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压力容器制造单位: 为了加强化工机械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素质,根据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化机行业的实际情况,总公司制定了《化工机械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在制定过程中已经劳动部有关部门协商,并征求了部分企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劳动部刚发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简称《规则》),浙江省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材料公司与浙江省劳动厅1996年3月7日至8日在绍兴市召了了化机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主管领导和质量保证工程师参加的许可证工作会议。浙江省劳动厅传达讲解了劳动部《规则》及有关要求。化机行业对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和自制自用转制为压力容器制造单  相似文献   

3.
1 引言本文根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1998年度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换证工作总结会”[1、2]提出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换证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原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手册》20项管理要素[3]中有关的管理要素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供同行借鉴。  2 执行《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10余年来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的管理工作,原劳动部于1995年8月1日以劳…  相似文献   

4.
《压力容器》1996,13(4):1-15
抓好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管理,是确保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化工部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在总结十多年来对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于1996年3月13日颁发了《化工机械制造企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管理细则》,旨在使化工机械制造企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具有可操作性。鉴于该细则对其它行业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管理具有参考作用,本刊现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1996,(2):1-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单位的监督检查,使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工作规范化,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制造压力容器的单位,应根据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相似文献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并公布第二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第三批压力管道安装单位  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及《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与管理办法》和《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细则》的规定 ,国家质监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和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工作 ,经过初审和联审合格 ,并经审查和批准 ,正式公布第二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共有 15家 ,其安全注册编号为GYZ -A - 0 0 17~GYZ -A - 0 0 31;第三批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共有 2 2家 ,其安全注册编号为GZ…  相似文献   

7.
目前压力容器制造厂的审查和取证工作,已由试点转入全面开展阶段,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资格审批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促进上述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本文明确规定了现阶段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格审定的范围,指出有四类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制造资格的审定工作暂不进行;本文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做了详尽而明确的阐述。以助于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理解与执行;关于制造资格的市查方法、深度和审查结果的评定与问题的处理,本文就质保体系、产品制造、焊接和探伤等四个审查的关键环节作了说明;此外,本文还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和现场制造单位的资格审批工作做了说明。总之,这篇文章对各制造,设计单位的取证准备工作和各级劳动部门承担的资格审定工作,很有助益,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西安核设备制造厂(国营五二四厂)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大型专用设备制造厂,国家二级企业,首批获国家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国家一级计量单位、1989年获国家质量管理奖、1992年取得美国ASME压力容器U、U2授权证书和规范钢印。 工厂历来重视产品质量,建立了符合《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核电站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使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工厂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齐全,技术  相似文献   

9.
由我省十多位长期从事压力容器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集体编撰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指南》一书,经过近三年的反复修改,最近已全部脱稿,现经有关专家审定,即将由国家机械委《压力容器》杂志社出版。该书广泛调查、搜集、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资料,系统地吸收了我国前阶段关于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审查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国内外先进经  相似文献   

10.
1996年第2期刊登了劳动部颁布的《压力容器制造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则,本刊特约请该规则的起草者、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生产压力容器监察局张建荣同志撰写本文,作为学习规则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1.
简讯     
锅炉压力容器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射线专业)资格鉴定考核今年秋季举行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锅炉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运行,配合检验单位的资格认可工作,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拟在1989年秋季进行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射线专业)资格鉴定考核。凡符合《锅炉压  相似文献   

12.
压力容器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安装质量和使用质量。首先要保证设计和制造质量。《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了设计、制造一、二、三类容器的单位必须取得许可证,才能合法地进行设计和制造。我厂在整顿质量,领取许可证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质量保证手册,使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 )厅 (局 ) ,海南、云南、四川省、内蒙自治区技术监督局 ,国务院有关部门、集团公司、总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99版 ) (以下简称《容规》)自今年 1月 1日实施后 ,各地区、各部门向我局反映了一些具体情况和意见 ,为更好地正确执行《容规》 ,现提出如下意见 :1 《容规》适用范围或类别划分问题因《容规》适用范围或类别划分的变化 ,一些企业须取得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后方可继续生产。这些企业应先对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曾于1983年4、5月以劳人锅局(1983)25号、33号文件,先后发出了《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审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审批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两年来,随着资格审定工作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1985年7月,在无锡召开了座谈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我部根据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总结10余年来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压力容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劳动部于1995年8月以劳部发[1995]300号颁布《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要求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规则》,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各地劳动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监督管理 ,保证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制造、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 ,国家实行制造资格许可制度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制度。第三条 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的规定执行。其中 ,制造资格许可及其管理、产品安全性能监督…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组成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审查组,按照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审批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关于《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审批办法》的要求,对总公司所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第三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协作会八五年十月廿二日至十月廿九日在安徽绩溪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华东六省一市代表共五十五名,广东省和天津市应邀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各省、市介绍了八五年锅炉压力容器工作情况和今后打算。对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审定工作中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制造质量驻厂检验、在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会议商定,除每年召开协作会外,也可举办  相似文献   

20.
近二年来,我们围绕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的审定工作,对十几家大、中型含三类压力容器制造厂进行了复审。多数工厂经过认真整顿,在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制造的各项技术法规、工艺纪律和图纸要求,在加强科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上,都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但个别单位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问题上,对规程、规范、标准或工艺纪律的执行还不够严格或很不严格。这里列出的是在复审中所发现的带有一般性或技术性的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