞环及填料环的材料和设计、流量控制及保护装置。对离心式氧压机,主要讨论了结构材料、迷宫密封、轴承、气体密封系统、流量控制、振动探测及其他保护装置。有关氧压机的清洗和防蚀亦作了一般性的介绍。本文推荐的规范内容结合了许多有资历的制造厂和用户的经验,它们反映了目前在多数空气分离装置中经数千小时成功运转的最有效的设计成就。  相似文献   

13.
我厂2-2.833/150型氧压机压缩出来的氧气,严重存在着纯度下降的问题,有时甚至从99.8%O2降至 96% O2,影响了生产。此氧压机是从中间座贮气腔内进气的,贮气腔和三个活塞杆的密封填料函连通,填料函用尼龙盘根密封。若填料装得太紧,活塞杆就会摩擦发热,装得太松,又要漏气。任何一个填料漏气,空气都将进入进气管,影响氧气纯度。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油遇纯氧即会剧烈氧化而燃烧甚至引起爆炸,油是制氧工业中的大忌。但是制氧工业中的氧压机、阀门等又需用油来润滑,因此寻找在一般条件下与氧不燃烧的油是制氧工业中一个特殊问题。这次引进的法国6500标米3/时制氧机的氧气球阀即指定用所谓卤化物,但迄今却不按合同提出其规格性能;以往引进的日本6000标米3/时制氧机,日本亦在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质量管理,论述了氧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点为分馏塔、氧压机与充氧台,要执行气体标准,要实行“三检制”,要合理选择检验方式与方法,要建立责任考核与文明生产,还要掌握质量动态。并列出了影响氧气纯度与压力的因果关系。图2表4。  相似文献   

16.
一、改装前简况:我厂150米3/时空分设备及2.5米3/时氩分馏设备都是杭氧产品,于1973年试车投产。氧气的产量质量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生产氧气也好操作。制氩系统经过十余次试车,累计运行达一千余小时。先后多次请兄弟单位的同志进行调试,结果是粗氩产量在1.5~3米3/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们地区用氧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我们挖潜力,向设备要氧气。车间广大制氧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经过反复实践,已将50米~3/时制氧机的氧气产量增加到75米~3/时,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前我国制氧工业十分落后,国内没有制造过一台制氧机。氧气的生产只局限于沿海的几个主要城市。全国制氧设备总拥有量据不完全统计在500—1000米~3/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几米~3/时或几十米~3/时的小型设备,技术水平很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2000m3/h氧透和迷宫氧压机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改进操作方法,试车过程中用6000m3/h氧气实现50%负荷工况下两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改进空分装置,采用前馈/反馈相结合直接数字式闭路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使1000吨/天制氧装置在1~2分钟内实现其设计产量的±10~±13%的变化范围,或在设计产量的70~105%的范围内连续地以每分钟2%的速度变化。试验中氧气体积纯度维持在99±0.2%。试验还表明,氧压机完全能适应制氧装置的变负荷生产的要求,在3分钟内其压缩量的变化大于±20%。图10,参考文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